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市场监督管理规划.docx
《“十五五”市场监督管理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市场监督管理规划.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市场监督管理规划前言5第一章现状与形势6第一节发展现状6第二节面临形势11第二章总体要求15第一节指导思想15第二节基本原则15第三节主要目标16第三章完善市场准入体系18第一节深化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18第二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20第三节深化注销便利化改革21第四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2第四章规范市场竞争体系22第一节加强重点市场监管23第二节强化竞争执法力度25第三节完善价格监管机制28第五章优化市场治理体系29第一节推动形成协同监管体系29第二节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31第三节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33第六章强化安全应急体系35第一节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35第二节加强特种
2、设备安全监管37第三节强化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38第四节加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40第五节建立风险预警处置和防控联动机制42第七章提升质量发展体系43第一节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44第二节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45第三节发挥标准引领作用46第四节加强质量管理47第八章加强知识产权体系48第一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48第二节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和培育49第三节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50第九章健全市场监管体制机制51第一节推动市场监管共建共治51第二节推进大湾区市场监管合作52第十章加强市场监管条件建设53第一节强化现代监管人才队伍建设53第二节加强数据库和技术支撑平台建设54第三节推进智慧监管条件建设55
3、第十一章保障措施56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56第二节健全机制保障57第三节强化考核监督57第四节加大社会宣传57“十五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推动市场监管从传统监管走向现代监管的关键时期。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在“十四五”末期基本完成,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竞争环境更趋规范,市场消费环境持续优化。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以营造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服务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规划实施年限为2026年2030年。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区市场监管工作的纲领性
4、文件。第一章现状与形势“十四五”时期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区大力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营造环境、深化改革、规范市场、法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五五”时期区要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战略机遇,加快促进现代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市场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第一节发展现状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简称区市场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区机构改革方案,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3月22日挂牌成立。区市场监管局
5、整合原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管理职责,区发展和改革局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等,加挂区知识产权局牌子。机构改革以来,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全局上下形成了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良好氛围。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十四五”期间,区市场监管局紧扣“放管服”改革主线,积极落实国家、市级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制、“证照分离”、“微信办照”、“一门一窗”等为主要内容的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准
6、入条件,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以“减证”推动“减政”,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与内生动力,民间创业热情持续高涨,投资活力明显增强。截至2025年12月31日,全区市场主体达到44775户,注册资本总额达1180.97亿o公平竞争环境不断优化。“十四五”期间,区市场监管局重点加强网络市场、广告行业、集贸市场等重点领域监管,围绕扫黑除恶、打击传销、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无照整治、民生计量、价格收费等热点行业开展专项领域整治。为明确我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间职责,制定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联合会议制度及联系机制,协调解决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促进了我区营造竞
7、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良好营商环境。安全监管效能明显提升。“十四五”期间,区市场监管局切实加强市场安全监管,全区市场监管领域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区域性、系统性、源发性事件。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实施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有效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实现对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扎实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全区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中央厨房等“明厨亮灶”建设实现100%全覆盖。在药品、化妆品监管上,开展覆盖辖区全部药品、化妆品企业的生产、经营、使用全链条大检查。集中开展疫苗质量安全、麻精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洗手液类化妆品、有机溶剂原料化妆品等专项整治行动。在
8、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上,开展“两站”治理、涉危化品特种设备、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公众聚集场所电梯等专项整治行动,推进特种设备规范化管理。市场监管执法高效有力。“十四五”期间,区市场监管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促进各部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充分发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模式优势,印发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任务内容,监管职责和工作要求,全区抽查工作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十四五期间共将39063户次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标记异常状态),5467户次市场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消除异常状态),133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部分企
9、业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导致在信用贷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受到限制或禁入,失信联合惩戒作用初步凸显。品牌战略逐步强化。“十四五”期间,区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实施质量强区的意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知识产权创造提质增效。十四五”期间,区商标有效注册量从2016年12月5918件增长到2025年12月13447件(详见下图)时间申请件数注册件数有效注册量2016年12月15日1180111259182017年12月15日181494870192018年12月15日2876158486282019年12月15日37722550108462025年12月15日51642812134
10、47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6年3.5件到2025年8.6件,区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发明专利比增在市各区中名列前茅。从2016年1223件增长到2025年3519件。专利授权从2016年866件增长到2025年的1288件(详见下图)。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年度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去年同期比增(%)发明比例(%)去年同期发明发明比增(%)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去年同期比增(%)发明比例(%)去年同期发明发明比增(%)2016177695351122388039.014.510273.54453428886673318.15.13912.82017182691385125812054.41
11、4.51688.351440281772866-10.96.64415.9201832110944731888125850.117.018276.467676430117377251.95.75131.420193671197471203518887.818.032114.370831387128811739.85.4674.5202547221389093519203572.913.436728.610612346902030128857.65.27051.4知识产权贯标企业效率较快,从2015年0家发展到2025年24家;专利质押融资贷款2016年和2017年均为零、2018年至2025年
