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鲁教版初三下学期音乐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
《2020年鲁教版初三下学期音乐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鲁教版初三下学期音乐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教学设计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 科 : ;任课班级 : ;任课教师 : ;20xx年 月 日初三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茉莉花教学目标 1、 学唱中国民歌茉莉花,并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感情。 2、 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并对音乐作品作出初步的评价。 3、 了解中国民歌知识,引导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 能体验、感受、演唱歌曲,了解民歌及民歌的魅力。 教学方法 体验法、直观感受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
2、习法等。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1、 学生听茉莉花乐曲进教室。 2、 引导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 3、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是流行歌曲还是民歌?(对了,是民歌)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民歌啊?学生:(回答) 教师:民歌是人民反映生活、表达情感而集体创作的,在群众的口头传唱中不断得到加工,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主要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 4、 师:同学们了解哪些民歌?(师:青藏高原、在那遥远的地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等) 5、 师:茉莉花也是民歌中的一首,大家觉得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听到茉莉花的旋律大家
3、不会有黄土高坡、山川峻岭和牛羊草原的景象,而是想到了江苏一带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6、师:数千年来,浩若繁星的我国各民族民歌在中华大地代代相传。茉莉花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那侵润着清幽华夏情味的旋律香飘四海,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民歌茉莉花。 二、歌曲教学 1、欣赏歌曲 要求:说出它的旋律、节奏、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播放中国民歌茉莉花)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2、学生唱歌谱(注意节奏、旋律。指导学生打拍子,教师范唱重难点) 3、学生跟琴轻声的哼唱歌词 4、再次演唱歌曲要求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声音要:轻,柔,美(教师范唱) 5、跟伴奏齐唱歌曲 6、师:同学们,我们除
4、了可以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内涵,我们把它叫舞蹈,舞蹈:是有节律的美化的人体动作为手段来表达人的内在心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舞蹈的总类很多,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在我国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舞蹈。 大家知道舞蹈有哪些舞种? 7、让学生说出民歌及民族舞蹈的共同特点。并用舞蹈来表演茉莉花。 请学生先欣赏一段茉莉花舞蹈,教师教几个简单舞蹈动作,让学生用舞蹈来表现歌曲。 三、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师:在我们江苏还有一首茉莉花,请同学们一起来听听。对比一下它们的风格。 1、 播放录音学
5、生欣赏 2、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印象,你会选用什么词?(委婉/柔美/纯洁) 3、 教师:这首茉莉花和第一首茉莉花都来自江苏小调鲜花调,经作曲家整理改编的江苏民歌,这两首是当代国内外最为著名的茉莉花。两首茉莉花婉转优美,这首不但优美,而且细腻,给人感觉清丽流畅,清香四溢。相信同学们一定都很想演唱这首歌。 4、 演唱歌曲 四、 听一听、比一比: 1、 师:茉莉花各个地方有很多的版本,唱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再来听一首茉莉花,请同学们听听看它来自哪里?注意从它的旋律、节奏、速度、情绪上来分析?(利用校本学科知识库展示各地茉莉花) 2、 播放录音 学生欣赏
6、3、 学生回答问题 师:东北民歌茉莉花旋律的起伏很大,而且比较紧凑,速度也比江苏民歌快,它的衬词很有特点,而且风趣幽默,高亢豪放,充满阳刚之气,带有浓郁的东北二人转的韵味。 4、 同学们,相同的茉莉花却有不同的风格,谁能告诉老师形成歌曲风格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发言 老师: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有关。茉莉花在流传的过程中吸取各地音乐中的不同养料形成不同风貌。 五、 延伸欣赏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 师: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其实不但我们国人喜欢,也很受外国人的青睐
7、它那浸润着清幽华夏情味的旋律不仅香飘中国大地,而且溢满全球。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美国作曲家肯尼基改编和演奏的茉莉花。 1、 播放音乐。 要求:请说出乐曲的演奏乐器?乐曲的曲式结构? 2、 教师随着音乐讲解:美国作曲家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茉莉花洋溢着温暖、亲切的气息,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和理解 五 茉莉花还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在在国外享有中国“第二国歌”之美誉!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形象。例如: 1、 张艺谋导演的20xx北京申奥宣传片,出现了茉莉花演奏片段。2002年由张艺谋执导的20xx年上海申博短片以茉莉花为线索将无数精彩镜头串联,人们称赞茉莉花“美
