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干县庙前乡饰面花岗岩矿详查实施方案.doc
《江西省新干县庙前乡饰面花岗岩矿详查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新干县庙前乡饰面花岗岩矿详查实施方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新干县庙前乡饰面花岗岩矿详查实施方案江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4月10日江西省新干县庙前乡饰面花岗岩矿详查实施方案编 写 单 位:正 文 目 录一、绪言1(一)基本情况1(二)勘查目的和任务2(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3二、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4三、勘查区地质情况5(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5(二)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7四、勘查工作部署8(一)总体工作部署8(二)年度工作安排8五、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9(一)地质测量10(二)放射性测量10(三)山地工程10(四)钻探工程11(五)采样和样品测试12(六)水文地质工作13(七)测量工作13(八)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2、13六、经费预算14七、预期成果17八、保障措施17(一)组织管理及人员组成分工17(二)经费保障措施17(三)质量保障措施18(四)安全生产措施18九、附图18一、绪言(一)基本情况1、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2、勘查项目基本情况本次拟登勘查项目名称为江西省新干县庙前乡饰面花岗岩详查,申请期限为两年:拟登勘查区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1:表1 新干县庙前乡饰面花岗岩详查拟登探矿权拐点坐标表3、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勘查单位情况成立于1970年,是一支从事地质找矿、地质矿产勘查施工、地质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矿山井建的专业队伍。自建队以来,先后承担了江西省清江盆地、信江盆地和萍乐坳陷带油气地质调查、江西省
3、樟树清江岩盐地质调查、江西吉泰盆地钾盐普查勘探、南昌地热普查勘探、丰城石溪煤田勘探、高安鸡公岭矿区及吉水老屋下矿区多金属普查钻探施工、江西兴国留龙金矿、东乡虎圩金矿、贵溪冷水坑银矿坑探工程施工等。属综合性地勘单位,为国家和江西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备完善,能承担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地质矿产勘查评价工作。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2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39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11人,技师6人,高级工255人,中级工97人,初级工37人。拥有各类技术装备300台(套),资产总额近1.15亿元。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所拥有的
4、地质找矿装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拥有野外便携式矿石元素分析仪、激光指向仪、GPS定位仪、数据采集器、数码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室内拥有数字制图室、扫描仪、激光打印机和彩色喷墨打印机等等;实验室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1米平面光栅光谱仪等一批先进的岩矿鉴定、岩矿分析测试设备等等;交通工具拥有三菱、长城等越野车。资质情况九一五大队现有固体矿产勘查乙级和钻坑探甲级资质;大队下属的江西南方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贰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水工隧洞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堤防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隧道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城市园林绿化三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
5、评估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丙级;大队下属的南方测绘院拥有测绘工程甲级;大队下属的九一五工程勘察院拥有工程地质勘察乙级资质。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及局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涉及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工程地质、岩土工程、钻探、测绘、计算机技术等十几个专业。(二)勘查目的和任务受江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地质大队地勘院接受任务后,在以往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区进行了详细踏勘,并实施了少量的工程揭露,基本了解了区内花岗岩矿体形态、产状、规模、节理裂隙分布及矿石质量特征,为编写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根据“合同书”的要求,对江西省新干县庙前乡饰面花岗岩
