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规划前言“十五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面对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省“十五五”规划提出了“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和建设“强省会”的奋斗目标,力争对外开放水平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全面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县“十五五”期间必须把握我国发展的新阶段、立足新的发展格局,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加快融入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市
2、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建设目标,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改善县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形象,强化经济开发区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地位,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力争到“十五五”期末将县打造为市开放发展的新亮点。本规划是指导“十五五”时期县高水平开放的规范性文件,规划期为20262030年,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5年10月29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6年3月11日)3 .中共省委关于制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3、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5年12月9日)4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6年1月29日)5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规划(2017年9月25日)6 .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5年12月31日)7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6年2月28日)8 .市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精准招商行动计划(20192030年)(2019年2月1日)9 .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2026年4月12日)10 .市商务发展“十五五”规划(2026年2月)11
4、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5年1月20日)12.县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2026年6月)目录第一章县“十四五”对外开放取得成效1第一节对外开放工作体系日趋完善1第二节对外开放四大平台搭建完成2第三节对外开放主要阵地成效显现3第四节对外开放品牌影响大幅提升4第五节对外开放全新格局初步形成5第二章县“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6第一节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机遇6第二节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挑战9第三章县“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11第一节指导思想11第二节坚持原则11第三节发展战略12第四节发展目标14第四章县“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15第一
5、节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合作15第二节主动承接优质产业转移16第三节支持企业开拓外部市场17第四节强化推进招商平台建设17第五节构建内通外达物流枢纽18第六节搭建创新技术服务平台20第七节着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21第八节加快产业园区提档升级21第九节优化环境引领产业发展22第五章县“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保障机制23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23第二节强化资金扶持24第三节强化人才保障24第四节强化用地保障25第五节强化考核监督25县“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规划(20262030)第一章县“十四五”对外开放取得成效第一节对外开放工作体系日趋完善“十四五”以来,县紧紧抓住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品一业”的发展
6、机遇,明确了“成为开放发展的新亮点、中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区”的发展定位,严格遵循“打牢基础、补齐短板、扩大优势、融入大局”的发展路径,重点建设大健康消费品牌集散地、避暑养生品牌集散地、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磷煤化工绿色循环经济示范区、大健康新医药产业集聚区、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区。成立中共县委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中共县委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成立专项工作组的通知,成立了综合协调组、商贸业发展组、制造业发展组、物流业发展组、招商引业组、人才保障组、投融资工作组、对外交流合作组、宣传工作组等九个专项工作组,明确了主要工作职责。制定了中共县委关于抢抓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机遇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7、决定,将对外开放工作纳入执行力重点考核,开展专项督查、发放整改提醒单。深化“一网通办、一门服务、一次办成”改革和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各项税费9.53亿元。建立完善招商引资“直通车”制度,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25.62亿元,年均增长12.68%;重要产业招商引资项目32个,总投资69.4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9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121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721万美元。第二节对外开放四大平台搭建完成“十四五”以来,县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外交通通达度大幅度提升,逐步搭建起“四大对外开放平台”。按照县城“南移西扩北联”战略布局,
8、完成同城大道中段及团圆山环线主线建设并投入使用,城市“主动脉”基本打通。随着渝贵高铁、贵遵高速、都格高速、到快速路等交通干线的开通,县内外交通实现了内通外达,高速公路覆盖80%以上的乡镇。依托“1小时城市经济圈”、“成渝经济体”出海大通道等交通区位优势,充分挖掘高铁站、小寨坝及养龙司铁路货运站台、贵遵同城大道、港、电商平台等开放功能潜力。抢抓5G产业试点、龙洞堡国际机场空港口岸、中国O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机遇,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提升整体合力和竞争力,消除各种流动障碍,逐步搭建陆上、水上、空中和网上“四大对外开放平台”。第三节对外开放主要阵地成效显现“十四五”以来,坚持把经开区作为
