2025年《茶类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2025年《茶类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茶类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茶类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至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在茶类饮料生产等环节全流程安全生产管理,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茶类饮料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
2、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操作人员未按规定佩戴或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滑鞋、防护眼镜和手套,进入生产作业区域。2 .员工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受限空间(如储罐、反应釜)进行清洁或维修作业,未执行通风、检测等安全措施。3 .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守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导致超速、超负荷运行设备,引发设备故障或伤害事故。4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员工在未停机状态下进行设备维护或清理,强令冒险作业。5 .员工忽视安全警
3、示标识,擅自移动或拆除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联锁装置或消防设施。6 .岗位交接班时未传递设备运行状态、隐患信息或操作注意事项,导致安全风险未及时处理。7 .员工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影响判断力和反应速度,增加操作失误风险。8 .新员工未经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合格即上岗操作灌装线或高温设备。9 .员工故意隐瞒设备异常或安全隐患,未按规定上报,延误故障修复时机。10 .在生产区域吸烟、使用明火或携带易燃物品,违反禁烟禁火管理规定。11.员工未执行双重确认制度,在配料投料环节误配或错投化学品原料。12 .操作人员未按要求进行设备清洗消毒程序,导致残留物积累引发腐蚀或泄漏。13 .员工在电气设备附近进行
4、湿式作业,未采取绝缘防护措施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生产设备(如灌装机、搅拌器)未设置安全联锁装置或DCS控制系统,失效后未及时修复。2 .储罐、管道和阀门防腐保温层破损或不足,导致物料泄漏、腐蚀或结冰风险。3 .电气设备在潮湿环境未选用防爆等级匹配的防爆电器,或防爆外壳失爆未修复。4 .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配置数量不足、过期失效或未定期检查维护。5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损坏或不清晰,影响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6 .安全阀、压力表和温度监控仪表未按规定周期校验或校验不合格仍在使用。7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缺失或不完整,未能及时发现泵、阀密封圈老化或故障隐患。8 .员工擅自对生
5、产线设备进行改造或增减安全附件,未经安全风险评估和审批。9 .废弃化学品或危险物料未分类储存于专用区域,存在泄漏、火灾或爆炸风险。1O通风、除尘系统布局不合理或滤网堵塞,导致粉尘积聚或有害气体积聚。11 .供水、排水设施设计缺陷或破损,排水不畅引发积水滑倒或虫害侵入。12 .制冷系统(如冷冻库压缩机)未定期除霜维护,导致温度失控或设备过热。13 .传送带、机械传动部位防护罩缺失或松动,易造成机械卷入伤害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作业场所布局未通过应急管理部门审批,擅自进行危险化学品生产或储存活动。2 .车间安全通道被杂物阻塞、宽度不足,或安全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3 .未定期对厂区环境进行风
6、险评估,或评估结果未用于改进虫害控制措施。4 .重大危险源(如易燃溶剂存储区)未登记建档、安装监控或制定专项应急预案。5 .动火、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未办理审批手续,安全措施未落实或无人监护。6 .生产车间通风系统失效,导致有毒有害气体(如清洁剂挥发物)浓度超标未处理。7 .应急事故池、防泄漏围堰等设施未保持清洁有效,无法应对突发泄漏事故。8 .作业区域照明不足,尤其是夜间或角落区域,影响设备操作和应急响应。9 .极端天气(如暴雨、台风)预警后,未提前加固设备、清理排水或暂停户外作业。10 .厂区周边存在易燃易爆源(如化学品仓库),未设置隔离带或监控摄像头。11 .厂区绿化植被未定期修
7、剪,吸引啮齿类动物或鸟类,增加虫害侵入车间风险。12 .垃圾暂存区清理不及时,废弃物堆积孳生微生物或引发电气短路隐患。13 .清洁作业区消毒管理不到位,环境湿度超标导致设备表面结露或滑倒事故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职责分配不清或执行不实。2 .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未及时更新,与茶饮料生产实际脱节。3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执行不力,员工缺乏机械操作或化学品处置技能。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制定或未定期组织演练,应急响应能力不足。5 .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未持有效资格证书上岗或证书过期未复审。6 .将生产项目外包给不具备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类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饮料 生产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