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山西大同大学招聘6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docx
《2022年03月山西大同大学招聘6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03月山西大同大学招聘6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03月山西大同大学招聘6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一卷一.单选题(共50题)1.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师专业的内部标准的是_。A: 职业实践水平B: 职业自律性C: 职业社会地位D: 教师人员素质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如果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专业自主权、权威性是教师专业的外部标准,那么教师的职业实践水平、人员素质,以及教师职业的自律性等就是教师专业化的内部标准。2.国家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间接调控的特征不包括_。A: 计划不再是宏观调控的手段B: 主要依靠经济手段来进行调控C: 法律规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D: 不直接干预企
2、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协调和控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间接调控,即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和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故本题答案应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无论我们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_的观点。A: 斯金纳B: 桑代克C: 布鲁纳D: 班杜拉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
3、学科的基本结构。本题所属考点-教师招聘考试真题4.在下列文种中,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的是_。A: 平行文B: 上行文C: 下行文D: 外发文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_是由法律关系主体的违法行为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A: 法律规范B: 法律实施C: 法律效果D: 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法律责任是由法律关系主体的违法行为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
4、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_。A: 传授学生知识B: 发展学生能力C: 培养学生个性D: 养成学生品德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授人以渔”就是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7.中国共产党_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A: 二B: 三C: 四D: 五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C。1925年1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国共合作以来的经验,在党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专
5、利申请权或者专利的转让自_之日起生效。A: 登记B: 专利申请C: 专利批准D: 专利公告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专利法第10条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皮亚杰的研究表明,感知运动阶 . 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_。A: 客体客观性B: 主体客观性C: 客体永恒性D: 主体永恒性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感知运动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
6、该客体并非不存在。本题所属考点-7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10.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_A: 决定作用B: 领导作用C: 纽带和桥梁作用D: 核心作用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1.小明正在专心地看书,忽然听到窗边小猫的叫声,马上就被吸引,这引起的是_A: 有意注意B: 随意注意C: 无意注意D: 随意后注意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无意注意是不需要意志努力也没有目的的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有明确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此处
7、小明被猫叫吸引,属于无意注意。本题所属考点-学生指导12.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实行_,并予以公示。A: 入学测试B: 免试就近入学C: 双向选择D: 按能力分班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13.在教育工作中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_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互补性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略。本题所属考点-教育与人的发展14.婴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微笑相对较少,这说明婴儿的依恋发展处于_A: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B: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8、C: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D: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有差别的反应阶段是指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母亲和熟悉的人及陌生人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本题所属考点-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15.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的策略,这是_A: 计划策略B: 监视策略C: 调节策略D: 复述策略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调节策略概念的考查。本题所属考点-学习策略16.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体现了多媒体课件设计 的_。A: 客观性原则B: 时代性原则C: 教学性原则
9、D: 经济性原则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多媒体课件制作要顾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即教学课件应当以教学内容为重点,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来辅助教学。这体现了教学性原则。本题所属考点-7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真17.某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A: 由国务院裁决B: 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决C: 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裁决D: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违法的规章予以撤销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立法法第八十六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同一事项
10、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本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8.双眼视差是_知觉的重要线索。A: 时间B: 深度C: 运动D: 所有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双眼视差是体视(相对深度)的主要来源。虽然视差的概念在不断地发展,但深度知觉由双眼视差决定这一观念一直不变。19.对认知的认知称为_。A: 元认知B: 认知结构C: 认知策略D: 认识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元认知的考查。20.在游戏时,教师让违反游戏规则的儿童停玩一次,属于_。A: 自然后果的惩罚B: 剥夺性惩罚C: 体罚D: 生理性惩罚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
11、考解析:在道德教育中,惩罚是指为减少某种行为重现概率而在此行为后伴随的不愉快事件。根据受惩者的情感体验,可以把惩罚分为两类:一类是剥夺性惩罚,一类是痛苦性惩罚。剥夺性惩罚主要是剥夺个人的某些权利,如不准进课堂、不准参与游戏、取消荣誉等;痛苦性惩罚主要是引起受惩者明显的不舒适感,如体罚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1.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要求,是制定_政策的主要依据。A: 货币B: 财政C: 宏观D: 经济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的主要依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2.教师方某经常给学生
12、起侮辱性绰号,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_。A: 行政警告或拘留B: 行政强制或拘留C: 行政处分或解聘D: 行政处罚或解聘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方某违反了上述法条中的第三项,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解聘。考点:中
13、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本题所属考点-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解析23.杨柳是我国古代诗词里面较为常见的意象。往往蕴涵离别之情。下列名句中不是表达送别意象的是_。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C: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4.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哲学上看,党和国家如此重视创新,其依据是_。辩证法的否定观的要求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意识是物质世
14、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创新意识决定自然界的发展A: B: C: D: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创新意识决定自然界的发展”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5._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教育心理学体系。A: 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1877年)B: 彼得罗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1972年)C: 布隆斯基的科学的改革(1920年)D: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1903年)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1877年卡普捷
15、列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比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早20多年)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但本题问的是西方第一本,1903年出版的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_A: 选择性B: 整体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此题所考查的是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是指有相关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当前事物时会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体现的是
16、知觉的理解性。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7.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_。A: 顺序性B: 阶段性C: 稳定性D: 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本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28.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之日起( )日内完成调解。_A: 3 0B: 40C: 50D: 60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
17、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调解。本题所属考点-7月潍坊市坊子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真题及29.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_。A: 发展先进文化B: 为人民服务C: 讲文明、树新风D: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 义。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0.5岁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画的两排尖牙齿在人体上占了大部分,这表明此时儿童画的特点是_。A: 感觉的强调和夸张B: 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C: 表象符号的形成D:
18、 绘画技能稚嫩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幼儿绘画的特点包括透视画法、拟人化画法、丰富的想象力和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等特点。感觉的强调与夸张是指幼儿3岁以后,有了观察力,会产生印象最深的特点并把它夸张的很大。题干中所提到的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牙齿占人体的大部分,体现了幼儿绘画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的特点。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1.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_。A: 班杜拉B: 奥苏贝尔C: 桑代克D: 布鲁纳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社拉于1977年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2.党和国家到2020
19、年的奋斗目标是_。A: 基本实现现代化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 全面实现科学发展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3.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_A: 理解B: 巩固C: 应用D: 迁移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3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_。A: 三年B: 三至五年C: 二年D: 四年 参考答案:
20、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一般而言,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的任期为35年。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5.一儿童实际年龄为12岁,智力年龄为15岁,则其智商IQ为_。A: 60B: 80C: 100D: 125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智商的计算方法。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6.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_A: 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 起人的无意注意B: 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C: 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D: 活动的物体容易引
21、起人的无意注意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本题所属考点-注意37.关于刑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某因刑事责任被某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所以李某一共被剥夺了6年的政治权利。B: 我国刑罚的附加刑包括了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对于外国人适用的驱逐出境。C: 关于犯罪人员主动自首之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D: 法定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死刑的,在已满追诉期限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B选项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03 山西大同 大学 招聘 66 笔试 参考 题库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