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全面建设“四个”的关键五年。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四个”建设的内在要求,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市体育发展“十五五”规划市广播电视发展“十五五”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环境(一)基础条件1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1)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成集文化馆、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广场和白鸭寺体育公园为一体的群众文化体育休闲运动中心。建成5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广场200多个。建成新图书馆。9个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
2、心建成“三室一厅一场一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21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无线地面数字覆盖率、光纤入户率、村(社区)健身器材配置覆盖率达到100%,市镇村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构建农村网格“四务通”平台,实现行政服务和公共服务进村入户;建成“云上”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2025年,顺利通过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验收。(2)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稳步推进市歌舞剧团改革,进一步激发文化活力,原创黄梅调音乐剧花漾年华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戏剧作品展演月和2019年省优秀剧目北京行活动,车水锣鼓阿西里西获省群众广场舞总决赛
3、一等奖,原创排舞作品醉美水乡在2025年福摩杯”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暨全国排舞冠军赛中荣获原创作品创编中级曲目特等奖。“十四五”期间,全市共创作音乐、舞蹈、小品等作品150多个。(3)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完成青山墓群安防工程建设,文物管理工作经验被国家文物局在全国推广。截至2025年底,全市共有文物国保单位2处,省保单位6处,市保单位14处,县保单位3处,馆藏文物10448件(套);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5名,市级非遗传承人30名。扇子戏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问安小学被命名为市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8人被命名为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4、4)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承办春晚、纳凉晚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全市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服务项目与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十四五”期间,全市共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演出720余场。有效落实数字电影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行动,全市10个放映队每年放映国产电影2300多场。2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竞技体育成绩突出。高质量承办两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站)、全国体校杯女子足球UI6、奥运会亚运会后备人才选拔暨2025年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市阳光体育系列比赛等国家、省、市级赛事活动。市易博俱乐部代表省组队参加全国二青会社会俱乐部组拳击比赛,获得2金1银7铜。刘俊贤等3名足球运动员入选国家队。
5、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比赛中,籍运动员共获得金牌11枚、银牌11枚、铜牌11枚。在市五运会比赛中,市代表队获得青少年类、成年人类、残疾人类三大类总分第一名。(2)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十四五”期间,全市群众性体育协会组织(俱乐部)2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150人,全市基本形成“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的多元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深入贯彻“开放活体”战略,积极构建大群体工作格局,精心打造全民健身运动会、迎春长跑、中国环百里洲自行车赛、羽毛球赛、柔力球公开赛、广场舞比赛等特色群体类品牌赛事,全市每年主、承办大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0余场,形成了“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的浓厚氛围。获得2017
6、2025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3 .旅游蓝图全域铺开(1)发展格局整体构建。“十四五”期间,全市突出“生态、田园、花果”资源优势,依托“+旅游”,“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强力推动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加快发展,“一核一圈三线多点”的旅游发展布局基本形成,建成A级旅游景区4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家,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1家,旅游名村1家,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6家,安福寺、问安、仙女、顾家店、董市5大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板块,沿江大道、枝当路、仙女大道、安董路、318国道、环百里洲I、玛瑙河等7条生态旅游景观廊道。(2)品牌形象更加统一。围绕建设“长江中游最佳田园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唱响“三
7、峡水乡锦绣”旅游品牌。充分挖掘全市旅游资源,发挥水乡田园特色,开发乡村休闲度假游、健康运动体验游、主题研学游等系列旅游产品,成功树立品牌发展意识,打造鲜明市场形象,加快发展全域旅游。(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安福寺桃花、问安油菜花、百里洲梨花、董市月季花、顾家店茶花,扮靓“四季花海”;发挥“一江两河百湖”水资源优势,加强水生态治理,打造“三峡水乡”;“一季一主题,一月一节会、一镇一品牌”办好三峡桃花艺术节、问安关庙山乡土文化节、顾家店青龙山文化艺术节、董市月季文化旅游节等乡村节会活动,有力提升了我市乡村休闲旅游知名度。4 .产业发展效益凸显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产业发展质量和
8、效益更加凸显。建立全市文体旅产业项目库,动态储备近30个优质项目,成功签约栖湾小镇、城市便捷酒店等12个项目,启动14个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牛郎山牛业特色小镇、殿春园林顺利推进,东方年华、同心花海、枫林月季园等景区建成运营。金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中国百里洲生态岛雏形初显。截至2025年底,全市66家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体育彩票发行量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0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35亿JLo(二)发展机遇1 .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建设激发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体育建设、旅游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十五五”
