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编制说明.docx
《《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编制说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一)标准编制的背景深圳在全国超大型城市中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后全量焚烧的城市,全年生活垃圾焚烧量660.38万吨,飞灰产生量约为19.81万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是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飞灰资源化利用主要应用在建筑材料领域,但目前利用技术尚未成熟,飞灰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和重金属环境积累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受处置费用、技术成熟度、风险防控水平等因素影响,飞灰稳定化后送往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短期内仍将是主要的处理方式。飞灰处置是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和风险管理中最薄弱环节。2021年5月,发改委、住建部联合
2、印发“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抓紧出台一批急需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监管标准规范,健全渗滤液处理、飞灰处置、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与技术要求”。目前,我国尚无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过程污染控制的专用标准,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维护缺乏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因此,为规范化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的安全填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补齐生活垃圾焚烧风险管理中的短板,实现生活垃圾处置全闭环管理,发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引领作用,2024年4月7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深圳市地方标准计划项目任务的通知,标志着本项目正式启动,编制组由深圳市生活垃圾处理
3、监管中心(以下简称“监管中心”)牵头。(一)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分析据统计,深圳全年飞灰产生量较大,而飞灰含有来源于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捕集下来的烟气污染物,重金属、二嗯英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含量较高。因此,飞灰被列为危险废物严加监管,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进行规范填埋已为必然。为此,编制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具有重要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飞灰终端处置的方式较为单一,应规范稳定化飞灰的填埋规范飞灰的终端处置一般分为填埋场安全填埋和资源化利用两大方向,无害化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分离萃取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以及热处理技术这三大类,其中分离萃取技术主要是淋洗法、生物浸
4、取、电化学技术、热分离技术等;固化/稳定化技术主要为水泥固化、化学药剂稳定化等;传统的热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玻璃化、熔融化、烧结等。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国家(除德国)焚烧飞灰主要采用“稳定化/固化+填埋”的方式处置,瑞士将飞灰重金属分离提取后再进行填埋。德国的焚烧飞灰通过废弃岩盐矿储存。日本主要通过高温熔融、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生产生态水泥或普通水泥,但由于熔融方式能耗成本过高,日本不再新建熔融飞灰处置设施。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主要通过稳定化/固化+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的方式处理。在焚烧飞灰综合利用方面,有关企业开发了“飞灰水洗+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和“飞灰烧结生产轻质骨料处置技术”,均可
5、实现万吨飞灰年处理能力,但在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高于“稳定化/固化+填埋”处置方式。飞灰处理产物填埋作业规模较小,远小于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规模。目前,国内飞灰处理产物填埋大都参照生活垃圾的填埋作业工艺,填埋作业方式比较粗放,填埋作业面积大。飞灰处理产物经入场检测合格后,运输至填埋作业区进行倾倒卸料,摊铺、压实后,填埋至设计标高后进行中间覆盖,最终进行封场覆盖。上述体现出飞灰处置的方式较为单一,应规范稳定化飞灰的填埋。实现飞灰的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现阶段,我国飞灰的主要去向是生活垃圾填埋场,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经处理后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6、GB16889)要求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填埋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目前,我国尚无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过程污染控制的专用标准,稳定化飞灰的填埋缺乏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因此亟需制定相关的规范。该规范涵盖了从填埋场选址设计到封场后的各个环节,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程,提高飞灰填埋作业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环境危害。该标准还对飞灰填埋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提出了详细要求,包括入场、填埋、封场及后期管理的全过程污染控制措施,以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规范强调了飞灰填埋作业的环境和污染物监测要求,确保填埋过程中的环境安全。该规范提供了详细的管理指导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飞灰填埋场的运营管理
