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
《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1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苏建湖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概述11.1项目概况11.2任务来源及简要工作过程11.3建设规模21.4研究范围21.5城市概况21.6农业发展及农业生物质利用概述41.7建设必要性41.8主要技术设计原则62农林废弃物资源概况72.1农林生物质资源调查及其评估72.2农林生物质资源规划162.3生物质燃料用量及运输172.4农林生物质燃料收集173电力系统183.1电力系统概况183.2电力负荷预测213.3电源建设及电力电量平衡233.4电厂在地区电网中的地位和作用243.5接入系统方案254主机方案选择294.1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状况294.2生
2、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简介294.3技术方案选择304.4主机技术参数确定315厂址条件335.1厂址概况335.2交通运输365.3电厂水源375.4临时备用灰渣场375.5厂址选择意见376工程设想386.1全厂总体规划及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386.2生物质燃料输送系统416.3气化系统416.4净化水处理系统436.5燃气发电及余热利用系统446.6除灰渣系统476.7软化水系统476.8供、排水系统496.9内燃发电机组厂房布置506.10主厂房及主要建(构)筑物土建结构517电气部分517.1电气主接线517.2厂用电及直流电系统528热力控制528.1控制方式528.2控制水平539环境保
3、护539.1环境概况539.2烟气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559.3废水处理及其影响分析559.4灰渣治理及其影响分析559.5噪声治理及其影响分析569.6绿化569.7环境管理及监测569.8结论和建议5710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5710.1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5710.2设计原则及拟采取的措施5810.3劳动安全部分结论5811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5811.1概述5811.2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措施5912劳动定员及组织5912.1劳动组织及管理5912.2人员配置5913项目实施条件和轮廓进度6013.1项目实施条件6013.2轮廓进度6114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6114.1投资估算
4、6114.2经济评价7414.3资金来源7415结论与建议9915.1主要结论9915.2建议10015.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0附件:1. 建湖县建设局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20060816);2. 建湖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厂址土地利用证明(20060825);3. 建湖县水利农机局文件建水政20067号关于江苏利森秸秆发电有限公司新上秸秆发电项目取水、排水、占用北草堰河堤防(建取水口、置设排污口、码头)请示批复(20060815);4. 江苏省电力公司建湖县供电公司文件建供电2006133号关于建湖县草堰口镇生物质气化燃气工程接入电网的批复(20060822);5. 建湖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告
5、建发改工字20056号关于请求批准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20051114);6. 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盐发改投2005176号关于请求同意建湖县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示范工程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请示(20051222);7.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苏发改交能发20051290号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建湖县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示范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20051230);8. 建湖县物价局文件建价发200627号关于江苏利森秸秆发电有限公司新上秸秆发电项目取水、上网电价请示的批复(20060815);9. 建湖
6、县草堰口镇天泉自来水厂生活用水供应证明(20061214);10. 建湖县消防大队关于本项目消防的意见 ;11. 建湖县环境保护局关于电厂环保的要求(待补);12. 电厂综合利用意向性协议江苏金苇子能源实业有限公司(20060810);13. 环评批文意见(待补);14. 设计委托书;15. 建湖县文化局关于同意江苏利森秸秆发电有限公司选址的意见(20061130)16. 建湖县交通局关于厂址水陆交通运输的函(20061130)17. 建湖县人民武装部关于厂址区无军事设施的函(20061130)18. 建湖县草堰口镇人民政府关于厂址田地拆迁的函(20061028)19. 建湖县草堰口镇人民政府
7、关于厂址项目灰渣回收利用的函(20061028)20. 建湖县草堰口镇人民政府关于厂址项目确保秸秆年供应15万吨的函(20061205)21.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协助江苏利森秸秆发电有限公司生物质发电项目支持性文件的函(2006年11月) 附图:附图目录序号图 纸 目 录图 纸 名 称备 注1F200612K-Z-01厂区地理位置图2F200612K-Z-02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3F200612K-Z-03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4F200612K-J-01内燃机厂房平面布置图5F200612K-J-02内燃机厂房立面布置图6F200612K-J-03气化炉平面布置图7F2
8、00612K-J-04气化炉立面布置图8F200612K-J-05气化系统图9F200612K-J-06余热发电系统图10F200612K-M-01燃料输送系统图11F200612K-C-01除灰渣系统图12F200612K-S-01供水系统图13F200612K-S-02净化水处理系统图14F200612K-H-01软化水工艺流程图15F200612K-D-01电气主接线图(一)16F200612K-D-02电气主接线图(二)南京国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8江苏建湖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 概述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江苏建湖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
9、联合循环发电工程项目行业:电力项目建设单位:江苏利森秸秆发电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戴元新(董事长)项目建设地址:江苏省建湖县草堰口镇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规模:20MW项目总投资:18351.12万元1.2 任务来源及简要工作过程江苏建湖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是采用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为主的技术应用推广项目。项目由建湖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11月14日以建发改工字20056号文关于请求批准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呈报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2月22日以盐发改投2005176号文关于请求同意建湖
10、县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示范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请示呈报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2月30日以苏发改交能发20051290号批复关于同意建湖县20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示范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给盐城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江苏利森秸秆发电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20日委托我公司正式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2006年11月25日,我公司会同江苏利森秸秆发电有限公司召开了第一次工作协调会,明确了项目基础资料的收资大纲及资料清单,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项目现场实地踏勘、调查、收集专业资料等工作。业主不定期地分批提供了可研设计基础资料,随后经过对本项目的
