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超25分,共50分)1. 2022年12月5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A.玉米B.拟南芥C.小麦D.水稻【答案】D【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2. 2022年12月1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l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联合国方面宣布,践行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A. “塞罕坝工程”B. “南水北调工程”C. “三江源保护工程”D. “中国山水工程
2、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3.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A.B.C.D.【答案】B【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4. 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的重要讲话,呼吁各国要
3、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更加包容、普惠、有韧性的全球发展。()A.团结合作勇担责任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B.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C.团结合作勇担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亚太【答案】A【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5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关于“点”“线”“网”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个人和
4、社会的关系。:题干描述可知,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正确;: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错误;故本题选A。6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人社会。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A.张亮的好朋友被同学欺负了,他挺身而出揍了同学一顿B.李阳把自己的数学作业借给同学抄C.李红在家积极帮助妈妈做家务D.同学们为受灾地区的民众捐款献爱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D: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
5、为。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行为。向灾区奉献爱心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D正确;A:挺身而出揍了同学一顿是缺失交友原则的表现,A错误;B:把自己的数学作业借给同学抄是不诚信的表现,B错误;C:在家积极帮助妈妈做家务是在家庭中的行为,与社会无关,C错误;故本题选D。7 .下边漫画告诉我们()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网络是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唯一渠道互联网有利于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网络促进社会进步。题干中,网络问政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故正确
6、唯一,说法绝对,故错误;故本题选C。8 .“停课不停学”期间,为服务全国18亿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了包括防疫教育、专题教育、课程学习等6大模块的学习资源,可供学生在线使用。未响应号召,济南市教育局也发动学科名师录制了丰富的资源,供师生学习使用。这体现了网络()A.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8 .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D.是当下学习的唯一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B:题干表述了济南市教育局发动学科名师录制了丰富的资源,供师生学习使用。这体现了网络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网络促进民主政治
7、的进步以及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等内容,不符合题意;D:“唯一”的说法过于绝对了,D错误;故本题选B。9 .对下图漫画解读正确的是()B.违反社会规则要受到刑事处罚C.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规则的作用。A:题文内容说明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体现了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所以A正确;B:违反社会规则构成犯罪的要受到刑事处罚,B错误;C:在题干中未涉及,C排除;D: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D错误;故本题选A。10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里的“敬”指“尊敬、尊重
8、八年级(1)班的同学就“尊重”的话题进行交流,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要平等待人只有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值得尊重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要求的认识和把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要平等待人,要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说法正确;: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所有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值得被尊重,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1 .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9、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句话强调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说法正确;:荀子这句话强调的是文明有礼的重要性,而不是要求,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选C。12 .下列选项与图片强调的主题相一致的是()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诚信促进社会成员以信为本A.B.C.D.【答案】
10、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诚信的相关知识。:题干中对失信人员的限制,说明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是一项民法原则,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以信为本,故正确;: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选B。13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贵在践行。下列属于践行诚信的是()树立诚信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实话实说运用诚信智慧,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可以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诚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信就没有隐私,保护隐私就做不到诚实弘扬诚信文化,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践行诚信的要求。: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遵循
11、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可以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弘扬诚信文化,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故说法正确;:任何情况下都要实话实说的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讲究诚信也要尊重他人隐私,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4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关于违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只有犯罪行为才承担法律责任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都是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是较为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依据教材知识,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
12、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都是违法行为,故说法正确;: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说法错误;: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是较为典型的行民事法行为,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 .“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应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这首诗告诉我们A.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B.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有一种社会角色D.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答案】D【解析】【分
13、析】【详解】题干表述了他作为公民扮演的角色有孩子、学生、父亲,可见人的一生要扮演许多角色,也会承担许多责任,D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人的责任伴随一生,小时候有小时候的责任,长大有长大的责任,B不符合题意,因为题干表述的是一个人,排除,C是错误的,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排除,故选D。16 .从扎根贫困山区40余年,帮助众多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张桂梅校长,到多年坚守山区小学,背着学生攀爬悬崖天梯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正是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乡村教师,为一个个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这些乡村教师()勇于担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事迹说明每个人只要承担责任,就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誉和认可义无反顾的
14、担当起了应负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勇担责任。:题干中,正是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乡村教师,为一个个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这些乡村教师勇于担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义无反顾的担当起了应负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故正确;:“只要就”说法太绝对,过于看重承担责任的回报,故错误;故本题选B。17 .“关爱”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下列对关爱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是()关爱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关爱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
15、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唯一保障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关爱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关爱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关爱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故说法正确;:“唯一保障”观点绝对化,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8 .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十年来的成就时指出: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关于国家安全,我们必须澄清和明确的观点是()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国家积累了巨大的实力,再也不用担心国家安全了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
16、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材料告诉我们要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故说法正确;: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我们要树立维护国家安全意识,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9 .北京外卖小哥高治晓因抗疫中所表现出的“非凡的使命感”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他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他个人的,还是环卫工人、小区安保、快递员等所有最普通劳动者的。对劳动认识错误
17、的是()A.所有劳动者都值得尊敬和学习B.体力劳动者对社会贡献最大C.劳动是创造财富和幸福的源泉D.劳动者用实干创造美好生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劳动的正确认识。A: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值得尊敬和学习,A说法正确与题不符;B: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贡献最大的说法太绝对,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C说法正确与题不符;D:劳动者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创造美好生活,D说法正确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20 .五四运动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
18、则国家强。传承五四精神,我们少年应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别把时间浪费在学校,应该早点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为祖国做贡献的相关知识。: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我们要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绚丽光彩,符合题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错误;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 .【致敬灭火英雄,感受社会力量
19、2022年8月中下旬,重庆多地发生山火,在山火肆虐的危难时刻,灭火英雄们逆行而上:森林消防队员以及武警官兵、民兵冲在第一线;那些平日里少不经事的毛头小伙化身“摩托骑士”飞奔在陡峭山路;不能上前线的市民在后方做好热粥、肉菜、饺子,送给山上最需要的人.每个人都义无反顾,众志成城,汇聚起感动整座城市的温暖和力量,这次重庆山火救援,被网友称为“史诗般的救火”。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答案】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交往的不断延伸,我们会更加关心社会、国家发展,并献计献策,为之分忧;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我们应树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山东省 济南市 钢城 2022 2023 学年 五四 学制 年级 学期 期末 道德 法治 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doc.com/p-8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