9、对外开放的主阵地、新窗口和新亮点。围绕“一轴一环两核多点”拓展产业用地,完成1500亩产业用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综保区签订合作备忘录,利用综保区进出口平台优势,扩大了双方对外开放合作。经开区完成道路建设25公里,建成220kvA专用变电站2座,供电线路长156千米;建成100OO吨供水站1个,铺设供水主管道23.16公里;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小寨坝镇污水处理厂、养龙司污水处理厂、石碉污水处理厂等8处集中式污水处理工程,全县集中式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35万/d。充分借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验,提出了关于运用商业用地发展都市工业、楼宇工业,以着力提升土地价值进
10、而解决产业发展融资难题的基本思路,加快了全县中高端制造业发展步伐。经开区充分运用电商大楼、存量土地等优质资产,大力引进房地产、总部经济、农业龙头、文创产业、电商物流等多种业态经济实体,努力推动一二三产在经开区的聚集发展,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已入驻电商、文创、农业龙头、房开等企业30余家,有力促进了全县制造业、食品、电商、文创等产业发展,形成以中建、广东欧昊、开磷、瑞锦坊等新型建材、新型化工、农特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中高端、主导性、集聚性上下游配套的产业园。经开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44.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64.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99.3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5.87亿元。第四节对外
11、开放品牌影响大幅提升“十四五”期间,县以红色旅游为支撑、以生态旅游为抓手、以乡村旅游为载体、以温泉旅游为突破口,强力推出“红色、温泉、森林、乡村”四张旅游名片,全力打造“红色氢泉之城”旅游品牌,奋力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目标。大力开展旅游交流与合作,畅通交流渠道,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避暑季等活动,强化了县的旅游品牌。通过举办西望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西望山全国滑翔伞邀请赛等体育赛事,进一步提升了县对外合作的能力。旅游产业招商项目投资力度加大,投资7亿元完成温泉疗养院改扩建,南山温泉、平安瞬民俗文化体验地、林丰生态园及九庄多滨洞等项目有序推进,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完成升级改造,年游客接待量突
12、破100万人次,红色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变的能力大幅提高。温泉荣获第四届金汤奖“中国著名疗养休养温泉”称号,累计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十四五”期间,接待游客年均增长25%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年均增长20%o第五节对外开放全新格局初步形成“十四五”期间,县开创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在商贸业发展、物流业发展、招商引业、人才保障、投融资、对外交流合作、对外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推进中高端商贸业发展,加快形成中高端消费业态,通过建设中高端商业综合体形成现代智慧商业创新地、时尚文化聚集地和中高端消费目的地,与综合保税区签订中高端产品进口、承接中高端制造业、中高端销售方面合作备忘录。编制完
13、成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形成了以智慧物流为引领的物流体系。以产业大招商为契机,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搭建了招商平台,辐射全国和全球的招商网络不断完善。积极实施产业人才“十百千万计划”,为对外开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人才服务。通过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营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高端医疗机构及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积极参加境外旅游推介会,密切了与国际旅游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吸引马来西亚、泰国、摩洛哥等15国政要及企业来息考察交流,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世界批发市场联合大会和农产品洽谈会、展销会等。深入宣
14、传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走出去、引进来”的氛围不断浓厚,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经开区累计入驻企业63家,引进中建科技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基地、广东欧昊集团磷石膏综合利用、万汇商贸城、平安瞬正平民俗文化体验地、碧桂园地产集团、象道物流等优质项目落户,累计引进项目32个到位资金330.48亿元;年货物运输总量达到2553.9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突破10万吨公里;新增银行1家、证券公司1家,实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5亿元、贷款余额140亿元,实现证券交易额39.54亿元,为企业融资突破1万亿元;引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硕士研究生51人。“十四五”期间
15、县在对外开放各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思想认识有待强化、制度建设有待完善、要素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平台建设水平有待强化、招商引业力度有待加强、对外宣传手段有待丰富、高层次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商贸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短板与不足。第二章县“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第一节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机遇一、抢抓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遇今后五年,是县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县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推进区域经济布局重塑、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持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
16、统,有利于县充分发挥战略回旋空间优势,主动参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分工,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二、抢抓国家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合作发展战略的机遇今后五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内陆城市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催生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利于县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进一步提升自身价值。三、“强省会”五年行动战略的机遇今后五年,省委省政府将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全面释放政策红利、拓展发展空间、集聚发展要素、激发动力活力。优化空间
