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业链深度解析.docx
《锂电池产业链深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池产业链深度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锂电池产业链深度解析一、产业链整体架构锂电池产业链呈现“上游资源开采一中游材料制造一下游终端应用”的体系。上游是环节资源采掘与化合物加工,聚焦银、钻、镒、锂等金属矿产及石墨材料的开发,以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核心材料为核心;中游是锂电池生产及电池包整机组装;下游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三大主力场景与回收利用,形成技术与需求双轮驱动的产业生态。上游:资源禀赋与全球布局锂电材料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关键材料和集流体、外壳等辅料。产业链上游关注材料领域,涵盖了从原材料的开采到材料的生产过程。原材料包括锂、钻、银等正极材料原料,石墨负极材料原料和铜、铝集流体原料,以及隔膜、胶带、
2、铝塑膜所用的化工原料。(I)核心原材料解析锂矿: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超60%,虽80%储量集中于青海、西藏盐湖,但盐湖提锂技术难度高、品位低,矿石提锂依赖澳洲锂辉石(如天齐锂业控股的泰利森格林布什矿,全球最大高品位锂矿)。全球锂资源呈“南美锂三角(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与澳洲双极分布,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如赣锋锂业布局阿根廷盐湖)强化资源保障。银矿:印尼、菲律宾凭借海运优势占据全球银产量前二,中国银资源储量仅占全球3%,依赖进口。华友钻业、青山控股等企业在印尼建设银冶炼基地,打通“红土银矿一银中间品一三元前驱体”产业链。钻矿:中国钻资源储量全球第六,刚果(金)占据全球60%产量。华友钻业
3、寒锐钻业通过刚果(金)矿产布局,形成“钻矿开采一湿法冶炼一钻盐制备”闭环,同时从红土银矿冶炼副产物中回收钻,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镒矿:全球镒资源集中于南非、巴西,我国镒矿储量占比不足7%,云南、贵州为主要产区,电解镒及锦酸锂材料产能占全球70%以上。石墨材料:中国掌控全球70%以上石墨加工产能,人造石墨(贝特瑞、璞泰来)凭借循环性能优势主导动力电池负极市场,天然石墨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成熟,硅碳负极技术储备加速,有望突破能量密度瓶颈。(2)关键材料竞争格局正极材料(占电池成本40%+):磷酸铁锂(LFP):磷酸铁锂相较三元的性价比优势仍然突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渗透率提升趋势明确,海外新
4、车型也逐步导入磷酸铁锂,止匕外,高增长的储能领域绝大部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根据高工产研,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出货量246万吨,同比+49%,而国内锂电池出货1175GWh,同比+33%。凭借安全性高、成本低优势,在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超60%,湖南裕能(产能全球第一)、德方纳米通过铁锂技术迭代,推动储能领域规模化应用。三元材料(NCM/NCA):容百科技(高银NCM811市占率领先)、当升科技(高电压钻酸锂技术优势)聚焦高端动力及3C市场,通过高银化(Ni280%)提升能量密度。负极材料(占成本10%):人造石墨主导动力电池(占比85%),贝特瑞、杉杉股份通过石墨化自主配套降低成本;硅基负极(
5、能量密度超400Whkg)进入量产验证阶段,宁德时代、天目湖先导加速布局。电解液:电解液由溶剂(碳酸酯类)、锂盐(六氟磷酸锂为主)、添加剂(功能型助剂)构成核心配方,天赐材料、新宙邦通过“锂盐一溶剂一添加剂”垂直整合,攻克快充、低温电解液技术,满足动力与储能多元化需求。隔膜:聚乙烯(PE)/聚丙烯(PP)微孔膜为主,恩捷股份、星源材质通过湿法工艺(厚度降至9m以下)占据全球70%市场,涂覆技术(陶瓷/芳纶)提升耐高温性,保障电池安全性。(3)龙头企业竞争格局正极材料:铁锂领域湖南裕能(25%)、德方纳米(18%)双雄争霸,三元领域容百(14%)、当升(12%)、巴莫(12%)形成第一梯队。负极
6、/电解液/隔膜/箔材:市场集中度高,CR3均超60%,龙头企业通过规模效应、技术壁垒及客户绑定(宁德时代、LG新能源)构筑护城河。负极:根据GGn数据,24年负极整体出货达208万吨,同比增加26%,负极主流产品人造石墨24年出货181万吨,同比+24%。2024年市占率前三的企业分别为贝瑞特、杉杉、中科电气。定位高端产品的璞泰来21年以来份额持续下滑。电解液:需求量增速跟电池一致,根据EVTank,24年全球电解液出货量达166.2/万吨,同比+27%。2024年市占率前三的企业分别为天赐材料、比亚迪、新宙邦,其中比亚迪自供电解液的占比大幅提升。隔膜:根据GGII数据,24年湿法/干法隔膜出
7、货173/50亿平,同比增长39.5%6.4%,湿法隔膜渗透率77.6%,上升5.Ipct。市占率方面,湿法隔膜恩捷股份凭借较强的盈利能力及外生并购,快速扩张份额,目前恩捷股份市占率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24年市占率达39.4%,而星源材质/中材科技/河北金力24年市占率分别为13.0%12.8%12.6%。干法隔膜市场高度集中,24年行业CR4达81.5%o星源材质绑定下游大客户比亚迪,自2021年起市占率稳步提升,24年星源材质反超中兴新材成为市占率第一。箔材:电池铝箔与铜箔出货基本同频,增速略低于电池增速。根据SMM,24年国内锂电铜箔出货量达54.4万吨,同比+14.9%。铝箔24年行业
8、CR5达69.4%,其中鼎胜新材市占率达37.9%。铝箔行业中二线企业差距较小,市占率排名波动频繁,竞争较为激烈。24年铜箔行业CR5仅44.4%,其中龙电华鑫市占率排名第一,达到14.0%,其余企业市占率差别不大,竞争激烈。德福科技、嘉元科技、诺德股份、中一科技市占率分别为8.6%7.3%6.6%5.5%o中游:材料技术决定电池性能产业链中游主要是负责加工、封装、组装等工序的电池制造商。电池制造主要指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环节,包括极片制造(前段)、电芯组装(中段)、电芯检测和电池包封装(后段)等产业环节。我国的锂电池制造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显著,其中宁德时代单独占据了2
9、022年第一季度全球锂电池市场约35%的份额。这些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经济显著,使得我国在全球锂电池制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下游:场景分化驱动需求裂变产业链下游涉及锂电池的最终应用和回收再利用。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系统等行业;回收利用包括前驱体及再生原材料等材料的回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也扮演着锂电池的重要出口国角色。2022年,我国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在全球装机容量市场中占有60.4%的份额,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主要的出口商,这展示了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强大竞争力。除了国内市场的繁荣,我国企业还加大了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力度,如宁德时代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达到27%
10、并在德国和匈牙利设立了生产基地,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市场需求。(1)三大应用市场特征消费电子:智能手机、TWS耳机等需求稳健,钻酸锂(高电压型)主导,容量型电池向快充(4C以上)、超薄化演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核心增量,2023年全球装机量达545GWh(同比+35%),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38%)、弗迪电池(刀片电池安全性领先)、LG新能源(绑定欧美车企)三分天下,800V高压快充电池加速上车。储能领域:政策推动下爆发式增长,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装机量162GWh(同比+120%),宁德时代、比亚迪、派能科技聚焦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长循环寿命(N6000次)、高安全性为核心指标。(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锂电池 产业链 深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