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一)制定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深圳市属于核技术利用大市,现有核技术利用单位约占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一,数量超过2600家。深圳市的辐射安全监管对象数量、分布密度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辐射安全风险由固有风险和运行风险组成,但各核技术利用单位的辐射防护设施和管理制度落实水平等参差不齐,增加了辐射安全隐患。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事关公众健康、环境安全、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将核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体系。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发201725号)文
2、件关于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要求,2023年,市安委办决定在20202021年全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新一轮事故灾难类安全风险评估。然而,我市地标DB4403/T42019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导则并不适用于辐射领域。目前在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风险评估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各核技术利用单位面临尚无标准可依的局面。核技术利用项目运行中的辐射风险评估,涉及辐射源安全、辐射安全防护、工作人员培训、安全规章制定与应急预案等,由于缺乏辐射风险评估规范或标准,以往多采用传统打分法(核技术利用监督检查技术程序),或经验法(基于辐射源分级与事故概率的风险矩阵法),实际应用中常因操作性
3、不强而评估欠准,不能全面系统、针对性地评估风险。2023年,在深圳市核与辐射风险评估的探索与实践中,虽已取得一定的技术经验,但仍存在评估过程复杂、覆盖面不全的问题。因此,开展辐射风险评估技术标准研制工作非常迫切。制订符合市情,覆盖我市所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类型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动态、量化评估深圳市辐射风险点、辐射源的实际情况,将为辐射环境安全风险管理和精细化监督提供有效支撑,对更好地保护辐射环境安全与公众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国内外情况说明目前,国内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山东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市)均开展了辐射风险评估工作,分别发布了上海市核技术利用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办法
4、征求意见稿)重庆市辐射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方案山东省核技术利用单位监管分类分级工作方案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成果文件。在国际方面,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RadiologicalProtection,简称ICRP)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nlationalAtomicEnergyAgency,简称IAEA)等国际机构均有研究核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风险评估。ICRP推荐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初步危险分析、检查表、风险指标法(定性评估)和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马尔科夫和半
5、马尔科夫模型、经验回顾(定量评估)、风险矩阵法等。根据文献查询与分析,概率风险评估(ProbabilisticSafetyAssessment,简称PSA)正在被各国鼓励和采用。概率风险评估(PSA)是利用所有可能的事故情况的数据分布,从中选择多个点作为多个模拟过程中的风险输入,输出潜在暴露的分布结果。形成的评估指南有英国的X射线辐射风险评估指南密封源辐射风险评估指南,印度的工业辐射安全风险评估等。我国辐射风险评估工作尚未形成规范化的评估体系。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十四五”核安全规划中明确要求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地方需细化落实风
6、险评估标准。构建符合深圳先行示范区在核技术利用方面的辐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切实保障公众健康和辐射环境安全,提升辐射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示范引领作用。二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为规范辐射风险评估工作,由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牵头起草,获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列入2024年深圳市地方标准计划项目。(二)主要起草过程本文件具体编制过程安排如下:L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开展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查阅整理了国内外大量有关风险评估的文献资料,并对深圳市核技术利用单位现状进行初步调研分析,结合深圳市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基本情况、辐射安全防护设施运行情况、法规及辐射安全管理
7、情况等,评估深圳市核技术利用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辐射风险,形成基础资料,为标准的起草做好前期准备。2 .标准立项阶段2024年3月10日,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4年深圳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填报了该标准的深圳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建议书,随后经过专家评审和公示,2024年4月7日,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深圳市地方标准计划项目任务的通知文件,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正式立项。3 .标准预研阶段2024年4月,标准编制组正式成立,并确定了核心研究的任务分工。2024年4月至2024年12月,开展了核技术利用项
8、目辐射安全隐患现场调查,国内经验调研等工作。4 .标准起草阶段2025年1月至2月,标准编制组召开标准文稿编制启动会议,讨论确定标准大纲和框架,明确了各起草单位和起草人的任务分工。各参编单位按启动会议拟定的进度要求编写标准内容及编制说明。2025年2月下旬至3月,标准编制组完成标准初稿及编制说明编写,形成了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初稿及编制说明。5 .征求意见阶段2025年3月中旬5月下旬,标准编制组广泛征求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深圳市龙
9、岗区人民政府、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蛇口海关,以及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处、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深圳市核与辐射技术应用协会、深圳市城安核与辐射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瑞派南华宠物医院管理(深圳)有限
10、公司、深圳市联合宠物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芭比堂动物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宠未来动物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创凡宠物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卡拉宠物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安安宠物医院有限公司共37个单位的意见,总共征集到48条意见,其中无意见29条,采纳意见10条,部分采纳意见1条,不采纳意见8条。标准编制组根据征求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2025年4月18日至5月18日,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共征集到意见3条,采纳意见3条。标准编制组进一步梳理汇总公众反馈意见,根据意见处理情况修改完善标准文本。三制定标准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
11、准的关系(一)编制原则本文件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通过开展风险评估,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辐射安全。本文件遵循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编制原则。L系统性原则本文件从评估原则、评估范围、评估时效、评估程序、风险控制等方面分别进行规范,对辐射风险评估的各阶段提出要求,各章节紧密衔接,体现系统性。2 .规范性原则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同时编写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广东省标准化条例深圳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编制规范。3 .