9、时期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新动力。要抢抓新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发科技赋能、深层体验式的新型文化、体育和旅游产品。2 .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带来新机遇。2025年省长江黄金旅游带发展规划正式通过,作为长江三峡的“东大门”将成为重要建设节点,战略位置上处于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宜荆荆恩”城市群等多重战略的叠加区域,为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机遇。3 .“十五五”规划为文体旅发展提供新保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定位。文化、体育和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幸福产业,对扩内需、调结构、
10、惠民生,进一步激活投资和消费具有重要引擎作用,是建设“四个”的重要支撑。(三)面临挑战L文旅融合发展,传统思路面临转型。随着文旅融合发展,文旅部门短期内面临调整发展战略的挑战,如何统筹融合与创新将成为发展难点。4 .旅游资源制约,周边地区竞争加剧。处于多个旅游目的地的过道之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开发深度不够,核心旅游产品不足,未形成国家级、省级品牌,旅游发展短板明显。5 .市场需求多样,发展质量急需提升。当前市场消费呈现个性化、大众化、散客化等趋势,网红经济层出不穷,大众自驾游、康养等个性化需求不断扩大,这些都对市场经营与行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市需要加快引进具有带动性的大型文体旅项目,不断适应
11、旅游发展新形势。二、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体育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规划引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开放共享、强城支撑,为全面建设“四个”贡献力量。到2030年,全市文化体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基本建成文化强市、体育强市,创成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长江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建成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创成国家一级馆,新建剧院和一批特色文化空间;努力提升文化场馆利用率,全面建成数字化免费开放文化场馆;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加强青山古墓
12、群、关庙山遗址、董市老正街等文物保护和利用,推动江口古镇开发建设;实施精品文化工程,创作玛瑙河畔等剧目,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建成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均衡发展,构建更高水平和更具示范性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长江横贯、水乡田园、沙洲串联的自然生态优势,持续打造三峡桃花艺术节、问安关庙山乡土文化节等节会活动,重点打造中国百里洲生态岛户外运动节,不断扩大城市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专栏2巾义化、体育和旅游发展“十五五”主要指标支展指标2025年文化发展指标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13、29.2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03%人均文化投入(元)91精品文化演艺剧目(台)1文化剧场(个)0艺术活动场次(场)200重点扶持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的剧本(部)1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的文化活动品牌(个)3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省级非遗项目(个)4市级以上命名非遗传承人(人)45非遗传承学校、传承基地(个)18体育发展指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60%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1150城乡居民体质合格比例94%省级以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个)1体育协会组织(个)20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个)1五年向上级训练部门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名)60国家一级裁判员(名)12高级教练员(名)1
14、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规模比重0.8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疔)2.52校园体育场地免费对外开放率100%5人制、7人制、9人制、11人制公共足球场(个)69省级以上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个)2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旅游发展指标全年接待游客人次(万人次)260全年旅游综合收入(亿元)18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个)0国家AAAA级景区(个)0国家AAA景区(个)3旅游名镇(个)0旅游名村(个)1文旅融合发展指标文旅融合品牌文旅消费集聚区注:2025年因新冠疫情影响,本表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指标采用2019年数据。三、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
15、全区域管理”的理念,依托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禀赋,将文体旅发展空间结构规划为“一心一岛三线三区多点”的全域文体旅空间布局。一心:城区文体旅消费中心。着重提升主城区文化展示、旅游接待等功能,打造集文化传播、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中心,加快发展主题乐园、露营、剧本杀等文旅新业态,形成能够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的滨江宜居城市。一岛:中国百里洲生态岛。以环百里洲公路为串联,聚焦环百里洲自行车赛、越野自驾大会、热气球、动力伞、帆船、浆板等运动,探索体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中国百里洲生态岛户外运动示范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三线:打造318国道、枝当路、安董路等特色文旅线路,展
16、现自然资源、人文特色。318国道:完善江口古镇、金湖国家湿地公园、城区、董市老正街、枫林月季园等区域文化旅游要素,着力强化318国道游客输送和线路横向串联功能,建设“旅游外环线”。枝当路:依托256省道,串联同心花海、殿春园林、青山古墓群、关庙山遗址等旅游资源,重点在城区、仙女镇、问安镇发展文化创意游、文物古迹游等文化和旅游融合产业,打造具有“文化、历史”韵味的“文化体验线”。安董路:连接安福寺镇和董市镇,提升沿线生态景观,彰显田园风光,串联董市老正街、水府庙、枫林月季园、东方年华、安福桃缘,建设国家级乡村生态公路,促进乡村旅游业态联合做强,打造“最美赏花线”。三区:打造田园休闲旅游区、历史文
17、化旅游区,长江生态体验区。田园休闲旅游区:以安福寺镇、仙女镇为主体,突出农业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田园综合体,以牛郎山牛业小镇田园文化为引领,打造休闲农业引领带动先行区。历史文化旅游区:以董市镇、问安镇为主体,主打荆风楚韵、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历史遗迹,以关庙山遗址公园、牛郎山牛业小镇、乡村文化大道等项目为支持,建设市历史人文旅游集聚展示区。长江生态体验区:以顾家店镇、百里洲镇、七星台镇为主体,围绕长江文化,突出生态长江、休闲绿岛的功能,以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为引领,以长江生态之窗、百里洲户外运动节、马羊洲亲子体验岛等项目为支撑,打造全国最具特色的长江生态体验区。多点:突出生态田园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文化 体育 旅游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