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分层练习.docx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分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分层练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分层练习一、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 .秦朝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按成年男子标准征收算赋。这一规定主要目的是()A.保障财政收入B.减轻农民负担C.抑制土地兼并D.推动农业发展2 .北魏均田制规定,男丁授露田40亩,妇女20亩,奴婢同样授田。这一制度的实施()A.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B.导致土地兼并加剧C.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D.增加了政府商业税收入3.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庸的作用是()A.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4两税法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
2、A.实现了社会公平B.简化了税收名目C.抑制了土地兼并D.加强了中央集权5.明朝一条鞭法规定“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这一改革的影响是()A.使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C.促进了土地的大规模兼并D.导致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加重6.清朝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C.彻底废除了人头税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7.19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丧失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腐败无能B.列强经济侵略加剧C.南京条约的签订D.中国经济落后8.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其主要目的是()A
3、废除不平等条约8 .收回关税自主权C.提高国际地位D.促进经济发展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关税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独立自主B.低关税C.保护国内产业D.与国际接轨10.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 1950年税政实施要则的颁布B.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实施C.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发布D. 2005年个税免征额的调整(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最早的赋税制度是其主要征收方式是O2 .唐朝中期,为解决财政危机,实行了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为主的赋税制度。3 .明朝张居正改革时推行的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合并为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4
4、清朝雍正帝实行的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标志着人头税的废除。5 .中国近代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首先与签订了新的关税条约。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7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年后不断完善,逐步扩大征税范围,调整税率与级距,提高免征额等。二、能力提升(一)材料分析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初赋敛之法日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
5、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于是,炎建议作两税法。资治通鉴材料二两税法实行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O(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实行两税法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的实行有何意义。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分层练习 16 中国 赋税 制度 演变 分层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