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服务规范》编制说明.docx
《《“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服务规范》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服务规范》编制说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服务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一)国内外相关情况简介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型医疗服务。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制度等实现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在高血压管理相关标准方面,国外不同的国家有各国的相关标准,但因国情的不同,国外的标准并不适用于国内。2009年,我国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于2017年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该规范明确了高血压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和健康体检的相关服务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诊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脱节、居民体验感不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性不高、管理效果不明显等
2、问题。为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贯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两手抓”的原则,国家于2017年开展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试点工作,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181056号)将深圳纳入第二批试点地区。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到2030年,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不低于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不低于70%o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治水平,完善慢性病综合监测与评估体系,持续实施高血压等重大慢性病医防融合项目,到2025年,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不低于65%。通过查询“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3、与高血压相关的现行标准有11项:一是长治发布的DB1404T37-202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指南,该标准适用于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服务;二是江西发布的DB36/T21012024高血压健康教育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三是太原发布的DB1401T28202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该标准适用于提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四是甘肃发布的DB62/T50202024社区老年高血压中医药保健服务规范,该标准适用于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药保健服务与管理;五是江
4、苏发布的DB32T4737.22024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规范第2部分:高血压,该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其他与高血压有关的标准有:DB22/T33752022高血压用药指导基因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DB3305/T167.22020慢性病社区智慧健康管理规范第2部分高血压DB64/T1523.12017老年慢性护理服务规范第1部分老年高血压护理WS/T483.122016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第12部分: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WS/T4302013高血压患者膳食指导WS372.22012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第2部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在医
5、防融合相关标准方面,通过查询“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未发现高血压医防融合相关标准。查询到2项与医防融合相关的标准,一是江苏发布的DB32/T5095-2025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该标准适用于三级以上医院HIS或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使用医防融合工作各类相关业务数据传输接口;二是江苏发布的DB32/T4659.22024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规范第2部分:疾控机构医防融合工作指南,该标准适用于省、市、县(区)三级疾控机构的医防融合工作。在健康管理服务相关标准方面,有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如DB1401/T292024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B4403/T5362024居民健
6、康管理服务规范DB51/T31472023四川省失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B14/T29562023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B3205T110320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等。与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的相关标准只查询到1项,即上述的DB1401/T28-202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综上所述,目前尚未有相应的标准规定如何在医防融合的条件下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本文件的制定可以填补国内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服务规范的空白。鉴于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医防融合工作的紧迫性,我市迫切需要结合医防融合实践经验,制定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从
7、而促进基层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的标准化和同质化,提高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二)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20202022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1.6%,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高血压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50%o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深圳市虽然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但高血压防控形势
8、亦不容乐观。2021年深圳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2%,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不高。高血压已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高血压医防融合是解决当前基层健康管理难点问题的重要举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实施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阵地,承担着高血压患者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但在我国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两大体系分立的模式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直面临着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平行开展和缺乏融合的问题,阻碍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2017年,我国正式提出实施高血压医防融合试点,从服务技术层面,要求为患者提供“防治管”一体化服务,
9、强化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诊疗及全方位的健康指导,解决预防与治疗割裂的问题;从责任分担层面,要建立医防共同承担健康管理的责任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医防融合以健康需求为导向,整合了健康教育和促进、疾病筛查、诊断治疗与随访管理等内容,提供系统、连续、全方位的健康卫生服务,符合我国新时期医改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深圳市近年来一直努力推动重大疾病的医防融合工作。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第九十六条指出“市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健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合作、医防融合的重大疾病防治体系”。深圳市自2019年开始实施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旨在发挥社区健康服务
10、机构的基层网底作用,加强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服务能力培养和提升,推行高血压系统化全流程管理,完善医防融合管理内涵,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标准化、同质化的防治管服务,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提高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的实施效果。目前,高血压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已覆盖全市700多家社康机构,逐步辐射至相关医疗集团、社区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服务目前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在管理层面,需要明确不同机构在医防融合工作中的职责定位,引导更多机构规范参与医防融合工作;二是在技术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血压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服务全流程,规范服务内涵,提升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的标准化和同质化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服务规范 基层 高血压 融合 服务 规范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