7、水平。二、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下达2024年深圳市地方标准计划项目任务的通知的要求,深圳市地方标准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由监管中心提出并归口。(二)主要起草过程制定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L标准预研阶段2024年7月至10月,编制组收集、梳理典型项目,编制调研计划,开展调研工作。2024年7月,编制组赴广州学习广州市稳定化飞灰填埋项目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2024年8月,编制组赴上海、无锡调研、学习稳定化飞灰填埋项目的建设、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等先进经验和先进处理技术。2024年10月,编制组赴北京、成都
8、调研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的运营和管理。通过调研,学习不同地方稳定化飞灰填埋项目的经验,结合深圳市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处置全闭环管理,制定高标准的飞灰填埋管理控制标准,发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引领作用。2 .标准起草阶段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开展标准文本编制工作。编制组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工作,系统性梳理国内、国外相关标准,现行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规范,明确飞灰填埋场的监督管理要求;总结了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行业治理的成效,深入分析行业高质量、精细化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内在需求,同时结合专题调研,系统梳理总结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厂有关飞灰填埋场建设和运营管控的共性和差
9、异性问题,起草相关条文确定技术标准,并不断研讨相关要求施行的可行性,及时修订相关技术要求。在多次实地考察、多渠道的数据整理与文献调研后,编制组形成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3 .征求意见阶段2025年4月11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网站上发布了“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征求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征求关于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共持续1个月,共收集意见5条,均予以采纳。三、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以及对标情况(一)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本文件按照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要求以及GB/T1.12020标准
10、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制深圳市地方标准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的编制说明。本文件从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后运营与管理两个方面,对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提出了技术要求,相关的主要依据如下:L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主体工程建设包括选址要求、设计规范、施工与验收等。(1)选址要求填埋场场址应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的选择要求。(2)设计参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填埋场的主要设施包括隔离和安全防护设施、计量设施、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
11、设施(可与焚烧厂渗沥液处理设施共用)、交通设施、调节池、雨污分流及雨水导排系统、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环境监测设施、封场覆盖系统、其他公用工程和配套设施等。参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51403)、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CJ/T234),防渗系统采用双人工复合衬层结构,主防渗层为N2.0mm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次防渗层为Ni.5mmHDPE膜,中间设置渗漏检测层(砾碎石或复合排水网)。(3)施工与验收填埋场的施工应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
12、/T51403)的要求,确保防渗系统的完整性。2.项目建成后运营与管理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的技术要求包括入场及检测要求,填埋作业、封场及封场后管理要求,污染物排放控制及环境监测要求,维护管理要求,安全管理要求,档案管理等。(1)入场及检测要求稳定化飞灰的转移应参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参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运输车辆应配备防泄漏、防扬撒、防雨、围闭等装置设备,确保稳定化飞灰密闭运输。稳定化飞灰应使用吨袋密封包装,并在吨袋醒目处清晰粘贴或系挂符合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l276和其他相关规定的危险废物标签。入场的
13、稳定化飞灰浸出液污染物检测指标及二嗯英类含量应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规定的限值。产生单位、处置单位和生活垃圾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对不同检测指标的检测频率做相应的要求。(2)填埋作业、封场及封场后管理要求填埋作业应遵循安全、节能、环保、库容利用率高的原则。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规定了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和封场要求,参照该标准制定:处置单位应制定分区填埋作业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填埋作业,编制飞灰填埋场分区规划表;每日填埋作业结束后,应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对作业面进行日覆盖。台风、暴雨、雷雨大风等气象灾害预警期间,应对覆盖膜进行焊接。同时
14、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51403)、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CrZr234),稳定化飞灰填埋作业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进行封场覆盖。防渗层宜采用厚度1.5mm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封场后管理应符合DB4403/T462相关要求。参照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n34),稳定化飞灰进入填埋库区后,禁止破袋、开袋。未密封或包装有破损的稳定化飞灰,禁止填埋。参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填埋作业时应铺设临时道路和作业平台,临时道路和作业平台应采用多段拼接、可延伸并重复使用的基箱材料,宜使用特制钢板或其他不会造成防渗层破损的材料。(
