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设备 安全技术规范(报批稿)报批稿.docx
《制冷空调设备 安全技术规范(报批稿)报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空调设备 安全技术规范(报批稿)报批稿.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27.200CCSJ7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XXXXX-202X代替GB251302010、GB251312010GB183612001和GB100802001制冷空调设备安全技术规范Refrigerationandair-conditioningequipments一Safetytechnicalspecification(报批稿)-XX实施XXXX-XX-XX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录前言III引言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通则24.1 概述24.2 通用要求25 材料25.1 通用要求25.2 各部件及管路材料36 设计36.1
2、 通则36.2 压力要求46.3 管路和配件46.4 关闭装置66.5 保护装置66.6 限压用安全开关装置86.7 安全泄压装置86.8 指示和测量仪器(监视)96.9 电气设备96.10 对热表面的防护136.11 运动部件的防护146.12 运输过程的放置条件146.13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防护146.14 通风罩146.15 吸收式制冷机组燃烧设备156.16 其它预警或急停装置156.17 制冷剂安全截止阀156.18 安全警报器156.19 制冷剂探测仪166.20 设备材料及设计过程标记和文件177 制造、检验与验收187.1 概述187.2 部件试验187.3 投入使用前部件或整
3、机设备试验197.4 设备装配过程标记和文件228 安装、操作和维护238.1 安装场所及充注量238.2 机房288.3 安装、操作指导手册318.4 警示和检查328.5 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与回收32附录A(资料性)制冷空调设备的潜在危害34附录B(规范性)使用氨作为制冷剂的制冷空调设备的附加要求36附录C(规范性)制冷空调设备传热流体的具体要求38附录D(规范性)使用A2L和B2L制冷剂的制冷空调设备性能试验室的一般性要求39表1绝缘电阻计额定电压10表2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的检验10表3外部保护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10表4以毒性规定制冷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限值(HI、IV类安装场所情形)1
4、0表5以可燃性规定制冷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限值(III、IV类安装场所情形)10-X-刖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25130201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安全要求、GB251312010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GB10080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183612001漠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本文件与其代替文件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a)对强制性要求进行了统一归纳;b)基于制冷空调设备全生命周期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结构上进行了重新编排调整。8.6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8.7 增
5、加了“通则”一章(见第4章);e)增加了“材料通用要求”(见5.1);f)更改了“金属及合金”内容(见521);g)更改了设计通则的内容,增加了f)管路及部件的热应力”“i)设备中泵、压缩机、风机等动设备由于自身振动引起的荷载”“制冷剂的设计应能防止制冷剂回路内的内部腐蚀或其他化学影响”(见6.1);h) 更改了设计压力的要求,增加了h)多腔压力容器应考虑相邻腔室压力的影响”“在制冷空调设备中运行的风机箱体在合理偏差内(设计静压+10%或50Pa取大值)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见6.2);i) 增加了“制冷剂泄漏监测系统”内容(见6.8.2);j) 更改了“蒸气压缩循环制冷空调设备含2L类可燃性
6、制冷剂的机房电气设备”安全要求内容(见6.9.1.3);k)增加了“电气设备”安全要求内容,包括防触电保护、泄漏电流(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接地装置、内部布线、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磁兼容性、耐潮湿、电气元件、输入功率和电流、瞬态过电压、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非正常工作、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JaL6.9.2-6.9.16);1)更改了“对热表面的防护”设计要求(见6.10);m)更改了“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防护”设计要求(见6.13);n)更改了“制冷剂安全截止阀”设计要求(见6.17);0)更改了“安全警报器”设计要求(见6.