17、布局方面,支持市“一市三县”撤县(市)设市辖区,依托交通骨干路网、高速公路环线拓展城市空间、发展城市经济圈。用地保障方面,提出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将重大项目优先纳入省重大工程并争取纳入国家重大项目,给予用地支持。资金要素保障方面,坚持土地出让收益省级分享全额返还的原则,建立“钱随人走”挂钩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将新增常住人口作为转移支付的分配因素,优先安排中央专项资金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基金和每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总部经济发展方面,支持吸引总部或大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等发展总部经济,支持贵安中国O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提升交通物流枢纽地位方面,支持打造成西部陆海新
18、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全国十大高铁枢纽、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在人才强市建设方面,探索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行政编制灵活使用政策,对编制外引进的高层次、专业性人才实行独立的薪酬制度,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即:对人才和团队的奖补最高可达1亿元;对人才和团队与全球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贵安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最高可给予2亿元资金支持;对人才和团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以政府主导的基金为主体,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不同融资阶段乃至全生命周期参与投资,最高可达30亿元。县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工作方案为县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营商环境方面,塑造“贵人服务”营
19、商环境品牌,打造“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在推进对外开放方面,加强与贵安等区域城市的创新链接、开放对接、要素衔接,加强与周边遵义、毕节等相邻城市区域的合作,推动产业融合、设施互通、服务共享,推动政府投资为主向社会投资为主、公益性投资为主向收益性投资为主、基础设施投资为主向产业投资为主转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黔中经济区、内陆开放试验区建设,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搭建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大力实施招商倍增计划,深入实施产业大招商行动。四、“四新”、“四化”的机遇今后五年,将以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
20、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四新”为主目标,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为主抓手,这为县“打好突围战、当好特长生、落实强省会、助推新跨越”提供了新的机遇。比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为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县独特的温泉资源优势、交通和区位优势等也为借助“四新”建设“四化”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二节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挑战一、发展动力不足导致的虹吸效应在具备交通区位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如果长期缺乏发展动力,面临被主城区和遵义虹吸的程度会越来越深。“十五五”期间,贵安融合发展趋势明显,遵义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具有明显的
21、地缘优势,两端的发展必将对县的人力资本、货币资本和重点产业项目的布局产生重要的吸附作用。由此造成了县在招商引资、高层次人才引进、本地生产要素的巩固等带来了区位劣势。二、创新不足导致的高端产品缺位县传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新兴产业引进困难,高端人才和高端企业缺位,造成创新严重不足。现代化工、新型建材、制药等产业转型升级进程滞后,整体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适应现代市场的产品缺失,难以对整个行业发展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县农业体量小、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以猱猴桃、辣子鸡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产品链条短,附加值低,三产融合难以实现。三、发展优势不足带来的竞争劣势进入新的现代化建设阶段和国内循环为主体、国
22、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一轮的发展将对人才、资源、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新的竞争格局。“十五五”期间,如何走出资源消耗、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不足等困境,是面临的挑战。四、世界发展格局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新冠疫情带来的世界发展格局变革对外资外贸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的两个重要原因是基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新冠疫情发生后,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发达国家自顾不暇并鼓励企业回迁,外贸发展因贸易壁垒提高受阻严重。这为县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第三章县“十五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23、平总书记对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和以“四新”促“四化”要求,紧紧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计划,以打好突围战,当好特长生,落实强省会,助推新跨越为主线,围绕”成为对外开放发展的新亮点、中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区”的发展定位,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助力“红色氢泉之城”新未来建设。第二节坚持原则坚持统筹协调。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现有规划,坚持对外宣传、人才引进、金融扶持、招商引资等统筹推进。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目标,加大各部门、各行业的协调配合,形成部门引导、行业主导、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水平 对外开放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