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12篇(最新版).docx
《中小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12篇(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12篇(最新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共12篇)目录篇一中小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2篇二2025年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7篇三、2025年学校预防基孔肯雅热教案11篇四基孔肯雅热预防知识19篇五、2025年基孔肯雅热培训考核试卷题库及答案24篇六、中小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28篇七幼儿园2025年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32篇八关于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方案41篇九关于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47篇十2025年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53篇十一、2025年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57篇十二、2025年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61篇一、中小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基孔
2、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在校园内的传播,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1 .增强师生对基孔肯雅热的认知与防范意识,确保防控知识知晓率达到100%。2 .全面排查并清理校园内的蚊虫孳生地,使清除率达到95%以上,将蚊虫密度严格控制在安全标)隹范围内。3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决杜绝校园内出现聚集性疫情。二、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
3、责人、年级组长、校医等为成员的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组。组长:全面统筹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各方资源以及做出关键决策。保持与上级部门的紧密沟通,及时传达并严格执行上级的防控要求。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具体负责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日常管理。监督各部门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开展防控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活动,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二)各部门职责1 .学校办公室:承担防控工作的综合协调与信息报送任务。组织召开防控工作会议,起草相关文件和报告,积极做好与上级部门及校内各部门的沟通联络工作。2 .学生工作处: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与健康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
4、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组织学生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与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追踪调查。3 .教师工作处:负责教师的管理与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提升教师的防控意识与能力。督促教师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及时了解教师的健康状况与外出情况。4 .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整治、物资保障以及设施设备维护。组织人员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清扫与消毒,重点清理易积水区域,彻底消除蚊虫孳生地。采购并储备足量的防控物资,如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用品、消毒药品等。对校园内的排水系统、通风设施等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
5、运行。5 .校医务室:承担疫情监测、报告与初步诊断工作。设立发热门诊,对前来就诊的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与症状排查。如发现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防控工作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6 .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师生防控工作的组织与落实。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等工作。及时了解本年级师生的健康状况,督促师生严格落实防控措施。7 .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防控工作。通过班级群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防控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卫生清扫活动。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和午检,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详细登记与追踪调查,发现异常情况
6、立即上报。三、防控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1 .纳入课程体系:将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系统传授防控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疾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2 .多渠道宣传: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基孔肯雅热防控信息与科普知识。定期推送防控小贴士、健康提示等内容,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3 .家校协同:向家长发放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手册或告知书,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指导家长做好家庭防控工作,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家校协同防控的良好局面。(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 .环境卫生管理:
7、建立严格的定期卫生清扫制度。每天组织师生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清扫,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做到日产日清。2 .积水区域整治:重点加强对校园内易积水区域的管理与整治。定期检查校园内的花坛、景观水池、下水道、沟渠、树洞、废旧容器等易积水场所,及时清理积水,疏通排水管道。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杀虫剂,杀灭蚊幼虫。对校园内的盆栽植物,定期检查花盆托盘,避免积水。3 .“翻盆倒罐”行动:组织师生开展“翻盆倒罐”行动,发动师生对校园内的各类容器进行全面清理。倒置闲置容器,防止积水滋生蚊虫。(三)加强疫情监测1 .晨检与午检制度:严格落实晨检和午检