7、18);p)更改了“最大允许压力的标注”要求(见6.20.4);q)更改了“耐压试验”、“密封性试验”内容(见732和7.3.3);r) 增加了“可燃制冷剂制冷空调设备配套手册要求”内容(见744);s) 更改了“制冷空调设备充注量限值的要求”的规定(见8.1.1.2);t)更改了“制冷空调设备的安装场所”及其附加规定内容(见8.1.4.2和8.1.7);u)更改了“机房”的内容(见8.2.138.2.15);v)增加了“安装、操作指导手册”的规定(见8.3和8.6);w)增加了对废弃制冷空调设备进行处置的相关要求(见853);X)更改了“制冷空调设备的潜在危害”(见附录A);y)增加了“使用
8、氨作为制冷剂的蒸气压缩循环制冷空调设备的其它附加要求”(见附录B.5);z)增加了“使用A2L和B2L制冷剂的制冷空调设备性能试验室一般性要求”(见附录D)o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00801988GB100802001;GB183612001;GB251302010;GB251312010本文件所涉及的安全,是制冷空调设备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安装、操作和维护等过程中,在考虑制造商使用说明的情况下,对极端温度与压力、制冷剂泄漏、机械、电气等危险控
9、制在公认水平的状态。本文件旨在通过对制冷空调设备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安全进行规范,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者和相关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制定过程中,考虑了我国国情、消费品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本文件中所规定的制冷空调设备的要求,是为了保护相关人身以及财产安全所遵循的最基本要求。本文件还对使用中可能预计到的非正常情况进行了相关规定。制冷空调设备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制冷空调设备的通用安全要求及材料、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维护等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安全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创造人类舒适性环境、特定人工环境、工艺流程条件及特定冷热需求的温度、湿度、流量、空气品质控制与调节的制冷系
10、统及热泵、装置和部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1热交换器GB/T1047管道元件公称尺寸的定义和选用GB/T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T3836.8爆炸性环境第8部分:由“n”型保护的设备GB3836.142014爆炸性环境第14部分:场所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343.1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GB/T
11、4706.1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4706.1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3部分: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求GB/T4706.17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7部分:电动机-压缩机的特殊要求GB/T4706.3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32部分: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T4706.10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02部分:带嵌装或远置式制冷单元或电动机-压缩机的商用制冷器具和制冰机的特殊要求GB/T4942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GB/T5013.4额定电压450/75O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4部
12、分:软线和软电缆GB/T5023.3额定电压450/75O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GB/T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7778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92372017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与环境要求GB/T14536.7电自动控制器第7部分:压力敏感电自动控制器的特殊要求,包括机械要求GB/T15706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GB/T16273.1设备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6754机械安全急停功能设计原则GB/T16855.1机械安全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GB/T1689
13、5.1低压电气装置第1部分:基本原则、一般特性评估和定义GB/T16895.6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GB/T16935.1低压供电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第1部分: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W16A)GB/T17791空调与制冷设备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GB/T445562024制冷系统及热泵部件和接头的密封性评定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B/T7249制冷与空调设备术语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14、NB/T47013.3202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TSG07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ASHRAE15-2022制冷系统安全标准(SafetyStandardforrefrigeratiOnSyStemS)3 术语和定义GB/T9237、GB/T7778、GB/T4706.1、GB/T4706.32和JB/T724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通则5 .1概述4.1.1制冷空调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与应用场景直接相关,其影响安全的潜在危害见附录A。4.1.2使用空间、制冷系统及其安装场所的分类按GB/T9237的规定。4.1.3制冷剂的