12、分别完成5660万元、25310万元、6650万元。积极引导区内企业申报知识产权项目多次喜获各项资助,2016年至2025年共38家单位获806.79万元资金资助。二是推进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火龙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和“省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推动莲麻特色小镇、大丘有机农产有限公司2个项目入驻省标准馆宣传标准化工作成果。三是实施标准引领战略,鼓励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研制,申报市标准化战略资金和开展农业类标准制修订项目,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专项提升行动。消费者权益维护力度加大。“十四五”期间,区市场监管局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消费维权服务站作用
13、形成覆盖城乡商场、超市、景区、市场、餐饮等行业的消费维权网络,抓好12315热线投诉办理,畅通线上线下消费投诉渠道。建立我区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对接全国工商总局12315互联网平台,依法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强化“诉转案”机制,严厉查处各类消费侵权案件。十四五期间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15770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98.81万元。第二节面临形势“十五五”时期,国际经济形势面临深刻变革,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乏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低潮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未根本解决,加
14、上疫情的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将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就需要将加强市场监管、发挥市场力量、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1 .面临机遇区市场监管面临以下三大机遇:一是中央政策指引为市场监管带来新机遇。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先后发表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为市
15、场监管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下,新时期的市场监管工作扎实推进。二是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市场监管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保持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和品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三是区域发展战略为市场监管带来新机遇。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黄埔产业
16、共建合作区建设有序开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主战场。党的十九大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动摇,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样板”。黄埔产业共建合作区基于助力市内循环、对接省内循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目的,探索特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强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作用。2 .面临挑战区市场监管发展目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全球经济衰退、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给市场监管带来新挑战。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进入低潮期,各国经济呈现加速下行的态势,供
17、应链、能源、粮食等领域安全受到冲击。加之国际经贸摩擦将不断增多,逆全球化思潮愈加盛行,发达国家推动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促进中高端产业回流,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力度,对我区维护市场经济体系稳定构成了新挑战,对市场监管统筹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给市场监管带来新挑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当前,金融、能源、生态等重点领域风险仍在集聚,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
18、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国内城市中高端产业建设和人才要素的激烈竞争也给产业升级、提升供给体系水平增加了困难。在此背景下,对市场监管部门如何抓住产业及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公共问题,促进产业于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三是区市场监管工作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首先,部门内外部联动机制亟待加强。当前,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从“整合”向“融合”转变仍然不足,大而不合等处于“隐层面”的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内部门间监管信息未能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工作流程不够顺畅规范,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创建合力;对外与上级市场监管部门机构设置不统一,导致上下对接出现问题。其次,基层综合执
19、法能力有待提升。区市场监管缺乏有效的长效执法机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如商事登记改革中“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问题泛滥,基层后续监管难度大;农贸市场、小餐饮、摩托车等难点问题反复出现,监管效果不佳;网络监管缺乏有效手段,监管效能不高等。综合执法机制下,如何有效整合市场监管的“工具箱”,寄监管于执法,执法作用于监管,都仍需不断探索研究。另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综合化监管与专业化监管不相容。如机构改革后,部分执法人员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提升市场监管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有待加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大数据的广泛运用
20、对市场监管的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且地区地域广阔,监管目标分散、任务重,而基层执法力量有限,难以全面开展各项整治监管工作。这就迫使改变传统市场监管模式,创新“互联网+监管”,降低市场监管成本,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深化商事制
21、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平等、公平、繁荣、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依法监管,维护公平公正。树立法治思维,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公平公正监管,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坚持智慧监管,提升效率水平。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适应市场主体活跃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新科技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运用大数据等推动监管创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推动“互联网+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智能化水平。坚持协同监管,形成
22、监管合力。改变传统监管方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市场主体加强自我约束、诚信经营。充分发挥信用体系的约束作用、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以及消费者组织、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坚持综合监管,夯实基层基础。准确把握市场规律,克服相互分割、多头执法、标准不一等痼疾,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建立综合监管体系,发挥各种监管资源的综合效益,消除监管盲点,降低执法成本。第三节主要目标到2030年,逐步形成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格局,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23、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权威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16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进一步优化。商事制度框架逐步健全完善,公平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规则基本形成。各种行政审批大幅削减,准入服务更加智能便捷,新增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活跃发展,城乡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有力助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区两谷双提升”。到2030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万户,开办企业线上办理率达到96%。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基本形成。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结合,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多头监管、重复执法现象大幅度下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成效显著,侵权假冒、地方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市场 监督管理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