8、制度,班主任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做好记录。校医务室对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2 .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建立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班主任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缺勤原因和健康状况。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校医务室和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四)强化校园环境治理1 .定期消毒:定期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尤其是对门把手、桌椅、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增加消毒频次。2 .蚊虫消杀: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校园进行蚊虫消杀,重点对蚊虫孳生地和活动频繁区域进行处理。合理使用杀虫剂,确保消杀效果的同时,保障师
9、生的安全。(五)物资保障1 .物资采购:总务处根据学校防控工作的需要,及时采购足量的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用品、消毒药品、医疗器械等防控物资。2 .物资管理:建立物资管理台账,严格物资发放和使用登记制度。确保物资合理使用和充足供应,避免浪费和滥用。四、应急处置1 .疑似病例处理:如发现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校医务室应立即将其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和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同时,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和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处理。2 .确诊病例处理:若确诊为基孔肯雅热病例,学校应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对确诊病例所在班级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落实防控措施。3 .疫情报告:学
10、校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后,应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教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4 .停课与复课: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经上级部门评估后,决定是否采取停课措施。停课期间,学校应做好学生的居家学习指导和健康监测工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经上级部门批准,学校方可复课。五、工作要求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取得实效。2 .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形成防控工作的强大合
11、力。3 .强化督查,严格问责: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部门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对在防控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部门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严肃问责。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篇二2025年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小小卫士防蚊忙,远离疾病身体棒二、班会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三、班会时长40分钟四、班会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清楚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知晓伊蚊的外形特征,以及两种疾病的典型症状。2 .技能目标:使幼儿熟练掌握至少4种防蚊方法,能在模拟场景中正确运
12、用,并主动向成人反馈身体不适。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防蚊行动的积极性,养成爱清洁、护环境的好习惯。五、班会准备1 .道具:伊蚊仿真模型(带黑白花纹)、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症状卡通图、防蚊物品实物(蚊帐、驱蚊手环、电蚊拍等)。2 .材料:“防蚊小妙招”卡片(图文结合)、绘画工具、“防蚊小卫士”荣誉证书。3 .多媒体:自制动画短片(伊蚊的“犯罪过程与防蚊方法)。六、班会流程(一)情景剧场导入(7分钟)L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短剧:小鸭子在池塘边玩耍,被带黑白花纹的蚊子叮咬后,第二天出现发烧、不想动的症状,鸭妈妈带它看医生,得知是得了登革热。2.提问:“小鸭子为什么生病?咬它的
13、蚊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幼儿观察伊蚊特征,引出班会主题。(二)知识小课堂(10分钟)1 .伊蚊大揭秘展示模型:”这种蚊子叫伊蚊,喜欢在积水里生宝宝上周幼儿园操场角落的积水里,就发现了它们的幼虫哦。”互动:让幼儿分组观察班级植物角的花盆托盘,寻找是否有积水。2 .疾病症状我知道登革热:“就像中班的莉莉,被伊蚊咬后发烧到39.5C,脸上、胳膊上都出了小红点,三天都没来幼儿园。”(展示卡通图)基孔肯雅热:“隔壁班的豆豆得了这个病,膝盖疼得不能爬楼梯,连最喜欢的积木都没法搭了。(结合幼儿生活场景描述)(三)防蚊妙招大比拼(12分钟)1 .方法展示蚊帐:“乐乐晚上睡觉总踢被子,但自从用了带卡通图案的蚊
14、帐,蚊子再也没咬过他。(幼儿体验钻进小蚊帐)驱蚊手环:“琪琪戴着手环去公园玩,别的小朋友被蚊子咬了,她却一点事没有。”(分发手环让幼儿试戴)清理积水:”上周小明和爸爸倒掉了阳台的积水,家里的蚊子明显变少了。”(播放清理积水的实拍视频)2 .分组竞赛每组抽取“防蚊任务卡”(如“给玩具屋挂蚊帐”“模拟倒积水”),限时完成,获胜组获“智慧星”贴纸。(四)情景演练(6分钟)场景一:幼儿扮演“小病人”,向“医生”(教师)描述“发烧、关节疼”的症状,练习准确表达。场景二:模拟户外玩耍时被蚊子叮咬,幼儿演示如何快速离开并告诉老师。(五)总结与表彰(5分钟)1 .汇总幼儿提出的防蚊方法,制成“班级防蚊公约”张
15、贴在墙上。2 .为积极参与的幼儿颁发“防蚊小卫士”证书,鼓励大家争当家庭和幼儿园的防蚊宣传员。七、班会延伸1 .家庭行动:发放“防蚊打卡表”,记录一周内家庭清理积水、使用防蚊用品的次数,下周带回分享。2 .创意工坊:幼儿绘制“我的防蚊神器”,评选最佳设计奖,将作品制作成班级宣传画。八、班会反思观察幼儿能否在户外活动时主动避开积水区域,正确使用防蚊物品。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是否将防蚊知识传递给家人,是否参与家庭防蚊行动。评估互动环节的效果,考虑增加更多游戏化设计,如“伊蚊捉捕大赛”等。篇三、2025年学校预防基孔肯雅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全面了解基孔肯雅热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流行特点