12、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的辐射风险评估经验,辐射安全水平的根本性提高,需要由人、设施和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综合完善。本文件主要针对辐射风险评估范围、评估程序、评估指标技术要求制定,用于支撑日常辐射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成因分析、对策分析和安全投入与效益分析等,以使得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产生最大化安全投入效益。本文件参照类似行业领域风险评估规范要求,结合深圳实际制定,强调可操作性原则。(二)主要内容的依据本文件的编制主要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参考了核技术利用项目监督检查技术程序(NNSA/HQ08JD-IP系列)(国家核安全局)、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放射性污染场所
13、的辐射风险和剂量评估模型概述及选定的默认输入参数(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辐射风险评估(X射线)(英国诺丁汉大学)、医疗工作场所的辐射风险评估(比利时鲁汶大学)、工业辐射安全风险评估与电离辐射的应用管理(印度原子能管理委员会)等成果文件,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完成。文件涉及的风险评估指标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核安全局核技术利用监督检查技术程序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二是国内外辐射风险评估体系文件及深圳市辐射安全监管实际情况。(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文件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符合深圳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规定。本文件的编制完全遵守和按照我国宪法和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14、的要求。本文件的内容不存在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相悖之处。国内尚无辐射风险评估的国家、行业标准。(四)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标准的对标情况本文件的风险分级内容主要参考了DB4403/T42019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导则,合规性分析主要参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具体见表Io表1关键内容标准比对表序号主要内容本文件要求对标标准对标标准要求对标情况1风险等级辐射安全风险分为I、II、III、IV四个等级j对应风险状况为高、较高、中、低DB4403/T42019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导则风险等级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低四个等级与对标标准要求基本相同,仅语句描述不同2合规性分析合
15、规性分析所有指标有任意一项(及以上)不满足要求的,项目风险等级即为I级(高风险)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辐射H作单位,风险等级不低于中风险:(二)存在违法行为,未整改到位的。严于对标标准3评分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将各三级指标分别评价为优、良、中、差,并分别赋分为0、0.5、0.8、1核技术利用项目监督检查技术程序(NNSA/HQ08JD-IP系列)无对标标准无评分内容,本标准中优、良、中、差是对监督检查程序检查结果的量化四、主要条款的说明以及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本文件主要由8个章节构成。以下对本文件的主要条款进行简要说明,相关规范性引用或资料
16、性引用文件以标准号的形式简要表述。(一)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辐射风险评估的评估原则、评估范围、评估时效、评估程序、风险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部门对深圳市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辐射风险评估活动,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辐射风险自评估可参考执行。(二)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章节列出了标准编制过程中规范性引用的相关文件。包括GB/T23694、GB/T24353、GB/T27291、DB4403/T4,GB/T4500Io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术语和定义本章节给出了文件编制过程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包括核技术
17、利用、辐射风险、评估指标、评估重点指标、合规性分析、合规性指标、风险等级、风险系数、风险评估模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术语和定义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文件的标准化对象,采用内涵定义的形式,使用陈述性条款给出。本章节主要参考GB/T23694、DB15T966,GB/T45001进行编制。其中,本文件将“辐射风险”定义为“单位在核技术利用活动中辐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后果严重性的组合”。(四)评估原则本章节对辐射风险评估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系统性、专业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五)评估范围本章节明确了风险评估对象的选取范围为核技术利用单位所有在运行(不含销售)、停用(不含射线装置
18、在退役的核技术利用项目。(六)评估时效本章节明确了风险等级评价宜每年开展一次,风险等级划分结果对应核技术利用单位接受评估时的辐射风险具体情况。核技术利用项目情况发生变化,应重新开展辐射风险评估。辐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即评估对象是核技术利用项目的一个特定时期。这是因为辐射防护设施和内部管理工作可能会随着日常应用发生较大变化,如设备设施老化、人员变更等,会对原评估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产生新的评估需求。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进行整改。本文件参照该规定,明确风险等级评价每
19、年至少开展一次。(七)评估程序本章节明确了辐射风险评估的评估程序为辐射安全信息收集、风险分析、风险等级评价。风险评估程序主要参考GB/T243532022中第6.4条中风险评估的程序“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7.1 规定了需辐射安全信息收集的内容与流程。7.1.1 规定了辐射安全信息收集第一步,收集合规性指标信息,收集内容见附录A表A.1。7.1.2 规定了辐射安全信息收集第二步,收集风险评估指标信息,收集内容见附录B至附录J。7.1.3 规定了辐射安全信息收集第三步,对核技术利用单位在运行的所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宜开展监督性监测,监测项目参照HJ61相关内容。未开展监督性监测
20、可采纳核技术利用项目年度检测结果。开展监督性监测主要依据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第九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规范,对相关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不具备自行监测能力的,可以委托经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风险评估过程中需对辐射环境泄漏指标进行赋值,由生态环境部门对被评估单位的所有核技术利用项目开展监督性监测,监测结果更具真实性、准确性,赋值更准确;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具备法律效力,因此未开展监督性监测可采纳核技术利用项目年度检测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核技术 利用 单位 辐射 风险 评估 技术规范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