15、3)污染物排放控制及环境监测要求飞灰处置单位应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18772)等相关规定,开展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和污染物监测。飞灰处置单位地下水监测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中相关条款要求执行。(4)维护管理要求填埋场运行期间,需按照已封场生活垃圾填埋场维护规范(DB4403462)定期维护填埋场基础设施,包括检查修复道路、排水系统及供电通讯设施,确保运行畅通;每日专人巡查膜面、排水管网并记录,定期排查渗滤液管道确保无堵塞破损;所有机械设备需分级维保并记录,
16、特种设备由专业单位维护;每月监测飞灰堆体及边坡稳定性,及时加固防坍塌,同步开展库容测绘与异常分析以提高利用率。(5)安全管理要求填埋场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应按照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中的有关规定,制定和落实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填埋作业操作规程:设置环保、安全标志牌;建立污染预防机制和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安全防护;对飞灰处理和处置过程的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培训I。(6)档案管理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n34)制订档案管理要求,包括处置单位应将稳定化飞灰检测报告按日、周、月、年
17、整理、报送和存档;处置单位应建立运行台账记录制度,做好填埋作业运行记录、稳定化飞灰抽查检测记录、日(中间)覆盖记录、渗滤液收集处理记录、环境监测记录、作业人员培训记录;稳定化飞灰填埋场的全部资料应永久保存。(一)对标情况2008年,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其中第6.3条款提出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含水率、二嗯英、浸出液中危害成分质量等满足相关要求后,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准入条件,后续相关标准解答明确这种情况下填埋场不需要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2024年,对GB16889进行了修订,明确防渗系统在满足5.2.3条规定的条件
18、下应采用双人工复合衬层;明确飞灰入场前进行预处理的责任主体,规定满足6.3条和6.5条要求废物的处理设施所有者应定期进行采样监测,重金属浸出浓度的监测频次应不少于每天1次,二嗯英的监测频次应不少于每6个月1次。本文件在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的基础上,提出严于该标准的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标准。(1)防渗系统设计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提出在满足523条规定的条件下应采用双人工复合衬层,而本文件不对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或天然基础层厚度作要求,防渗系统均应采用双人工复合衬层,详见本文件4.1.6条。(2)入场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19、GB16889)提出在满足6.3条规定的条件下仅可进入填埋场的独立填埋分区进行填埋处置,本文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入场条件:稳定化飞灰的运输与填埋需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采用吨袋密封包装并规范标签,确保运输车辆防泄漏且入场吨袋完整、高度统一;检测方面,入场飞灰须符合GB16889的浸出液污染物和二嗯英限值标准,产生单位需每日检测重金属、每半年检测二嗯英,处置单位和主管部门分别按月、按半年抽样核查,检测不合格须重新处理达标后方可填埋;全程通过计量系统记录数据,并建立多级监管机制保障合规性。(3)填埋作业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未对填埋作业过程作要求,本文件明确了填埋
20、作业过程的要求:填埋作业需遵循安全、节能、环保、库容利用率高的原则,实行分区规划和雨污分流措施,采用特制钢板基箱铺设临时道路并保护防渗层,严禁破损包装飞灰填埋及雨天作业。操作中需规范吨袋吊装安全流程,控制堆码高度(W5层)与坡度(5%10%),恶劣天气前用NLommHDPE膜覆盖作业面,焊接加固。全过程需详细记录入场信息、填埋位置及操作数据,阶段性堆高后实施中间覆盖,封场管理需符合深圳市地方标准DB4403T462o四、主要条款的说明以及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结构包括六个章节内容。对文件中的主要条款进行以下简要说明:(一)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
21、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主体工程建设要求,填埋场运营管理要求,以及档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扩建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的建设,以及所有稳定化飞灰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工作。采用其他方式处理后符合GB16889入场要求的飞灰填埋场可参照本规范执行。(一)规范性引用文件给出了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15562.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
22、5)、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GB5058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GB51220)、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51403)、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CJ/T234)、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印1209)、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印1276)、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已封场生活垃圾填埋场维护规范(DB44O3462)。(三)术
23、语和定义本文件涉及6个术语,其中1个为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定义,1个为已有标准规范文件的修改,“稳定化飞灰填埋场”“产生单位”“处置单位”“填埋单元”为参考有关文件结合技术及管理实践进行定义。(1)焚烧飞灰烟气净化系统捕集物和烟道及烟囱底部沉降的底灰。来源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3.6小节。(2)稳定化飞灰焚烧飞灰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稳定剂,在物理、化学作用下,重金属等污染物钝化、稳定后形成的产物。本文件根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标准(CJJ/T312023)2.0.3小节对“稳定化飞灰”的定义进行修改。(3)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处置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规范 生活 垃圾 焚烧 稳定 化飞灰填埋场 建设 管理 规范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