6、矿开展详查地质工作,主要目的任务:1、通过对区内进行12000地质测量、槽探、剥土、浅井和钻探等工程,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质量特征;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2、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性能进行类比和实验室工艺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3、计划探求+175m以上标高饰面花岗岩资源量(332+333),并提交详查地质报告。4、计划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12000地质测量0.5平方千米,1:2000测量1.5千米,槽探2000立方米,剥土700平方米,浅井60米,钻探564米。(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勘查区位于新干县城区南东,直距1
7、5km,行政区划隶属新干县神政桥乡、七琴乡和城上乡管辖。地理坐标(北京54):,面积3.04平方千米。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于矿区北侧边界之何家棚有乡道经神政桥乡直达新干,何家棚至新干约20km,新干经105国道、赣粤高速、京九铁路北达樟树、南昌、上海,南抵吉安、赣州、广州等地,交通条件非常便利(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勘查区属低山丘陵地形,植被发育,通视条件差,海拔最高为324.70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90.70m,相对高差234m,一般海拔高程在100310m之间,山沟切割深约218m。区内水系不发育,仅区内北东面发育一条北北西向的小溪,且流量甚小,矿区南部边界有两座小型水库。属亚热带气候,春暖
8、冬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5,历年来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零下6;年平均降雨量1604.5毫米,年阴雨日在100195天,无霜期275290天。地方经济上属贫困老区,乡镇企业正处于发展中期,农业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为柑桔。林业为杉、松及毛竹。当地以农、林生产为主,其次有矿业及相关产业,劳动力资源充足。二、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9741977年原江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四分队在此进行过1/20万地质矿产调查,初步圈定了本区角闪石岩分布范围,并取了少量样品进行测试鉴定,为本次勘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矿区角闪岩的具体的分布范围、岩体产状、岩体相带、空间分布及构造等未查明。1974年
9、核工业部263队曾在本区开展过1/5万填图,进行玉华山地区铀矿地质普查工作。1979年(或1980年)该队又在岩体北部大桥蓬施工一近东西向探槽,对矿体岩体(角闪石)有一定参考价值。1985年原江西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调查赣中地区花岗岩石矿产时,曾对本矿区作过验证性踏勘工作,证实角闪石岩岩体的存在,并认为可作石材矿点进行普查工作。1988年10月江西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大队矿产普查分队,对大桥蓬角闪石岩进行了大桥蓬花岗岩石材详查项目,并编写了详查地质报告。并确认角闪石岩颜色稳定,品种质量佳,块度较大,具有一定规模,并建议有加深工作之必要,为本次勘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1993年江
10、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对本区开展了1:5万七琴街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划分出大乔蓬斜长角闪石岩单元(OSD)为本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勘查区地质情况(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测区大地构造位于武功山隆起中部,本区地层仅出露晚元古代万源岩组和第四系全新世联圩组,见图新干县庙前乡饰面花岗岩区域地质图。1、地层晚元古代万源岩组下段(pt3zw1):青灰、灰白、黄绿色中厚层状石榴二云片岩夹薄厚层状石榴黑云斜长变粒岩等,厚595.50m。晚元古代万源岩组上段(pt3zw2):为灰白色中厚状石榴斜长变粒岩、黄褐色中厚层状石榴二云片岩互层,变粒岩中夹灰白、肉红色角闪石榴斜长变粒岩透镜体,厚676.69m。
