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doc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一、识字、写字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情感态度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识字写字量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其中800-1000个会写。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识字能力5.学会汉语拼音。(略)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1.有较强独立识字能力。写字4.掌握汉字的基本
2、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键盘输入汉字。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兴趣、习惯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阅读方法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
3、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词句理解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
4、义。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把握内容,领悟方法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各种文体的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
5、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5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标点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积累9.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课程标准 三个 目标 比较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