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370651某银行信贷业务操作手册.doc
《2035370651某银行信贷业务操作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35370651某银行信贷业务操作手册.doc(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1信贷业务概述和信贷流程1第一章 信贷业务概述21.1信贷业务基本概念和分类21.1.1信贷和信贷业务的基本概念21.1.2信贷业务基本要素21.1.3法人客户信贷业务分类21.1.4法人客户信贷业务品种31.2信贷业务的基本目标、原则和工作要求41.2.1信贷业务基本目标41.2.2信贷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51.2.3信贷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51.3信贷经营管理组织体系及部门职责61.3.1风险管理委员会61.3.2市场营销委员会61.3.3贷款审查委员会71.3.4客户部门71.3.5信贷管理部门(审查审批中心)71.3.6授信执行部门71.3.7不良资产处置部门71.3.8风险管理部
2、门71.3.9其他相关部门71.4客户对象和基本条件81.4.1客户对象81.4.2客户基本条件81.4.3客户禁入规定81.4.4 特殊规定91.5参考依据9第二章 法人客户信贷业务基本流程102.1法人客户评级、授信和用信流程的关系102.2客户分层管理制度102.2.1客户管理行确定原则102.2.2客户管理行确定的程序112.3评级流程112.3.1单一客户评级流程112.3.2集团客户评级流程122.4授信审批流程122.4.1增量授信审批流程122.4.2存量续授信审批流程132.4.3余额授信审批流程142.4.4循环额度审批流程152.4.5主责任人认定152.5授信项下单笔业
3、务流程152.5.1客户管理行所辖行审批权限内单笔信贷业务审批流程152.5.2客户管理行审批权限内单笔信贷业务审批流程162.5.3超客户管理行审批权限单笔信贷业务审批流程162.5.4特殊规定172.5.5主责任人认定172.6合作协议、贷款意向书、有条件贷款承诺函等意向类用信品种业务流程182.6.1客户管理行所辖行审批权限内182.6.2客户管理行审批权限内182.6.3超客户管理行审批权限182.7突破个别制度信贷业务流程192.7.1对于总行管理客户192.7.2对于非总行管理客户192.7.3主责任人认定202.8低风险业务流程202.8.1基本流程202.8.2特殊规定212.
4、8.3主责任人认定212.9变更审批方案流程212.9.1已审批客户授信额度变更流程212.9.2已审批单项信贷业务变更流程222.9.3总行已核准的突破个别制度条款的信贷业务变更流程232.9.4已审批的合作协议、贷款意向书和有条件贷款承诺函等意向类用信品种变更流程242.9.5实质性变更流程242.9.6上级行否决的信贷业务的再申请242.10参考依据24第三章 信贷业务受理与调查253.1客户申请及提供的资料253.1.1用信申请253.1.2资格初审253.1.3客户提交资料253.1.4信贷业务受理263.2信贷业务调查准备263.2.1确定客户经理(组)263.2.2制定调查方案2
5、63.3信贷业务调查273.3.1调查手段和方式273.3.2调查主要内容和重点283.3.3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评估303.3.4分析和论证303.4撰写调查报告或填制调查表313.4.1撰写调查报告或填制调查表313.4.2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313.5重大事项的重新调查程序323.6调查移交323.7受理与调查环节的CMS操作323.7.1受理环节的CMS操作333.7.2调查环节的CMS操作333.8附件343.9参考依据34第四章 信贷业务审查394.1信贷业务审查的基本要求394.2信贷业务审查的受理与审查准备394.2.1审查受理登记394.2.2指定审查人员394.3审查主要内容和
6、重点394.3.1基本要素及信贷资料完整性审查394.3.2客户(包括用信申请人和保证人)主体资格及基本情况审查404.3.3信贷政策审查404.3.4财务因素审查404.3.5非财务因素审查414.3.6担保审查414.3.7定价审查(效益性审查)414.3.8信贷风险揭示与风险防控措施414.4审查补充调查和退回调查机制414.4.1补充调查414.4.2退回调查414.5撰写审查报告和(或)填制审查表424.5.1撰写审查报告或填制审查表424.5.2审查报告的主要内容:424.6审查报告的移交424.7审查环节的CMS操作434.8附件434.9参考依据:43第五章 信贷业务审议与审批
7、565.1审议审批的基本流程565.1.1审议准备565.1.2审议565.1.3审批565.1.4审批后批复565.2信贷业务审议575.2.1审议基本要求575.2.2审议基本形式595.2.3审议范围605.2.4贷审会和合议的组成方式615.2.5集体审议议事规则625.2.6审议后评价635.3信贷业务审批635.3.1审批的基本要求635.3.2审批方式645.3.3审批人管理645.4复议675.4.1复议条件675.4.2复议程序675.5审议与审批环节CMS操作685.5.1审议环节CMS操作685.5.2审批环节CMS操作685.5.3批复下达CMS操作695.6附件705
8、7参考依据70第六章 信贷业务报备716.1报备范围716.2报备流程716.2.1报备业务的上报716.2.2报备审查726.2.3报备反馈726.3报备环节电子化处理726.4附件736.5参考依据73第七章 信贷业务实施757.1合同签定前757.1.1客户部门(客户经理)757.1.2放款审核岗757.2签定合同阶段757.2.1基本要求767.2.2合同选用777.2.3合同法律审查777.2.4合同填写777.2.5合同规范性审查787.2.6客户签字盖章797.2.7我行签字盖章797.3贷款发放前807.3.1客户部门对客户和信贷业务放款前的再审核807.3.2客户部门落实放
9、款前的限制性条款807.3.3客户部门落实担保手续807.3.4客户部门打印借款凭证817.3.5客户和我行在借款凭证上签字盖章817.3.6贷前复核817.4发放信用827.4.1制作贷款发放通知书827.4.2网点复核放贷827.4.3合同文本交客户留存827.5信贷业务实施CMS操作827.5.1直接登记审批记录827.5.2合同、凭证登记837.5.3发放847.5.4担保合同变更857.6附件857.7参考依据85第八章 信贷业务贷后管理868.1贷后管理部门分工和职责868.1.1贷后分层管理868.1.2客户管理行客户部门贷后管理职责868.1.3经营行客户部门客户贷后管理职责8
