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
《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发展“十五五”规划“十五五”时期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建设旅游强省的重要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开局五年;也是我县加速推进“四县四区”建设的关键五年。为落实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名县要求,根据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市体育发展“十五五”规划市广播电视发展“十五五”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发展环境(一)“十四五”发展成果。“十四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实施“旅游引领、生态崛起”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
2、全县上下一心,立足特色,依托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文化旅游体育广电事业和产业较快发展。L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成立由县委书记任主任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加快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累计兑现文化产业、全域旅游发展奖励资金超过500万元。打造县乡两级政府性文旅投融资平台,有序开发利用全县文旅资源。2 .文化遗产保护有效。完成全县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编制县凤凰山古建筑群保护规划,并获批实施。屈原祠入选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库(2019-2023年)。皮影戏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峡
3、江木雕等8个非遗项目入选市级非遗名录。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被列入50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谭国政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家坝镇、梅家河乡新建2处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新建峡江木雕等4处非遗传习所。3 .公共服务更加均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县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蝉联国家一级馆称号。新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投入使用,镇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率达100吼培养社区文艺团队60余支,培养文化指导员70余名。打造“留守儿童学习乐园”“书香进高墙”等系列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书香”“文化惠民送戏下乡”“百姓大舞台”等系列文化活动。体育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4、十四五”期间投入355万元,为130个村(社区)购置体育器材,实现体育场地器材全覆盖,县城城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投入4117万元建设综合游泳馆,完成县城“两馆一场”建设。新成立羽毛球、乒乓球、跑步、龙舟等单项体育协会,体育协会总数达到9个。新增体育经营企业20多家。少年足球队在全市比赛中多次获得前三名,2018年代表市参加省运会获得冠军。羽毛球运动员田金龙获得省运会双打亚军、单打第三名。广电事业创新发展。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采编播设备数字化升级改造,县电视台在全省率先实现高清数字化播出。巩固“村村响”“户户通”成果,全面实现光纤到户传输新模式。截至2025年,村级广播覆
5、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接通率达到80%,入户率为31%。全县主干光缆达3703公里,支线光缆2022公里,分光点10940多个。4 .产业发展逐步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1051.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9.78亿元,分别比2015年(612.32万人次,63.8亿元)增长71.75%、134.76%o月亮花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鑫瑞丽嘉酒店成功创建三星级旅游饭店。“十四五”末期,全县共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2家,星级酒店2家。文旅产品更加丰富。屈原故里景区推出“三峡之夜”系列夜游产品,三峡竹海景区新建7D玻璃桥等项目,九腕溪景区启
6、动四季游产品打造。旅游线路产品不断升级,推出长江三峡区域唯一人车同行滚装邮轮“新高湖”,荣获“2019长江旅游线路产品大赛”金奖。旅游餐饮发展迅速,发展“屈原家宴”地方特色美食品牌,打造坝头公园等6条美食街。住宿配套“质”“量”双提升,新建西江国际大酒店、漫云1号等一批酒店民宿,评定乡镇等级旅馆66家。旅游商品特色突出,“慢工绣艺”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开发出“屈大夫、舟小龙、粽小归、橙小种”文旅IP形象。文艺创作层出不穷,创作文艺作品181件,策划编排晚会19台,获国家、省级专业艺术奖项10项。敲起琴鼓劲逮逮荣获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并应邀参加全国第五届农民春晚。旅游配套不断完善。建成
7、旅游集散中心,三峡大坝旅游区换乘中心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2018-2025年新建旅游厕所38座。规范设置旅游标识标牌58块。建成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及游客服务平台,整合“文旅”微信公众号,上线全域旅游电子导览图。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屈原故里景区推出“礼拜屈原”“诵读经典”等研学产品,民俗歌舞大端午、历史舞台剧礼魂在景区常态化演出,截至2019年底,大端午累计接待游客8.6万人次,礼魂累计接待游客15.2万人次。每年将脐橙开园、小水果采摘与民俗传统活动结合,推出系列乡村旅游产品。连续举办中国三峡超级越野赛、中国龙舟争霸赛、王者荣耀等品牌赛事,盛况空前,影响深远。5 .品牌影响显著
8、扩大。先后被评定为“中国最美外景地”“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201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九噬溪镇成功创建“旅游名镇”,西陵峡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圣天庄园创建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九嘛兮生态农庄等9家单位创建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连续11年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屈原艺术团受文化部委派,代表中国赴加拿大参加中加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先后两次参加西藏雅若文化节,开展文化援藏交流演出。(二)存在的问题。“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体育广电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文旅资源利用不足。对屈原文化、高峡平湖、长江三峡等世界级文
9、旅资源挖掘不够,缺少引爆性文旅产品。二是市场主体规模偏小。缺少高成长性文化旅游企业,本土企业“走出去”动力不足,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不强。三是宣传营销缺乏质效。城市品牌塑造不够,主题形象不够突出,营销手段不够丰富,市场营销转化率不高。四是公共服务不够均衡。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距较大,体育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应急广播体系有待增强。(三)发展机遇。“十五五”时期,我县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文旅融合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宏观政策机遇。党中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0、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有助于满足人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在于释放消费活力以及重塑国内产业链。旅游、影视、游戏乃至购物、餐饮等行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出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的持续落实,必将推动我县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五五”发展规划将深入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新时代精品工程、智慧广电建设工程、视听中国播映工程、安全播出工程、管理优化工程,势必会加快整个行业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智
