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和工作建议.docx
《区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和工作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和工作建议.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某区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和工作建议一劳动力资源情况分析202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XX万人,常住人口XX万人,人口净流出规模达XX万人,常住人口中,劳动力资源XX万人,占常住人口的XX%;其中,城乡从业人员XX万人(城镇XX万人、农村XX万人),占常住人口的XX%、劳动力资源的XX%。对人口数据及劳动力资源进行分析,得出:第一,虽然我区人口呈净流出趋势(2024年人口净流出XX万人),但常住人口中劳动力资源2024年较2022年反而增加了XX万人。主要是人口净流出中的非劳动力资源(18以下、60岁及以上)超过1/5(占比为24.55%)。第二,全区从业人员近3年基本保持稳定,呈略微上升趋势,与
2、2022年比,2024年从业人员增加XX万人。这也表明人口净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未造成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我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招才引智,吸引区外劳动力资源约X万人。第三,近3年常住人口从业人员城乡结构比基本稳定在31:69,2024年较前两年城镇从业人员占比略有增长(增加4个百分点),这与我区城镇化率略有提高情况相符。第四,20222024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91%、3.92%、4.2%,控制在目标值4.4%以内,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压力正在累积。二产业吸纳就业情况分析2024年,全区常住人口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为XX万人、XX万人、
3、XX万人,全区重点产业吸纳就业XX万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XX人。对产业及行业吸纳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第一,2024年末,我区三次产业比为11.8:34:54.2,从业人员构成分别占比19.6%、37.0%、43.4%,与产业比情况相符。第二,2024年末,我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XX万人,其中,制造业XX万人(占比72.38%)、建筑业XX万人(占比22.98%),该两个行业仍为第二产业中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第三,2024年末,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吸纳就业XX人,其中“一主两辅”产业吸纳就业XX人,占规上工业企业吸纳就业人数的62.7%,成为第二产业中就业新的增长点。全区企业吸纳就业XX万人,其中
4、重点产业吸纳就业XX万人,占参保企业吸纳就业人数的43.9%,重点产业已逐步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第四,2024年末,城镇新增就业XX人中,第三产业新增就业XX人,占比50.8%,成为就业增长的主引擎。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新增XX人,批发和零售业新增XX人,也表明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吸纳就业的扩容能力较强。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222024年,XX籍高校毕业生总数分别为XX人、XX人、XX人,2025年将达到XX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别为XX人、XX人、XX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分别为95.26%、95.5%、96.15%o呈逐年
5、上升态势,帮扶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市第一梯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第一,辖区内两所高校毕业生总数虽然均在1万人以上,但留区就业率很低。2024年,全区2所高校毕业生总数XX人,留在本区就业的有XX人,留区就业率为6.51%,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更倾向去大城市或薪酬待遇较高的城市就业。第二,2024年,报考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数达XX人、同比增长10.3%,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热衷于考研、考编、考公,普遍存在慢就业、缓就业现象。但目前,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已有XX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第三,预计2025年市人社局推送XX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约XX人,比2024年增加20人左右,这部
6、分高校毕业生以人文社科专业的大专生居多,就业较为困难,就业帮扶压力进一步增大。(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2022-2024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为10.94万人、10.94万人、10.90万人,总体呈稳定态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第一,从行业分析,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其中,转移到制造业就业的人数逐年下降,转移到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转移就业情况与制造业“智改数转”、文旅产业发展、刺激消费政策的实施相吻合。第二,从区域分析,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外就业的人数总量减少,劳动力回流现象逐渐显现。2024年,区内转移就业2.
7、31万人、占21.33%;区外市内就业2.56万人,占23.64%,其中自流井区1.05万人,占41%;市外省内就业2.974万人,占27.47%,其中XX.XX.XX5市多达67.96%;省外2.98万人,占27.47%,其中,广东、浙江、云南、江苏、重庆5省(市)多达82.7%。反映出一方面随着彩灯产业和方特旅游的火爆带动了周边餐饮酒店的大力发展,吸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留在区内就业从事餐饮和酒店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离家近、待遇高的周边成都、宜宾、泸州等城市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大。第三,从年龄分析,2024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50岁以上的4.00万人、占36.85%,40-49岁的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 劳动力 就业 情况 分析 工作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