10、68.1.4信贷管理部门(或授信执行部门,本章均同)贷后管理主要职责878.1.5其他相关部门职责878.2贷后管理内容878.2.1制定贷后管理方案878.2.2贷后首次跟踪检查888.2.3定期贷后检查888.2.4信贷管理部门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的检查908.3风险预警及处置程序918.3.1风险预警报告程序918.3.2重大风险信号应急处理机制918.3.3风险处置措施928.4信贷业务到期处理928.4.1到期收回928.4.2提前还款938.4.3展期处理938.4.4借新还旧处理938.4.5逾期管理948.4.6贷款总结评价。958.5档案管理958.5.1管理原则958.5.2
11、管理职责958.5.3管理内容968.5.4管理要求988.5.5档案管理检查。998.5.6信贷管理系统电子档案信息的保管和利用1008.6贷后管理环节CMS操作1008.6.1适用范围1008.6.2系统操作流程1008.6.3催收管理1018.6.4到期处理1028.6.5展期处理1048.7附件1048.8参考依据:104第九章 不良贷款管理1169.1 清收1169.1.1行内清收1169.1.2委托清收1179.2盘活1209.2.1基本原则1209.2.2基本方式:1209.2.3盘活标准1219.2.4盘活政策1229.2.5盘活工作的操作程序及审批权限。1229.2.6风险控
12、制1239.3以物抵债1249.3.1定义和原则1249.3.2抵债资产的收取1259.3.3抵债资产的管理1279.3.4抵债资产的处置1289.3.5抵债资产管理流程1299.4呆账核销1299.4.1定义和原则1299.4.2呆账认定条件1299.4.3呆账认定证明1309.4.4呆账核销要件1309.4.5呆账核销程序1309.4.6呆账核销管理1319.4.7贷款核销CMS处理131131第一部分信贷业务概述和信贷流程第一章 信贷业务概述【核心提示】信贷业务概述是我行信贷人员从事信贷工作时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主要包括信贷业务基本概念、分类、基本目标、原则等,同时也包含了我行信贷经营
13、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架构、信贷业务的对象和基本条件。1.1信贷业务基本概念和分类1.1.1信贷和信贷业务的基本概念信贷是银行利用自身实力和信誉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或代客户承担债务,并以客户支付利息、费用和偿还本金或最终承担债务为条件的一种经营行为。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对客户提供的本外币贷款、进出口押汇、贴现、透支、保理等表内信贷业务以及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贷款承诺、信贷证明等表外信贷业务。1.1.2信贷业务基本要素信贷业务一般包括以下六个基本要素:1.对象我行提供信用的客户,必须符合我行信贷业务相关条件。2.金额我行提供信用的具体数额。3.期限客户使用我行信用的时间,授信按照期限可分为短期贷款和中
14、长期贷款。4.利率或费率我行因提供信用向客户收取的利息和费用,目前我行的信贷业务利率或费率在严格遵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础上,统一执行总行的有关价格规定。5.用途不同的信贷业务有不同的用途,在具体办理信贷业务时应注意用途是否真实、合法。6.担保担保是保证客户还款或履行责任的第二来源。商业银行接受的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1.1.3法人客户信贷业务分类法人客户信贷业务按会计核算要求可分为表内和表外信贷业务。表内信贷业务主要包括贷款、商业汇票贴现、透支、保理等,表外信贷业务主要包括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贷款承诺、信贷证明等。按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信贷业务、中期信贷业务和长期信贷业务。短期期
15、限在1年以内(含1年),中期期限在1年到5年之间(含5年),长期期限在5年以上。按担保方式划分,信贷业务按是否提供担保可分为信用方式办理的信贷业务和担保方式办理的信贷业务。信贷业务担保方式分为保证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可采取两种以上组合担保方式。按币种划分,可分为人民币信贷业务和外币信贷业务。按性质和用途划分,可分为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国际贸易融资、透支、保理、贴现、保函、承兑等信贷品种。按贷款的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普通贷款、联合贷款和银团贷款。按贷款的资金来源划分,可分为信贷资金贷款、委托贷款和境外筹资转贷款等。1.1.4法人客户信贷业务品种我行目前开办的法人客户信贷业务品种主要
16、包括:1、流动资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是指我行为满足借款人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性或临时性流动资金需要发放的贷款。2、固定资产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是指我行为借款人新建、扩建、改造、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或客户)提供的本外币融资。3、商品房开发项目贷款商品房开发项目贷款是指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的,用于住房、商业用房、综合用房、学生公寓等房屋构建项目建设的贷款。4、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是指我行向具有合法承贷主体资格的经营性物业所有权人发放的,以其所拥有的物业作为贷款抵押物,并以该物业的经营收入进行还本付息的贷款。5、城市土地开发贷款城市土地开发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向由政府授权、委托,对城市
