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读》——第八章 变形缝构造.docx
《《建筑构造与识读》——第八章 变形缝构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构造与识读》——第八章 变形缝构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案教案名称:建筑构造与识图授课教师:授课班级:24级建设工程管理班、24级工程造价班、24级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类型:考试课授课信息教学内容第八章变形缝构造1授课课时2课时所属项目初识变形缝专业名称24级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施工技术授课对象24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教材建筑构造与识图童霞主编教学分析教学内容一、变形缝的种类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
2、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概括如下: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
3、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沉降缝: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
4、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接处。第一节伸缩缝伸缩缝要求把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需断开。伸缩缝的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伸缩缝的构造: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分开,并在两部分中间留出适当的缝隙,缝宽一般在2040毫米。1、伸缩缝的结构处理砖混结构的墙和楼板及屋顶结构布置可采用单墙也可采用双墙承重方案,最好设置在平面图形有变化处,以利隐藏处理。框架结构一般采用悬臂梁方案,也可采用双梁双柱方式,但施工较复杂。2、墙体伸缩缝构造砖墙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或错口缝,
5、一砖半厚外墙应做成错口缝或企口缝。外墙外侧常用浸沥青的麻丝或木丝板及泡沫塑料条、油膏弹性防水材料塞缝,缝隙较宽时,可用镀锌铁皮、铝皮作盖缝处理。内墙可用金属皮或木条作为盖缝。学情分析知识和技能基础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和建筑施工技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支撑课程,具备了基本的建筑、结构的图纸识图能力。认知和实践能力普遍缺乏施工现场实践经验,标准规范意识不强;对图纸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转化能力不足。学习特点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和建筑施工技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乐于动手,具有创新精神,学习主动性差,工科学习思维和方法体系较差
6、抽象思维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喜欢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学习,喜欢互动式的、参与度高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变形缝的种类。2、熟悉对变形缝的要求。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树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职业心态,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2、培养学生适应发展的能力。3、培养学生包容变化的能力。思政目标1、变形缝的设置就是在变化发生前提前考虑到了问题存在的可能性,防患于未然。现代社会生活也要积极进取,居安思危,不断进步。2、变形缝的设置允许建筑物在一定范围
7、内进行变形,而不是一成不变。因此,处理问题时也应如此,有一定弹性变化的范围,而不是墨守成规,刻板做事。教学重点变形缝的构造教学重点解决方案:通过案例、图片讲解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所学内容。教学难点变形缝的构造,特别是墙体、屋顶、楼地层、基础教学难点解决方案:后期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得降级,同时将工程案例融入到课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一、案例展示:变形缝设置的位置和特点。二、变形缝1、变形缝的种类: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2、结合生活实际场景及图片,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出知识点变形缝的种类。3、结合工程案例,配以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理论讲变形缝的位置及特点。三、现场参观选择有变形
8、缝的双翼楼、教学楼等校内建筑进行实地参观。学略教策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乐于动手,具有创新精神,学习主动性差,工科学习思维和方法体系较差,抽象思维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喜欢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学习,喜欢互动式的、参与度高的教学活动。具体策略如下:1 .课程思政内容巧妙融入知识教学、能力培养过程。在工程案例讲解时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润物细无声”的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2 .创建工程情景,加深对实际工程的感知。利用实际案例,营造真实的工程环境、参观实地工程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由更深的理解。3 .利用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4 .小组讨
9、论式进行协同知识建构:作为小组协作学习的一种典型形态,师生或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对话而产生新知识,能够促进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5 .借助数字媒体、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将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由简入难、逐步完成课堂任务,有效化解操作类课程知易行难的问题,并突出能力培养,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翻转课堂法、讲评法、实地参观法学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资源及信息化手段多媒体、学习通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设计“导”一一课前任务导入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通关标准课前准备1、通过教学资源平台预习变形缝相关知识。2、以工程案例引入本门课程。3
10、发布课前任务:观察生活中的变形缝构造1、在学习平台上传学习资源。2、布置学习任务。3、根据平台互动与课前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1、登录学习平台学习相关知识。2、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1、让学生对本课程所学内容有直观、具体的理解。2、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熟知本节主要知识点为哪些部分。“引”-环节:情景引入(IOmin)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通关标准课中教学创设情境:引入“汶川地震”,用血淋淋的故事讲述变形缝的重要性。归纳课前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出本门课程。交流讨论:变形缝在建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
11、的兴趣,认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熟知本节主要知识点为哪些部分。“固”一一环节二:课前知识巩固提升(50min)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通关标准1、变形缝的分类2、伸缩缝的构造1、以工程案例图片引入变形缝种类;1、结合工程案例、配合以图片、视频方式讲解各种变形缝特点;3、总结本小结内容。认真听讲,做好重难点知识记录。;根据自己生活中的认知,分组交流讨论建筑分类。变形缝的设置就是在变化发生前提前考虑到了问题存在的可能性,防患于未然。现代社会生活也要积极进取,居安思危,不断进步达到知识目标“设”环节一:情景创设(min)课中教学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通关标准参观教学楼、双
12、翼楼借由教学内容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变形缝仔细观察教学楼、双翼楼,识别各种变形缝1、理论联系实际;2、温故而知新。达到知识目标“练”实施操作(10min)后实展4-h一课夯拓篝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通关标准学习通发布本节相关练习课堂答疑完成练习1、加强学生课程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2、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目标“析”一一总结分析(5min)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通关标准本节内容小结归纳总结本节内容1、小组讨论,进行学习内容总结;2.典型习题回答。1、加强学生课程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知识、能
13、力目标“用”一课后强应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通关标准知识点复习提醒自主复习强基础、提应用思政关联知识点(1)评价构成1、课前预习内容的完成度;2、课堂参与度;3、课后作业完成度。(2)评价要素1、学习状态;2、学习方法;3、参与状态;4、思维状态;5、情绪状态。(3)评价标准1、课前自主学习20%;2、课堂回到问题及分组讨论的参与度30猊3、课后作业的完成度50%o教学效果与特色创新学果教效本任务学习,通过课前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与教师沟通交流,最终得以解决问题;本教学任务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立了
14、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双主教学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从而使培养大批创新人材的素质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特色创新1、基于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来确定难点,通过分析,实现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动态调整;2、课堂中融入了价值观的讲解,如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知识。提供了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3、通过“自主学习一翻转课堂一分组讨论一专题实践一一价值感悟”等多方位的教学环节,养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并茂的多维立体的学生个体。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所学知识的系统化,培养学生工科学习思维。教学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构造与识读 建筑构造与识读第八章 变形缝构造 建筑构造 第八 变形缝 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