11、第四系全新世联圩组(Qhl):主要分布于区内现代河流、冲沟中及两岸,主要岩性为砂砾石层,砂层,亚砂土及亚粘土,厚5m。2、构造1、褶皱:基地褶皱为第二期近SN向荷塘-荷家棚倒转背斜,两翼产状倾向SSE,倾角在50-70之间,核部为万源岩组下段,两翼倒转为万源岩组上段。2、断裂:区内断裂较发育,见有NNE和NE向靡棱岩带及东西和北东向的断层,其中一条宽几十至数百米呈“Y”字型靡棱岩带通过矿区西侧,另一条宽为几十至近百米靡棱岩带从矿区北东面切入,于南部斜长角闪石岩歼灭。3、岩浆岩内岩浆岩较发育,出露于区域中南、中北部,仅出露大桥蓬斜长角闪石岩单元(O-SD),基性岩脉。大桥蓬斜长角闪石岩单元由16
12、个侵入体构成,面积0.59km2,主要为大小不等近椭圆形,长条形,总体为NNE-NE向展布。呈岩滴、岩瘤、岩墙状侵入晚元古代变质岩中,产状与变质片理吻合,两者接触界线截然。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石岩或角闪石岩,呈灰黑色,半自形柱状结构,微片或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成分:普通角闪石51-63%,多者达90%;斜长石25-30%,少者仅2%,石英2-5%,黑云母2-10%。(二)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1、地层勘查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仅为晚元古代万源岩组和第四系全新统联圩组。现就所出露地层分述如下:晚元古代万源岩组(pt3zw):黄绿色中厚层状石榴二云片岩夹薄厚层状石榴黑云斜长变粒岩;为一套变粒岩,片岩
13、组合,变质程度达低角闪岩相。其原岩为沙泥质陆源碎屑,局部夹火山岩组合,形成于较稳定的陆源斜坡地带。第四系全新统联圩组(Qhl)冲积层为粘土、砂、砾石等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在矿区北西角、近东西向农田中,东西长约0.6km,南北宽约一般160m左右,局部达200m。2、构造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呈单斜构造。未发现次级褶皱和大的断裂构造。仅见少量疏密不等的节理裂隙。3、岩浆岩斜长角闪石岩(53(1)b)贯穿于勘查区的中北部,构成近南北向排列的岩瘤墙。侵入于震旦系变质岩中。岩石呈灰黑、浅灰黑色,新鲜为黑色,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由6085%的角闪石,斜长石15-30%及少量的石英和黑云母组成。4、矿体
14、地质特征矿体及矿石特征矿体(斜长角闪石岩体)分布在矿区中北部,呈近南北向较规则分布,出露长约1300m,宽140420m不等,面积约0.35Km2,矿体东、西两侧侵入于晚元古代万源岩组变质岩中,其接触面产状均为外倾式,倾向分别为E、W倾,倾角为61、49,即岩体覆于变质岩之下;北侧延出矿区至大桥蓬花岗岩矿区。矿体覆盖层及风化层厚度较深,特别是山坡下段和平台地段残积层,风化层厚度亦有0.105米不等,局部份大于5m。其中在矿体西侧见有变质岩残留体(离矿体边界约30m),该残留体呈条带状,由8个岩性分界点控制,变质岩带长380m,宽5-40m不等,主要岩性为二云片岩、斜长变粒岩,局部接触边界具明显
15、角岩化。斜长角闪石岩(雪花青):呈灰黑、浅灰黑色,含角闪石6085%,斜长石1540%,石英1020%,黑云母58%,以中粒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细、粗粒半自形粒状结构为次,块状构造。往岩体边缘长石、石英、黑云母含量增多,颜色变浅,粒度变细。与角闪岩相呈渐变过渡关系。在矿体中,节理裂隙发育不均,在断层附近较为发育,远离断层,节理裂隙不甚发育。矿体围岩矿体两侧围岩为晚元古代万源岩组变质岩,其外接触带蚀变后为含角闪石等的角岩。大部分矿体由于风化严重,多被残、坡积层所覆盖。四、勘查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由于矿体大致呈南北向延伸,故地形测量为长方形,勘查基线定位15度,勘探线方向则为105度。由于矿
16、体内部断裂构造不发育,无后期岩浆岩活动,但总体来看矿体形态不算复杂,矿石质量比较稳定,夹石、色胆、色线、色斑等均极少出现,所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工程布置原则采用类型勘探网,即10010050m的间距,求332资源量。以地质填图为基础,以槽探和浅井揭露地表矿体,用钻探控制深部矿体。并以1010m的剥土面和浅井揭露地表矿体,为节理裂隙统计面,作为计算理论成荒率和储量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各工作达到地质详查的精度。(二)年度工作安排1、年度工作安排第一勘查年度:结合矿区矿体特征、已有地质成果资料及相邻矿区的勘查成果,进行综合研究,主要进行
17、1:2000地质测量、1:2000测量及地表工程控制,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质量特征;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前期主要手段为1:2000地质测量、槽探工程揭露及样品采集测试。第二勘查年度:在地表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质量特征下,对区内矿体进行地表工程揭露及钻探延深控制等地质工作。用以了解深部矿体倾向上的变化,了解矿体的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矿石质量特征,探求饰面花岗岩资源量。开展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提交详查报告及相关附图、附表。整个工作计划为24个月完成。2、年度工作量项目设计预期完成实物工作量见下表2:表2 预期完成实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新干县 庙前乡饰面 花岗岩 详查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