17、规划区内的城市国有土地或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后有偿出让或转让的企事业法人发放的,用于城市土地开发的贷款。6、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商业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中短期资金融通或信用便利。7、商业汇票贴现商业汇票贴现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并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商业汇票贴现包括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8、商业汇票银行承兑商业汇票银行承兑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作为承兑人,根据出票人的申请,承诺在商业汇票到期日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一种票据行为。9、对公客户活期存款帐
18、户透支对公客户活期存款账户透支业务,是指我行给予客户在约定期限和额度内,通过指定的对公活期存款账户办理支付结算的可撤销循环融资便利。即在约定的透支额度和期限内,当客户在我行开立的对公活期存款账户存款余额不足支付结算时,允许客户以透支方式进行支付,以该账户回笼款项自动偿还。10、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卖方与买方签订正常商务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为其提供融资,并进行账户管理、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控制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11、小企业信贷业务小企业信贷业务是指我行向小型企业法人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担保等资产和或有资产业务,小企业信贷业
19、务包括一般信贷业务、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和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12、低风险业务总行明确的低风险信用业务品种原则上是指不存在信用风险或信贷风险极小的信贷业务。但在具体业务运作中要注意防范操作风险。13、银团贷款银团贷款是指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两家或两家以上中资、外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下统称银行),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向借款人提供本外币贷款和其他信用的融资方式。14、保函保函是指商业银行应某种合约关系一方(申请人)的要求,向合约关系的另一方(受益人)担保合约项下的某种责任或义务的履行,所做出的在一定期限内承担一定金额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的书面保证承诺。根据保函的性质和作用不同,保函分为融资性保函
20、和非融资性保函两大类。15、承诺、意向类业务承诺、意向类信贷业务是指银行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向客户提供一定意向性信用额度,在客户信贷需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银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等贷款条件的前提下,给予一定信贷支持的书面文件。1.2信贷业务的基本目标、原则和工作要求1.2.1信贷业务基本目标信贷业务基本目标是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有机统一。安全性:指商业银行在信贷经营中应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收回。效益性: 指商业银行在信贷经营中在既定风险水平下应追求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流动性:指商业银行在信贷经营中能按预定期限回收信贷资金,保证资产及时变现能力。一般来说,在实际业务中,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一般是成
21、反比的,风险相对较高的贷款,因风险溢价往往定价较高而获得较高收益;而期限长的贷款,虽然其流动性较差,但因利率高而使效益性高。反之,期限短的贷款,利率低使得效益性低,但却能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即使在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也并不总是一致的。对我行而言,安全性是前提,只有首先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才能确保银行得以存在和发展;效益性是目标,只有通过信贷资金创造更多的收益,才能满足与银行有关各方面的利益需要;流动性是条件,只有在对信贷资金不断运用的过程中,才能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使它更具有安全性和效益性。1.2.2信贷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1、审贷分离原则根据内控制约的基本机理,我行信贷业务实行审贷分离。审
22、贷分离是指将信贷业务全过程分解为调查、审查、审议、审批、贷后管理、不良资产清收等各个环节,设立相应的部门或岗位承担其中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各环节和部门、岗位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按分离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部门审贷分离和审贷岗位分离。2、集体审议原则为有效防范个人决策的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我行对重大信贷决策实行集体审议和个人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通过贷审会和合议等集体审议的方式对有权审批人提供智力支持和权利制约。3、分级授权管理原则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各级行根据总行的授权分级审批信贷业务。各受权人应在授权权限内办理信贷业务,严禁任何形式的越权行为。4、收益有效覆盖风险原则根据资金成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35370651 银行信贷 业务 操作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