11、研究、讨论,最终于2007年元月上旬编制完成本报告,供业主审查。1.3 建设规模根据当地农林生物质可投入本项目的应用量,兼顾到项目所在地为改善地方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拟确定本项目的总装机规模为20MW,采用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采取一次规划设计及施工。本项目装机为:44MW流化床气化炉+36500kW燃气内燃机组及49.5t/h饱和汽余热锅炉4500kW螺杆膨胀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0MW。1.4 研究范围1.4.1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的范围: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 项目装机规模及电力接入系统方式;3. 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4. 项目机组选型、燃料
12、预处理及输送系统、生物质气化系统、燃气净化系统、燃气发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灰渣处理系统、供排水系统及净化水处理系统的确定;5. 项目厂址条件、总平面布置方案;6. 根据环评报告本项目所采取的环保措施;7. 项目投资估算及其经济效益分析;8.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研究结论及项目可行性。1.4.2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包括的范围:1. 项目电力接入系统设计;2. 环评报告;1.5 城市概况本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所属的建湖县境内,厂址距建湖县草堰口镇约1.0km。厂址所属地区为草堰口镇工业集中区。建湖县属苏北平原腹部,地处淮河下游,是里下河地区的腹部洼地,境内沟河纵横,自然降水量大,县区东临黄海,西连
13、湖荡,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312005,北纬33163341,属北亚热带湿润区。该县自然条件优越,水上资源丰富,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县总面积1154km2,陆地面积928km2,占总面积80.42,水域面积226km2,占总面积19.58%。全县境内土地有机含量高,土质肥沃,资源富饶,风光旖旎。全县人口80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万人。全县经200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境内管辖15个镇和1个开发区,200个村,47个居委会,1360个村民小组。县内具有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3.3 km2,中心面积16.67 km2,区内有水面6.67 km2,是区内重要的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自然资
14、源十分丰富,植物资源包括挺水植物7科17种,沉水及浮叶植物10科21种,滩地陆生植物13科25种,浮游植物34属种。县内城镇化和交通建设发展迅猛,镇区形成“三横三纵”的道路框架。2条盐淮公路贯穿东西全境,新长铁路横贯东西,到新长铁路客货运站15km,距盐城机场25km。建湖县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仅次于耕地面积的第二大资源,水质肥沃,天然饵料充足,属营养性水体,适宜多种水生植物和各种淡水鱼类的生长繁衍,淡水鱼养殖年生长期可达7个月以上,是江苏省水产养殖十强县之一,也是螃蟹养殖基地之一,境内通榆河为南水北调的清水通道。建湖县传统物产丰富,素有“稻麦蒲柴藕、鱼蟹鳖蛋虾”、“饭稻羹鱼”之乡,是国内重
15、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县境内地势平坦低洼,东北沿冈一线和西部走马沟两岸略高,地形坡面呈马鞍形。境内土壤分为水稻土、盐土、潮土和沼泽土四大类。水稻土102.44万亩,宜植水稻、三麦等;盐土6.03万亩,宜植棉花及特种经济作物;潮土0.14万亩,宜植棉花、水稻、三麦及杂粮;沼泽土5.29万亩,宜植水生藻类、芦苇、菱藕等,素有“鱼米之乡”之称。2005年全县年产粮食47万吨,棉花0.6万吨,县内生产总值近70亿元,财政收入近4亿元。草堰口镇位于建湖县东北部,据县城25.4km,南接盐城市盐都区,北临阜宁县城,东临射阳县城,204国道、通榆河横穿境内。盐靖、宁盐、盐淮、沿海等高速公路临境而过。国家级内河航
16、道串场河沿境而过,草堰河、冈西河纵横其中,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镇域面积60.9 km2,人口4.16万人,是传统的农业强镇。现辖9个村,1个居委会,153个村民小组。周边方圆50km内皆为水稻、三麦、棉花种植示范基地,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草堰口镇区域为古泻湖堆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5,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草堰口镇乡村以农业为主,主要产品有稻谷、三麦、大豆、玉米、油菜籽、花生和蔬菜等,是主要产粮区。本项目所在地三边为农田,一边为草堰河,远离城镇生活区,并处于城镇居民区的下风侧,是理想的环保办厂区域。1.6 农业发展及农业生物质利用概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迅速
17、发展的国家,到21世纪将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此外,生物质能高新技术不仅能够大大加快村镇居民实现能源现代化进程,满足农民富裕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可在乡镇企业等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日益成熟,以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建湖县草堰口镇周边50km范围内,现有水稻种植面积9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8.7万亩,年产各种秸秆总量达40万吨;草堰口镇及周边地区有不少制米厂,周边50km范围内每年产生稻壳约10万吨。可见,本项目所在地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农业生
18、物质利用前途光明。1.7 建设必要性1.7.1 缓解能源短缺和开发资源的需要生物质能是能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利用能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提供清洁优质能源,可部分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新的能源资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双重意义和迫切需要性。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从5.68亿吨标准煤发展到6.72亿吨标准煤,增加了18.3%,年均增长2.4%。而同时农村实用液化石油气和电炊的农户由1578万户发展到4937万户,增加了2倍多,年增长达17.7%,增长率是总量增长率的6倍多。可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于优质燃料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能源的利
19、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现代化需求,生物质能优质化转换利用势在必行。生物质能高新转换技术不仅能够大大加快村镇居民实现能源现代化进程,满足农民富裕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可在乡镇企业等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1.7.2 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将逐步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补和全国联网”的格局,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更广泛的资源优化配置,满足电力需求。但是,随着我国互联电网的发展,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大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越来越突出,电力行业公用性和电力系统同时性的特点,决定电网事故影响大,速度快,后果严重,不仅会给电力企业造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MW 生物 气化 燃气 蒸汽 联合 循环 发电 工程项目 投资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