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肉牛牦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docx
《2024年度肉牛牦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肉牛牦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肉牛耗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一、肉牛牝牛生产变化分析2024年国内肉牛产业处于牛群重组清算阶段。因活牛与牛肉价格过度下降,部分养殖主体采取压缩或清空存栏以减轻亏损程度。2024年末全国牛存栏10047万头,比上年末减少462万头,下降4.4%;全国肉牛出栏5099万头,比上年增加75万头,增长1.5%;全年牛肉产量779万吨,比上一年(753万吨)增长3.5%02024年犊牛价格和饲料价格均呈下降特点,因而肉牛养殖成本显著低于往年,但由于牛肉与待宰活牛价格下降程度较大,肉牛养殖主体处于大面积亏损状态,繁殖母牛频繁出现于交易市场,产业发展受到严重挑战。未来随着肉牛产能的调整、技术发展和
2、相关政策的推动,牛肉生产效率及其经济效益都将得到改善和提升。2024年世界牛肉生产总量呈现小幅度增长。根据国际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牛肉产量约为6140万吨,较上一年(5996万吨)增长了2%。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等牛肉生产大国表现为产量增长,而美国、阿根廷和欧盟等国家和区域的牛肉产量则表现为产量下降,不同区域的增产与减产使得全球牛肉市场总体保持紧平衡状态。受干旱和牛群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2025年牛肉生产大国的牛肉产量依然会呈现此增彼减的现象,但全球牛肉产量综合来看可能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2024年我国肉牛产业主要产品呈现价格显著下降的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
3、国集贸市场牛肉(去骨统肉)与活牛月度平均价格分别为69.83元/公斤、27.76元/公斤,比上一年分别下降了15%、20%,活牛价格已经降到了近10年的最低水平。很多地区出现了繁殖母牛售卖价格低于架子牛和待宰肥牛的现象。与我国牛肉价格显著下降现象相反,巴西、美国、加拿大等牛肉生产大国的牛肉价格在供需关系、气候变化以及国际市场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明显上涨趋势。2024年我国牛肉进口量依然呈现增长特点。根据海关统计,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进出口牛肉约为287.5万吨,占国产牛肉的37%,牛肉进口量同比增长4.8%,牛肉进口金额约为974亿元,同比下降2.8%o2024年我国牛肉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巴
4、西、阿根廷与乌拉圭,源自于这三个国家的牛肉进口量占到本年度国内牛肉进口总量的76%o大量的低价格进口牛肉使得国内肉牛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商务部于2024年12月下旬启动了进口牛肉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本年度国际牛肉进出口总量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增长。根据USDA数据显示,2024年牛肉进出口总量约为2400万吨,比2023年增长7%,出口量略高于进口量,库存49.7万吨。未来部分国家与区域增加的牛肉需求为具有资源优势的生产国提供了更多的出口机会,预计下一年度牛肉进出口总量依然会稳步增长。2024年,我国牛肉产品仍以热鲜肉为主,但精细分割的小块肉数量有所提升。深加工制品及副产品仍以酱卤类、肉干类产品
5、为主,之前畅销的生鲜调理类产品开始大量向原切类牛排转型,小炒黄牛肉、红烧牛脯等预制菜产品品类进一步丰富,基于牛副产品生物活性物质的高值化加工制品也崭露头角。然而,我国肉牛产业“小规模、大群体”的特点导致牛源来源复杂,规模化屠宰企业实际屠宰量占比较低,加工端原料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品质一致性较差,能够推进牛肉市场优质优价、符合我国牛肉消费市场需求的牛肉分级标准体系亟待建立。此外,南方主销区与北方主产区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区域性产销一体产业集群亟待建设。2024年,我国牛肉消费总量为1066.5万吨,小幅增长。牛肉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价值的认可度提升以及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推动了牛肉的整体消费水平。全国
6、集贸平均价格从年初的70元/公斤降至60元/公斤以下,部分地区低至50元/公斤左右。年轻消费者偏好便携、预加工的牛肉产品,但对牛肉选购常识了解不足,面对同质化品牌选择困难,且对产品安全性存在担忧。部分地区消费者更青睐进口或高端牛肉,国产牛肉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仍有不足。全球牛肉零售市场中,分割肉块和肉糜类产品的需求增加,其中绞碎的肉类产品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切块牛排类产品的市场逐步增长。国外消费者对品牌和认证产品的需求增加,例如美国的安格斯认证牛肉以及高端牛肉产品受到青睐。同时,与肉类产品标签相关的规则和法规正变得更加严格,部分国家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牛肉供应链的全程追溯,以确保
7、食品安全和透明度,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来源的知情需求。四、肉牛耗牛技术研发变化分析2024年,第三次全国性肉牛耗牛资源普查顺利完成。国家肉牛育种数据库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肉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稳步推进,基因型分型成本大幅下降,早期选种准确率大幅提高;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技术获得新进展,培育出特定基因型的育种新材料,背膘厚度降低15%,肌内脂肪含量提升至12%;智能化育种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机器视觉自动评估牛只体型准确率达95%;胚胎工程技术规模化应用程度大幅提升,顶级供体母牛年遗传贡献扩增至50头后代。大力推进复州牛、舟山牛等濒危品种保种,逐步实现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商业化开发同步推进。肉用新品种“华西牛
8、无角耗牛-“阿什旦”耗牛推广面积持续加大。在北方肉牛主产区示范推广延边牛义安格斯牛、秦川牛X安格斯X和牛、安格斯X和牛优势杂交组合,形成东北延边、西北秦川、新疆安格斯等“数量型”到“数量和质量并重”遗传改良模式。在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与消费升级的多重挑战下,国际肉牛育种技术正从“效率驱动”向“低碳化、全链协同”升级。2024年国内活牛与牛肉价格持续低迷,饲草料价格稳中有降,但整体仍偏高位运行,肉牛养殖盈利能力不足。农业农村部组织发布T肉牛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饲粮配制技术要点,指导传统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模式因地制宜的向多元化发展。杂粮杂粕、糟渣饲料、优质饲草等本地化粗饲料开发利用得到高度重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年度 肉牛 牦牛 产业 技术发展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