11、能化发展,这将有力推动我县广电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国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使文旅行业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来源,传承、保护、利用好乡村优秀文化资源,促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文化振兴目标的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基础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文旅+”多路径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延长文旅产业链,培育新型业态。三是屈原文化战略发展机遇。“十五五”期间,大力推动屈原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一标三地”目标定位,要让屈原成为永恒的文化地标,把打造
12、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作为屈原故里的,屈原文化遗产丰富,为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四是区位发展机遇。地处坝上库首,“两坝一峡”战略实施和三峡大坝游客中心外移将为带来百万级的客源市场。十宜高速和汉渝高速的建设将高速路网延展到腹地乡镇,内外部交通将更加便捷,将成为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南北联通的桥梁。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体育和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前瞻谋篇布局、对标对表一流,以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主
13、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成屈原文化传承核心区、长江三峡文化旅游核心区为目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名县建设,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各领域持续创意创新、破题破冰、出圈出彩,蹿出一条文旅体广高质量融合发展新路子,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二)发展目标。利用五年时间,推进全县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高质量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发展“量”“质”双提升。1 .文旅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十五五”期间,力争新增规上文化企业36家,新增4A级景区1家、3A级3家,新增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2家,引进连锁酒店品牌3家,新增乡镇等级旅馆50家。
14、到2030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0亿元。2 .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社区体育设施、儿童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全面升级,应急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媒体融合发展有效突破,信息安全保障有力。3.县域品牌影响持续提升。擦亮屈原文化品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荆楚文旅名县,积极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不断提升县在“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位次。三、主要任务(一)构建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十五五”期间,全县旅游发展按照“一城引领一轴串联五区联动”进行布局。城引领:突
15、出屈原文化元素,按照城市景区化、设施景观化的理念,全面提升旅游服务配套功能与旅游集散功能,建设一批消费街区、文化场馆、休闲空间、健身设施,打造峡江旅游新城。轴串联:开发高峡平湖旅游黄金轴,把打造为三峡大坝坝上旅游新起点,构筑鄂渝旅游新枢纽。五区联动:以茅坪镇、九腕溪镇、屈原镇长江南岸为重点,打造坝上核心游憩区;以屈原镇长江北岸、归州镇东部为重点,打造文化寻根旅游区;以归州镇、水田坝乡、泄滩乡为重点,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区;以沙镇溪镇、梅家河乡、两河口镇北部、郭家坝镇北部为重点,打造多彩乡村旅游区;以茅坪镇罗家、磨坪乡、两河口镇南部、郭家坝镇南部、杨林桥镇为重点,打造高山康养旅游区。(二)完善现代文
16、旅产业体系。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全业融合发展机制,走“旅游+”+旅游”发展之路,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工业、农业、商贸、科技、教育等全业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微度假地等新业态,全力打造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1 .重塑传统业态。提档升级现有景区。丰富屈原故里景区业态,创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提档升级九腕溪漂流景区,加快观光区和花桥河流域旅游开发。拓展三峡竹海景区珍稀动植物观赏、游乐体验、研学等项目。围绕地质科普对链子崖景区提档升级,丰富景区内容。实施芝兰景区提档升级工程,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及二次消费功能设施。新建一批核心景区。以文旅产业为主导,开发建设芝兰生态(新)城和九歌城,将主题公园、亲
17、子乐园、文化创意、影视娱乐、旅游购物、酒店住宿、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冰雪运动与康养地产相结合,打造特色文旅小镇。对乐平里区域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屈原老家文化旅游区。围绕归州、水田坝、泄滩片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环吒溪湖旅游区和夏明翰故里红色旅游区。推动屈姑工业旅游区4A级旅游景区建设。推动堂鼓关景区创建A级景区。推进仙女山旅游开发项目落地。提升住宿服务水平。探索出台民宿发展实施意见,规范民宿建设与运营,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利用闲置房屋改造民宿,扩大民宿总体规模。坚持示范带动,大力扶持高端化精品民宿。发展帐篷营地、房车营地、木屋、集装箱、悬崖酒店等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住
18、宿产品。加快培育连锁酒店,争创星级酒店,推动全县农家乐和乡镇旅馆业提档升级,提高住宿服务质量。做强特色餐饮品牌。利用脐橙等农业资源,加强屈原美食文化研究,研发推广具有屈原文化特色的菜肴和系列休闲食品,逐步推向市外、省外市场,做大做强屈原家宴特色餐饮品牌。提升庙嘴、坝头公园、南门口、食字街、山水龙城等餐饮街区品质,突出特色差异,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2 .壮大优势业态。擦亮节庆赛事品牌。不断提高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办节水平,扩大办节效应。进一步打造中国龙舟争霸赛等品牌赛事,积极申办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赛,引进漂流大赛、马拉松、自行车骑行、游泳等更多体育赛事,发展“赛事+旅游”。举办各体育俱乐部联赛,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旅游 体育 广播电视 发展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