16、等基本知识,知晓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 .强化学生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意识,使其熟练掌握个人防护、环境治理等有效的预防方法。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主动参与校园健康环境的营造。4 .提升学生在面对基孔肯雅热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会正确处理可能出现的情况。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尤其是伊蚊叮咬这一关键传播方式,以及对应的预防措施。校园内防蚊灭蚊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个人、班级、学校层面的不同做法,及其对预防疫情的重要性。2摊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基孔肯雅热预防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明白其紧迫性和长期性。引导
17、学生将所学的预防知识切实转化为日常行动,并能在不同场景下灵活运用,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情景模拟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8分钟)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蚊子是我们很熟悉的“小麻烦”,被蚊子叮咬后不仅会发痒,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最近,在我国云南边境的一些学校就遭遇了因蚊子引发的健康问题一一基孔肯雅热。那里的部分学生被蚊子叮咬后,出现了持续高烧、关节疼痛得无法正常走路的情况,不得不请假就医,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除了云南,之前在海南的一个度假村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有一群学生在那里参加夏令营,由于度假村周边积水较多,蚊子大量滋生,不少学生被叮咬后感染
18、了基孔肯雅热,夏令营也因此提前结束。听到这些例子,大家是不是觉得这种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那基孔肯雅热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学校预防基孔肯雅热的相关知识。2 .知识讲解(20分钟)病因与传染源: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其传染源主要包括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以及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急性期患者在发病后的3-5天内,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此时被伊蚊叮咬,病毒就会进入蚊子体内。就像我们患流感时,咳嗽、打喷嚏会排出病毒一样,这些感染者也会成为病毒的传播源头。隐性感染者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体内同样携带病毒,也能通过蚊
19、子传播给他人,这就更增加了预防的难度。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其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伊蚊在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复制繁殖,当它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出去。值得注意的是,伊蚊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在白天叮咬人,尤其是早晨和傍晚时分更为活跃。而且,这种传播方式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发生,必须通过伊蚊这个“中间宿主”。症状表现: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数为3-7天。发病后,患者会出现突然高烧,体温可达39c以上,且持续数天不退。同时,会伴随剧烈的关节疼痛,常见于手腕、脚踝、膝关节等部位,严重时关节活动受限,患者甚至无法站立或握拳。部
20、分患者还会出现皮疹,多为红色斑丘疹,分布在面部、躯干和四肢,伴有瘙痒感。此外,可能还有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来说,大多数患者在几周内可恢复,但少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流行特点:基孔肯雅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非洲,1、东南亚等地较为常见。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伊蚊生长繁殖,也存在发生疫情的风险。该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气温较高、雨水较多,伊蚊活动频繁,是发病的高峰期。而且,在人口密集、环境卫生较差、积水较多的地区,更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3 .案例分析(15分钟)案例一:2023年,广西某农村小学发生了一起基孔肯雅热聚集性疫情。该
21、校校园内有一个废弃的池塘,池塘里的水长期没有清理,周边杂草丛生,成了伊蚊的“乐园”。一名从外地探亲回来的学生感染了基孔肯雅热,回到学校后,被校园里的伊蚊叮咬,随后,多名与他有过接触、在校园内活动较多的同学陆续出现了发烧、关节疼痛等症状。经调查,该校平时对校园环境的清理不够及时,教室后面的角落堆放着许多废弃的塑料瓶、易拉罐,下雨后积了不少水,为伊蚊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疫情发生后,当地卫生部门立即对校园进行了全面的灭蚊处理,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学校也停课一周进行环境整治,才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案例二:广东某中学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一个郊区的农场。农场附近有一片稻田,稻田
22、旁边的水沟排水不畅,积水严重。活动进行到第三天,有学生开始出现发烧症状,随后又有几名学生相继发病。经诊断,这些学生感染了基孔肯雅热。原来是农场周边的伊蚊数量众多,学生在户外活动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所致。学校立即终止了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送回,并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处理。组织学生讨论:这两个案例中,疫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学校在预防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4 .预防措施讲解(25分钟)个人防护穿着防护:在不同场景下要采取合适的穿着方式。在校园内上体育课、课间操等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因为浅色衣物不容易吸引蚊子,长袖长裤能有效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参加校外
23、研学活动、郊游等时,除了穿长袖衣裤,还可以选择透气性好的面料,避免因为闷热而不愿意穿着。驱蚊用品使用: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含有避蚊胺(浓度不超过30%)、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使用时,先将暴露的皮肤擦拭干净,然后均匀涂抹,注意避开眼、口、鼻等黏膜部位。对于婴幼儿,可使用专门的婴幼儿驱蚊产品,或给孩子穿上防蚊服。在宿舍或家中,可使用电蚊香液、电蚊香片等,但要注意保持通风,避免在密闭空间长时间使用。居住环境防护:家里和宿舍要安装合格的妙窗,定期检查纱窗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及时修补,防止伊蚊进入。晚上睡觉前,要检查蚊帐是否挂好,确保没有缝隙让蚊子钻入,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老师和家长要协助检查。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校 基孔肯雅热防控 工作方案 12 最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