15、安全性分类按GB/T7778的规定。4. 2通用要求4.2. 1制冷空调设备及部件、管路使用材料的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5章的规定。4.2.2 制冷空调设备及部件、管路(及其连接)设计阶段的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6章的规定。4.2.3 制冷空调设备及部件制造、检验与验收阶段的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7章的规定。4.2.4 制冷空调设备及部件安装、操作和维护阶段的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8章的规定。4.2.5 使用氨制冷剂的制冷空调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文件附录B的规定。4.2.6 制冷空调设备中使用传热流体的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文件附录C的规定。4.2.7 使用A2L和B2
16、L制冷剂的制冷空调设备试验室的一般性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文件附录D的规定。5材料5.1通用要求5. 1.1制冷空调设备选择材料时应考虑设备应用的温度及压力范围。5. 1.2制冷空调设备选择材料应满足无毒、无异味且对人及环境友好和环保。5.1.3在选择制冷空调设备的承压件、结构件、焊接件和钎焊材料时,应考虑它们能够经受住化学、机械应力及热应力。5.1.4制冷空调设备使用的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应能与运行工况下的制冷剂、载冷剂、溶剂(在吸收式制冷设备中)和冷冻油有良好的兼容性。5.1.5制冷空调设备选择的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应满足耐腐蚀要求,避免因材料腐蚀造成的机械安全及电气安全风险。5.2各部件
17、及管路材料5.2.1金属及合金蒸气压缩循环制冷空调设备部件及承压管路用钢材(包括铸钢、碳钢及合金钢),应基于设计厚度、焊接性能、应用最低温度及应用中的热应力、冲击载荷应力及腐蚀的影响,选用具有足够冲击韧性的材料。承压管路元件接头及管路连接接头不应使用软钎焊材料。承压阀件及管路不应使用灰铸铁及可锻铸铁。注:对于球墨铸铁,需根据使用的温度、压力及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评估后方可使用于承压阀件及管路上。5.2.2垫片与填料垫片与填料应能抵挡制冷剂、润滑油的腐蚀,同时也要适合预期的使用压力和温度范围。5.2.3玻璃应耐压、耐温以及可承受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5.2.4石棉石棉不应被使用到。6设计6.1通则
18、6.1.1制冷空调设备的外壳应平整光滑,在正常使用或维修期间,设备及部件、连接管路不应有能对用户造成危险的粗糙或锐利的棱边及外露的尖端。6.1.2制冷空调设备的支撑结构和基础应有足够的强度承担以下外力:a)容器的质量;b)设备的质量,包括水压试验流体质量以及在极端的工作环境下结冰的质量;c)雪荷载;d)风荷载;e)吊环、支撑及连通管系的重量;f)管路及部件的热应力;g)可预知的新增外力,例如检修和运维人员的质量和力量;h)安装在易发生地震地带的制冷空调设备的支撑结构和基础应有足够的强度承担由于地震带来的加速度;i)设备中泵、压缩机、风机等动设备由于自身振动引起的荷载。6.1.3制冷空调设备管道
19、连接的设计应保证不会由于外部水结冰而损坏。连接应适合于管道、管道材料、压力、温度和流体。6.1.4制冷剂的设计应能防止制冷剂回路内的内部腐蚀或其他化学影响。6.1.5制冷空调设备应能注意化霜冷凝水的引流与及时清理,注意冷凝水的引流和清理,避免低温环境下冷凝水结冰堆积影响热泵主机的安全。管道连接的设计应保证不会由于外部水结冰而损坏。连接应适合于管道、管道材料、压力、温度和流体。6.2压力要求6.2.1最大允许压力(PS)的确定应考虑如下影响因素:a)最高环境温度;b)不凝性气体形成的可能性;c)任何泄压装置的设置;d)融霜方法;e)用途(如制冷或制热);f)太阳辐射(如停机时对室内滑冰场的影响)
20、g)污垢;h)多腔压力容器应考虑相邻腔室压力的影响。6.2.2设计者确定制冷空调设备不同部件的最大允许压力,应考虑到安装地点最高环境温度的影响。确定制冷空调设备各部件最大允许压力的方法按GB/T92372017中10.2.2.1的规定。6.2.3每一部件的最大允许压力(PS)不应低于系统或分系统的最大允许压力。制冷空调设备和部件的设计(及装配)时不同压力与最大允许压力的关系应满足GB/T92372017中表4的规定。6.2.4在制冷空调设备中运行的风机箱体在合理偏差内(设计静压+10%或50Pa取大值)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6.2.5蒸汽和热水型澳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高压发生器承受热源的工
21、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力)部分,容积大于等于0.03m3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最高工作温度大于等于水的标准沸点的,应满足GB/T151的要求。6.2.6蒸汽型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发生器承受加热源压力的部分应满足GB/T151的要求。6.3管路和配件1.1.1 3.1概述管路连接和配件应符合GB/T92372017中10.2.3.1的要求。1.1.2 3.2法兰连接法兰连接的设置应确保被连接的部分能在产生最小畸变应力的情况下被拆除。连接应足够坚固耐用,以避免产生密封垫爆裂或挤出的危险。应能在不使连接部件受力的情况下进行拆卸。应采用给定预应力
22、的谨慎措施,防止低温操作引起的螺栓受力过大。1.1.3 扩口连接现场扩口连接应只能用于退火管。当使用到铜管时,铜管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如GB/T17791o制作扩口接头时,应确保扩口的正确尺寸以及拧紧螺帽所用力矩不会过大。不应对已被硬化的管子进行扩口。应以垂直于轴向(成直角)的角度来剪切管子,且要去除毛刺。1.1.4 锥管螺纹应用于压力连接的锥管螺纹最大直径应限制在DN40,并且只能用于部件与控制、安全、指示装置的连接。锥形管配件及密封材料应得到制造商有关密封性的型式认可。注:水管路用锥管螺纹本条不适用。1.1.5 卡套接头制冷剂系统卡套接头连接应仅限于最大DN32的管道,管道公称尺寸依据G
23、B/T1047o1.1.6 现场安装的管路要求合理管路排布应予以考虑的内容包括物理布局、流体状态、冷凝过程、热膨胀、振动以及良好的可接近性。管路安装后应能避免因正常人员活动而造成的损坏。管道的安装应当符合下列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a)对人员不应存在危险,撤离时的自由通道和进入处不应受阻挡;b)在蒸气压缩循环制冷空调设备采用A2、Bl、B2、A3或B3组制冷剂的场合,阀门及可拆卸连接不应安装在公众可接近的区域;c)人员进入有阀门和可拆连接安装的共用区域时,应做好防护以避免误操作和随意拆卸。1.1.7 充注A2、A3,B2或B3组制冷空调设备的管路安装的特殊要求除直接与室内机连接的管道可采用永久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冷空调设备 安全技术规范报批稿报批稿 制冷 空调设备 安全技术 规范 报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