8、的令人窒息”。 2、1977年6月30日24点,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由中国乐队演奏的第一支乐曲茉莉花响彻庄严的会场,世界各国新闻媒体聚焦这一伟大的历史性时刻。一支江苏民歌茉莉花能打动了各个国家不同肤色人们的心,透过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歌这优美婉转的旋律,溢发出来的正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 3、 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
9、世界的。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民歌,将民歌经久不衰的永远传唱下去。 六、 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在音乐声中感受到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淡雅的清香,迷人的魅力。中国民歌茉莉花不仅为我们创造了美的享受,同时也为我们搭起了走向世界的桥梁。民歌是我们中国的,希望我们同学们不但要热爱中国民歌、民族音乐。也要象茉莉花那样,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散发出自己淡淡的芳香,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更加芬芳。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欣赏教学内容1、 欣赏玫瑰三愿2、 竖笛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教学目标1、 继续学习优秀的中国艺术歌曲,感受其魅力。通过竖笛合奏,体验合作演奏带来的愉悦感受。2、 教师从歌
10、曲结构、演唱方法、歌词、旋律发展、伴奏等方面带领学生进行梳理,进一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知。3、 通过欣赏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能够了解、分辨音乐创作常用方法“模进”,体会其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能用竖笛合奏送我一枝玫瑰花,掌握4、5、i的指法和吹奏方法。教学过程1、 欣赏玫瑰三愿(1) 初听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歌谱,整体感知音乐情绪的发展脉络。(平静安宁渐渐激动无限感慨)(2) 再次聆听。教师板书歌曲玫瑰三愿曲式结构,引导学生结合音乐情绪的发展与作品结构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是如何通过词、曲、钢琴伴奏的巧妙结合,直抒胸臆、营造音乐情绪、推动音乐发
11、展的?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勾画乐句旋律线,随范唱轻声哼唱,体验情绪的起伏和词曲的结合。(3) 小组探究。根据教材“知识与实践”中提供的“模进”知识点和素材,进行小组自学探究,了解“模进”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聆听伴奏,哼唱以下三个乐句,体验“模进”创作手法在歌曲发展中的作用并完成编创练习。老师巡回检查、解惑,促进学生自学。2、 探究艺术歌曲的特点。(1) 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结构、演唱方法、歌词、旋律发展、伴奏等方面带领学生进行梳理,进一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知。(2) 师生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3、 竖笛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1) 教师示范演奏。(2) 学生自
12、学。学生通过自学加聆听、实践,学习掌握变化音的指法和气息运用。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气息的控制以及指法的准确性。(3) 分声部练习。(4) 合奏练习采用多声部合作学习,如用钢琴、歌唱、独奏或其他乐器演奏的方式承担某一声部,与其他声部合作完成,体验合作的愉悦。(设计意图:采用自学加指导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练习第一声部旋律,注意变化音吹奏指法和气息的正确运用。)4、小结下课。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学内容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黄梅戏的有关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并能适当地表演。 2、 通过二声部的学唱,让学生感受角色变化及和声效果。 3、 让学生在欣赏黄梅戏
13、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地方戏的特点,提高学生对黄梅戏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教学重点:掌握戏曲中倚音的演唱、二声部合唱。 教学难点:通过听赏、演唱、创作让学生了解黄梅戏的风格特点 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音像资料、钢琴等。教 学 过 程一、导入 课前播放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提问:刚刚欣赏的唱段是什么剧种?选自哪出戏?(黄梅戏、天仙配) 生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刚刚我们欣赏到的就是黄梅戏天仙配当中的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黄梅戏在地方戏曲当中是非常受欢迎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近黄梅戏。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与师生交流,为课题的出现创设情景,让学生投
14、入到其中。) 二、新课教学 1、聆听戏曲,回答问题。思考:这首戏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有什么音乐特点?情绪优美、愉快,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之一,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表演质朴细腻,以真实活泼著称。基本腔调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类。伴奏乐器以高胡为主。2、 再听歌曲,感受情节。(随音乐哼唱旋律)思考: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这首作品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作品描写了男耕女织,幸福甜蜜的生活情景。可分为两部分。3、 第三次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戏曲的两个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这两部之间有什么不同这处?第一部分:男女对唱,一问一答。描写了主人公男耕女织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无限
