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docx
《《2024年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年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备受瞩目的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简称新指南)已于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Iogy,ESC)年会重磅发布,并同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1o本文对新指南要点进行解读。1、新的血压分类与定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血压诊断阈值三140/90mmHg已被广泛接受并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多年。但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指南下调高血压诊断阈值为2130/80mmHg。国内部分学者持赞同意见,认为下调诊断标准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
2、e,CVD)的危害,但也有不少学者质疑这一标准调整。此次新指南发布,高血压的定义仍为三140/9OnImHg,并解释维持此定义基于几个因素。首先,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发现,血压高于此阈值的患者接受降压治疗能降低CVD的不良结果。其次,大多数血压高于此阈值的成年人CVD风险增加,通常10年致死性和非致死性CVD事件风险估计与10%。患者的CVD基线绝对风险越高,降压治疗的净效益就越大。第三,这种更传统的高血压血压阈值已被政策制定者广泛用于定义疾病状态,维持这一血压定义(而不是降低高血压诊断阈值)并不需要将大多数成年人贴上被广泛认为的疾病的标签。总的来说,新指南中将高血压仍定义为三140/90m
3、mHg,是基于已达成的临床共识、循证研究和公共卫生考虑。新指南没有更改诊断标准可能会被认为因循守旧,但其最大的亮点之一是更新了血压的分类,根据血压水平分为3类:血压不升高、血压升高和高血压。血压升高作为一个新的血压类别定义为诊室收缩压为120139mmHg或舒张压为7089mmHgo新指南指出在这个血压范围内,降压治疗的疗效已在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中得到证实,但血压升高组的平均CVD风险并不足以高到值得对所有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然而,对于这个血压范围内整体CVD风险较高的亚组,建议开始药物治疗。血压不升高定义为120/7OmmHg,处于这一血压范围内的个体,患CVD风险较高的人较少,也缺乏降压
4、药物治疗对CVD有益的证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与CVD不良结局之间存在连续对数线性关联。收缩压从90mmHg起,血压越高,CVD的相对风险就会开始增加,新指南在定义这一类别时避免了使用正常血压或最佳血压等术语。新指南提出的新的血压类别,旨在帮助做出药物治疗决策,是药物治疗类别,而不是临床预后类别。新指南指出,血压分类不能被视为一成不变或完美无缺的。基于新的血压分类,新指南标题从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更改为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这是基于血压导致的CVD风险是持续暴露的尺度,而不是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二元尺度。这与我国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更名为血脂管理指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大胆预测未来的高血压指南
5、也有可能采用血压管理指南类似的命名方式,以反映血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新指南虽然没有改变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确实将血压升高的范围下调到了1201397089mmHgo这一变化与2017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指南中高血压诊断界值的下调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表明了对血压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提升。通过将血压N120/70mmHg定义为血压升高,新指南强调了早期干预和预防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了血压管理的前移,并强调鼓励所有成年人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防止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的发展,旨在减少高血压相关的CVD风险。这种更新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对高血压管理的共识,即在早期阶段就采取措施以降低后续发展为高血压的风险。2
6、重视诊室自动血压测量和诊室外血压测量在高血压诊断和管理中的应用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在高血压诊断与管理的过程中尤为重要。新指南强调血压测量必须使用经过临床验证且准确度得到确认的设备,且遵循标准化方法。新指南提倡有条件可使用新的诊室血压测量方法一一自动诊室血压测量,自动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日间平均值的相关性比手动听诊技术更密切,并且可以减少测量误差和白大衣效应O新指南指出示波法设备(如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电子血压计)通常不适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如果可行,手动听诊法是首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等诊室外血压与CVD风险之间
7、的关系更加密切,且能够有效检测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新指南指出,诊室血压在高血压检测方面的特异性低于动态血压。因此,新指南强调,诊室外血压测量应作为确诊血压升高或高血压的首选方法。新指南指出,仅依赖诊室血压进行诊断并不可取,除非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法进行诊室外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多次重复的诊室血压检测来确认诊断。止匕外,新指南提出了高血压确诊方案,倡导使用诊室外测量来进行高血压的诊断和持续管理。在诊室检测到高血压后,后续的血压测量应根据具体临床情况而定。对于筛查血压160179/100109mmHg的患者,建议使用诊室或诊室外方法及时确认(1个月内),因为治疗延迟与CVD事件发生率
8、增加有关。对于血压N180110mmHg的患者,建议进行高血压急症评估。在高血压急症的情况下,建议立即开始降压治疗,否则,在开始治疗前及时确认(最好在1周内)是否存在高血压。筛查血压为140159/9099mmHg时,应测量诊室外血压以确认诊断。对于患有高危CVD或10年预测CVD风险足够高的血压升高患者,在考虑治疗时,建议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以确认血压并评估隐匿性高血压。新指南还强烈建议通过诊室外血压测量评估降压疗效。总之,新指南强调自动诊室血压测量和诊室外血压测量这些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助于支持患者参与血压管理和共同决策,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最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3、启动降
9、压药物治疗时机前移相比于2018年ESC/ESH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新指南对降压治疗启动时机做出了重大调整。根据新指南的建议,开始降压治疗通常基于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但强烈建议尽可能使用诊室外血压测量结果来确认高血压。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2140/90mmHg)时,无论是否存在CVD风险,都建议立即采取干预性生活方式措施和药物降压治疗。对于血压升高(1201397089mmHg)且CVD风险足够高(如10年CVD风险N10%)或存在高危因素(如已确诊CVD、糖尿病、中度或重度慢性肾脏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高血压器官损害),应开始降低血压的生活方式措施3个月。当生活方式改变对降低血压无效或未实施
10、时,建议对血压N130/80mmHg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如果需要,应在3个月内及时加入药物治疗,以避免治疗惰性。新指南启动降压治疗时机的更新将有利于在更多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风险的患者中开展强化降压治疗。但新指南也强调在特定情况下如有症状的直立性低血压,年龄N85岁,显著的中度至重度虚弱,以及合并其他严重的临床情况如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11.73nT导致的有限预期寿命(3年)应推迟考虑降压药物治疗,直到血压140/90mmHg后再考虑降压药物治疗,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这些患者不太可能从降压药物治疗中获得足够的净收益或耐受强化药物治疗。新指南建议,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应考虑立即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年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 2024 ESC 血压 升高 高血压 管理 指南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