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学习资料.docx
《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学习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学习资料-S学习重点(一)元朝的建立1 .蒙古的兴起:蒙古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善骑射,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2 .统一蒙古草原:12世纪,蒙古草原部落纷争不断,人们渴望和平统一。1206年,铁木真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结束了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3 .蒙古政权的扩张战争: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凭借强大的蒙古势力,发动扩张战争。向东、向南进攻金、西夏和南宋,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之后与南宋对峙长达40多年;向西则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4 .元朝建立: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接受汉人儒臣“行仁政”“行汉法”“不嗜杀”的建议,采取治国
2、安民方略,整顿吏治,重视农桑。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即元世祖。(二)元朝的统一1 .统一进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拥立南逃宗室成员进行抗元斗争;1279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2 .统一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促进民族交融。3 .元朝疆域:元朝疆域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版图超越汉唐,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现今的西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以及台湾和南海诸岛都在其统治范围内。(三)
3、元朝的统治1.中央集权制度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开人工六部处理各项政务。枢密院:负责全国军政事务,可调度全国军队。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以及西藏地区军政事务。1 .行省制度: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直属中书省,称为“腹里”,全国共设10个行省。行省起初是中书省临时处理地方事务的机构,后变为常设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成为省制开端。2 .边疆地区管辖东南地区: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西北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
4、理西域军政事务。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中央政府从此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四)元朝的民族交融1.交融原因元朝统治受中原文化影响,各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朝廷组织大批军民迁移到边疆,兴修水利、开垦农田进行屯种。1.交融表现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人杂居相处。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民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与汉人已无明显区别。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国,与汉、蒙古、畏兀儿等长期杂居通婚,逐渐交融形成新民族回回,即回族前身。1.交融意义: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5、二、学习难点(一)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不仅结束了部落间长期混战,为蒙古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还促进了蒙古社会的发展,推动蒙古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他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如千户制、怯薛军等,加强了蒙古政权的组织性和军事力量,为后来蒙古的大规模扩张和元朝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然而,在统一和扩张过程中,战争也带来了破坏和灾难,这需要从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去全面认识,理解其在推动民族融合和区域交流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二)认识行省制度的影响行省制度是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创新。从当时来看,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行省辖区广阔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元朝的统治。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学习资料 年级 下册 11 元朝 建立 统一 学习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