15、憧憬。第二部分:合唱部分女声高亢明朗,男声用轮唱形式伴唱,男女主人公把自己比作是鸳鸯鸟,表现了他们无比喜悦和幸福的心情。(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聆听思考,让学生在层层递进中感受和理解戏曲,为更好地演唱黄梅戏做好准备。)4、 让学生每一部分分别演唱练习,并予以纠正。(1) 注意第一部分中倚音演唱的圆润性。(2) 第二部分第二声部旋律练习,注意后半拍演唱的准确性。5、 根据对剧情的理解处理纠正音乐情感的表达,跟钢琴伴奏分声部完整演唱。6、 分组分角色表演唱,感受戏曲所表现的情景,同时加上自己的动作,师生互评与自评。(设计意图:在戏曲表演唱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力和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发挥想象力,积极地
16、参与到表演唱中,更加深刻地体会戏曲的表现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戏曲音乐。)三、 对比欣赏,拓展延伸1、 导入:同学们,你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 南北朝时期,外敌入侵,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累建功勋,征战多年辞官回家,元帅奉旨到花木兰家封赏,才知道花木兰是个女子。谁说女子不如男讲述的是花木兰在奔赴战场的途中,听到一位同行的壮士不愿意打仗,认为天下苦事由男子承担,女子成天在家享清闲。花木兰摆事实、讲道理,唱出了“女子们哪一点不如男”的豪言壮语。2、 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思考:豫剧有哪些特点?与黄梅戏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为什么?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音乐丰富多彩曲调流
17、畅,其音乐分豫东调和豫西调。豫东调声调高亢,多花腔,具有奔放明朗的特点。豫西调声音圆润,哭腔较多,粗犷悲壮,浑厚深沉。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由于地域的不同,形成了他们独具特色的戏曲特点。对比总结,完成问题。作品名称戏曲剧种音乐特点夫妻双双把家还黄梅戏甜美抒情谁说女子不如男豫剧生动有力(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不同地戏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体会各种戏曲表现形式,各有其特征,又相互联系。)4、课堂小结,课外延伸同学们,今天你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啊?希望大家能在课外多请教长辈,多练习,下星期来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会表现得更棒!(设计意图:结束语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兴趣和认识戏曲的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欣赏谁说女子
18、不如男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感受女英雄的气概,体验豫剧音乐风格的美感。知识与技能:了解豫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豫剧的演唱风格;能演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其中的几句,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进行表演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中的演唱风格。教学难点:能描述本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因素。课前预习:1、什么是豫剧;豫剧有哪些代表作有哪些2、了解木兰从军的故事;3、了解河南方言4、初步感受京剧、越剧、黄梅戏、桂剧等唱腔特点。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4分钟)师生问好,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我给出几个关键词,看谁能猜出她是谁?(依次出示关键词:将军、屡立战功、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
19、是(花木兰)出示图片,谁能用一个词语来赞扬花木兰?师总结:是呀,这样一个女中豪杰,人们争相用各种形式赞扬她,有电视剧,动画片,电影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戏曲是怎样塑造花木兰的英雄形象的。“中不中”。刚才老师和大家说话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河南方言)河南简称“豫”,位于我国的中部,你们知道河南的地方戏曲叫什么吗?(豫剧)我们知道,中国的戏曲种类有很多,一共有360多种,而豫剧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剧种之一,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豫剧的世界,去聆听豫剧中的代表作谁说女子不如男,(出示课题)中不中?二、新授(一)出示“豫剧大探索”(1)初听,小组合作(7分钟)请大家听一听,戏曲的哪个地方给
20、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从唱腔、歌词、旋律、节奏、伴奏等说)四人小组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1号为组长;2号为监督员;3号为记录员;4号为发言人。从1号开始,说完之后1号举手示意老师。(2)小组汇报(师出示板书:唱腔,声大音重,下滑音,甩腔)(若说到方言:是呀,我们许多民间音乐都和当地的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从它的语音语调发展出来的。)师总结:是呀!歌曲浓重的方言,独特的唱腔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复听(请大家打开课本)(4分钟)A:独立聆听,听一听唱腔上有什么特点?(若学生之前说了唱腔上的特点,老师可以再次补充完整:除了大家说的这些以外,你还有那些发现)B:个别生答,师板书(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鲁教版 初三 下学 音乐 教案 全册可 编辑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