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docx
《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一、发展现状(一)行业基本情况从总体规模和经济贡献度看,金融业已成为首都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截至2024年11月,北京市金融存量企业30512家,同比增加8.49%。全市金融资产总量近230万亿元,占到全国约一半。金融业法人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直接融资规模、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金融业在GDP和财政收入方面的贡献比率均达到20%左右,2024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实现了6719.8亿元,增速6.6%,对全市经济增长拉动1.3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企业类型看,上市企业占比0.16%,专精特新企业占比
2、0.1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0.45%o从资本分布看,注册资金在100万以下的企业最多,占比为40.49%;其次是注册资金在100万-500万的企业,占比为21.9%o上市企业50家,占比0.16%图1北京市金融业企业分布图(截至2024年11月)(数据来源:上奇数据库,产业研究院整理)从细分行业发展情况看,银行业稳健运行、证券业稳步发展、保险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行业由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其他金融业4个细分领域构成。货币金融服务方面,2023年末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4.8万亿元,同比增长9.2%o法人机构、营业网点个数分别为122个、4410个;从业人数13万
3、人,同比增长2.2%o资本市场方面,北京是中国最大的债券发行定价中心,拥有继上海、深圳之后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一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2023年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数量及资产规模均有所增长(表1)。保险市场方面,北京地区保险密度、保险深度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机构数量保持平稳,2023年末,辖内法人保险公司24家,比上年末增加2家。资产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末,辖内保险业资产总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o保费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全市保险机构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205亿元,同比增长16.2%。赔付支出显著增长。各类赔款给付878亿元,同比增长13.1%
4、资林场服务货币金融0艮务货币银行服务Kg)非货币银行服务电)中央人民银行KO证券市场服务KZ其他资本市场服新公开募集证券投整囹非公开募集证券疫落毒创期货市场服务Ka证券期货监管服都资本投资服务K。保险业其他金融业人身保险财产保险K9保险中介服务Kg)金融信托与管理丽D其他未列明金融业Kg)图2金融业细分领域示意图(数据来源:上奇数据库,产业研究院整理)表1北京市证券业机构数据(截至2023年末)(根据公开数据整理)懒类型数量炎产献及同酬速薪营业蚁及同酬速法人证券公司20家1.7万亿元、2%591亿元、-4.3%法人期货公司20家1753亿元、-8.1%48亿元、-5.2%总部在京的基金管理公
5、司36家888亿元、7.7%305亿元、-4.3%(管理费收入)注册在京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575家4.7万亿元、5.3%/从涉外服务能力看,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提升。一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有积极进展。集聚“一带一路”金融发展战略资源,吸引并服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非基金等一系列由我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组织和投资基金在北京落地,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本营。初步搭建起服务“一带一路”政金企交流平台,推动在京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国际竞争,通过海外发债、境外上市等多种途径服务“走出去”企业融资。二是支撑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效显著。紧抓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
6、点机遇,制定北京服务金融扩大开放工作方案,梳理形成3类18条举措28个具体项目,先后支持瑞银证券成为国内首家持股比例达到51%的外资证券公司;支持华泰保险集团成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保险集团;服务VISA、Master申请银行卡清算许可;服务诚通基金、瑞银证券、凯雷投资、施罗德投资等4家机构申请QDLP试点资格;研究制定“金开十条”,探索金融监管“沙盒机制”,服务国家金融扩大开放。三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构建,以北交所为发起方之一的“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平稳运行,北京各大主要金融机构服务京津冀组织创新、产品创新不断深化,支持非首都
7、功能有效疏解力度不断增强,建立京津冀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二)空间分布情况北京市金融企业数量朝阳区、房山区和海淀区位列前三,分别有4766、2797和2743家。其中,西城区上市公司最多有16家,占比32%;海淀区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最多,分别有20家、47家,占比39%、34%o全市金融业企业空间分布见图3o延庆区660怀柔区I1757密云区1314昌平区1814顺义区1716平谷区17122289.冷图3北京市金融机构空间分布图(数据来源:上奇数据库,产业研究院整理)(三)与外省市对比情况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在金融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广州、重庆等区域中心城市正在努力追赶,通过
8、环境吸引投资。2023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663.1亿元,上海为8646.9亿元,深圳为8360亿元,广州以2736.7亿元位列第四。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在金融政策和监管方面占据优势。拥有众多大型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如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都设在北京。上海则是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城市,拥有更大的贷款规模和更活跃的资本市场,在盈余和税收方面表现突出。上交所更是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2022年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因有更快增速而拉开了北京市不少的差距,但2023年因股票基金市场低迷而仅有0.2%增幅,被有5.7%增长率的北京市反超。深圳虽然与京沪相比还有差距,但凭借其创新能力和市场活力,正在迅速
9、缩小这一差距,不仅拥有深交所,还吸引了大量具有融资需求的科技企业和创业公司。例如,许多初创公司通过风险投资获得资金,从而推动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华南区域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良好的商业环境。重庆则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推动当地金融市场的发展。表22023年金融业增加值十强城市(根据公开数据整理)FWl城市2023年(亿元)2022年(亿元)名义增速1北京市8663.18196.75.7%2上海市8646.98626.30.2%3深圳市5253.55138.02.2%4广州市2736.72596.25.4%5重庆市2591.02491.04.0%6成都市255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金融业 发展 现状 问题 剖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