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课程标准.docx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课程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88学分:5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先修课程:机械零件测绘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工工艺与技术训练、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基础等后续课程:传感与检测技术、常用电机控制和调速技术、气压传动控制技术液压传动控制技术、机电设备装调技术基础等一课程概述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专业平台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综合化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知道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机电一体化技术所涵盖的技术领域及发展方向。通过学习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或产品,对其工作原理及结构有一个全面的、清晰的了解。能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2、通信接口技术等相关知识,分析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产品的控制方式,具备机、电、液、气联动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其他课程铺好路。2 .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试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相关工作过程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升相应职业能力并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结构安排以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为依据,遵循学生知识与技能形成规律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与实践相联系,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展开设计
3、以“学习任务”为主线,紧紧围绕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创设工作情景,结合生产实际,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融合了相关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本课程由若干课题组成,每个课题由若干学习任务构成。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普通生产及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案例来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然后用学习任务来引领学习进程和内容。课程结构与内容根据高职教育特点,面向机电类企业,围绕常用的机电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展开,可操作性强。课程教学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与实践密切相联,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服务。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
4、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在评价中学”的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机电一体化系统体系的组成、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前景。(2) 了解常用的机械技术,熟悉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应用特点;(3) 了解常见的传感和检测技术及发展动向;掌握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组成要素;熟悉常用传感器的应用特点。(4) 熟悉伺服电动机的主要特性,掌握伺服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应用。了解伺服电动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 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分类及组成及其发展方向;了解接口技术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工业控制计算机系
5、统的分类及硬件组成,了解STD总线的技术特点。(6) 了解干扰源的种类,掌握对应的防护措施;掌握电磁干扰传播途径及对应的防护措施;了解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各种抗电磁干扰技术及其抑制方法。(7) 了解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产品的基本原理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典型产品中的作用。2 .能力目标(1)初步具备识别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能力,学会观察,会查阅资料,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2)能分析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中机械装置的工作过程。(3)能初步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传感器,简单分析和处理传感器技术问题。(4)能简单识别伺服系统类型,分析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各种伺服系统的工作过程。(5)会简单的运用计算机和
6、控制接口方面的基础知识,处理工业控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6)能识别常用的机电一体化装置或产品,能分析相关技术在系统中的作用;会简单分析其工作过程。3.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2)能体会本领域科技发展的过程,能体验技术改革的艰辛与喜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3)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具备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5)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
7、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6)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具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章节(单元)课程内容及要求活动与建议参考课时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简介1.知道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建议带学生到车间现场参观一些数控机床、汽修车间的轿车等或者搜集一些图片、录像,引起学生的兴趣。4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组成、特点、发展趋势1 .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2 .知道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3 .知道涉及的主要技术。2机械技术基础常用机构1 .会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原理,能判断连杆机构的类型、较链四杆机构的基
8、本形式以及演化,知道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2 .知道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场合,各类凸轮机构的优缺点。能说出凸轮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的有关名称,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3 .知道其它常用机构及其运动特点。建议找一些具有典型机械构件的机械设备图片或模型,如简单连杆机构模型、齿轮、门座起重机、汽车刮雨器模型、缝纫机踏板机构模型等。甚至一些小朋友的玩具均用到一些14机械传动1 .知道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2 .知道带传动组成及传动特点,能根据使用场合选择合适的带传动类型。3.知道链传动组成及传动特点。典型机构,可以找这些学生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认知。也可以找一些实际零件或者带学生去机械零件陈列室
9、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拆装最常见的减速器,学习常见机械零件,了解常见的传动机构轴系零件及典型机械装置1 .能说出轴的作用,知道并会简单判断轴的类型。2 .熟悉轴承类型及其各自的优缺点,能说出轴承的作用及组成。3 .知道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作用,能根据使用场合选择合适的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4 .知道螺纹种类,会简单选择螺纹类型,能说出常见的螺纹连接件。5 .知道弹簧导轨的种类,能说出导轨的作用。6 .能以典型机构(如减速器)为例,认识其内部零件,分析其作用,会简单描述其工作原理。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概述1 .能简单描述传感与检测技术的作用。2 .知道传感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3 .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机电 一体化 技术 基础 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