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标准件加工作业指导书.doc
《模具标准件加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标准件加工作业指导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FTE-QW751-05 模具标准件加工作业指导书 第4页共4页一、导板面的加工工艺一次加工(龙门铣、加工中心)二次加工(高速铣)1、 用加工底面时的基准边为基准找正、做基准孔、精度达H7、粗加工导板面、自润板安装面、单边留量1-2、2、 表面粗糙度3.21、 基准孔找正,误差0.015,加工内外导板面、a. 半精铣1、留0.20-0.25余量; 2、留0.1余量;b. 精铣至尺寸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1.6 度0.02/全长2、钳工:滑动面油石抛光,修导向角R,表面粗糙度0.8二、导柱、导套孔的加工工艺一次加工(龙门铣)二次加工(加工中心)1、 钳工:按孔径尺寸缩小3-5mm,预钻工艺底孔;2
2、 数铣:粗镗孔径留0.8-1余量,表面粗糙度3.2位置度0.2,垂直度0.05/5001、 校正基准、半精镗孔径留0.2-0.3余量;2、 精镗孔径至尺寸公差要求H7,表面粗糙度达1.6位置度0.02/全长垂直度0.02/500三、导柱、导套的加工工艺导柱一次加工(车、热)导柱二次加工(磨)1、 下料2、 齐头,打中心孔,顶尖装卡,导向端外径,固定端外径粗精车,留0.5-0.7mm余量;头部斜及R处车成,抛光达3.2余车成, 3、 表面渗碳1-1.3,淬硬HRC58-624、 研磨中心孔达1.61、 导向端粗磨,留0.2-0.3余量;2、 导向端半精磨,0.1-0.15余量;3、 导向端精磨
3、至尺寸公差要求n6,表面粗糙度0.44、 固定端粗磨留0.1-0.2余量;5、 固定端精磨至尺寸公差要求m6肩抗平,表面粗糙度1.66、 钳工:头部斜R处抛光,表面粗糙度0.8导套一次加工(车、热)导套二次加工(磨)1、 下料2、 齐头,内径缩小3-5mm钻孔;3、 外径粗车留1-2余量;4、 内径粗车留1.5-2mm余量;5、 内径半精车留0.6-0.8mm余量;6、 外径半精车留0.5-0.8mm余量;7、 其余尺寸车成,油槽深成,表面粗糙度3.2;8、 表面渗碳1-1.3,淬硬HRC58-62。1、 导向端粗磨,留0.2-0.3余量;2、 导向端半精磨,留0.1-0.15余量;3、 导向
4、端精磨至尺寸公差要求H7,表面粗糙度0.4;4、 固定端粗磨留0.1-0.2余量;5、 固定端精磨至尺寸公差要求r6,表面粗糙度0.8;肩抗平1.6。四、冲孔凸模、凹模的加工工艺冲孔凸模(车、热、磨)冲孔凹模(车、磨)1、 车:刃口端钻A2中心孔、粗、半精车固定端外径及刃口端外径留0.5-0.6余量,长度两端面留单面0.3余量,余车成;2、 热:淬硬HRC58-62,3、 磨:刃口端外径粗磨留0.1-0.2余量,固定端外径留0.2-0.3余量;4、 磨:刃口端外径精磨至尺寸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0.4;固定端外径精磨至尺寸公差要求m6,表面粗糙度0.8,肩部抗平1.6。5、 磨:长度两端面装入固
5、定板后一起磨成,达1.6。;注:特殊异形凸模按工艺要求加工,留工艺卡头,打中心孔。1、 车:留工艺卡头、内刃口(直径16)预钻工艺孔、留1-2余量、加工内、外径留0.50.7余量,长度两端面留单面0.2余量,余成。2、 热:淬硬HRC58-62;3、 磨:内刃口精磨至尺寸公差要求(设计间隙)粗糙度0.4;外径固定端粗精磨至尺寸公差要求r6,表面粗糙度0.8,;4、 线切割:去工艺卡头、粗磨工艺卡面。内刃口直径12的,配割工艺板装入后线切割内刃口直径至配作间隙要求。粗糙度1.6;5、 磨:长度两端面装入固定板后一起磨成。注:内刃口为异形孔,按工艺要求加工。五、凸模、凹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1、 汽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具 标准件 加工 作业 指导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