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
《水利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水利发展“十五五”规划足人民群众对持续水安澜、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绿色水经济的迫切需求,持续推进市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市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示范城市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本规划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依据,在总结评估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十五五时期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明确了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是指导今后五年市水利发展的重要依据。第五节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43第六节加强水旱灾害风险防控44第七节提
2、升水利执法监管水平45第五章改革创新,激发水利发展内生动力46第一节健全河湖长制长效机制47第二节政策引导促发节水动力47第三节价税改革资源有偿使用48第四节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48第五节深化工程管理体制改革49第六节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50第七节彰显水文化水经济品质50第八节提升水利行业能力水平51第六章投资规模与重点项目52第一节实施计划53第二节投资规模53第三节投资分布55第四节资金筹措56第五节重点项目58第七章规划实施效果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65第一节实施效果分析65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68第三节规划衔接69第一章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第一节“十四五”发展成就一、主要成就十四五期间,我市积
3、极践行新时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侨乡”的核心任务,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继续实施防洪减灾工程,以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环境治理、水生态安全作为水利发展的重点,加快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了五年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四五期间,全市总计完成水利投资1154亿元,解决了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的水
4、利问题,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1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做创优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向纵深发展,全市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强化,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跨县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等共六个指标持续向好,水资源管理和节约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在十四五期间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
5、市取得了良好等次。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十四五”期间,在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全市用水总量呈现逐年稳定的趋势,全市用水总量均控制在市下达的用水总量指标范围内。用水强度控制得到强化。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取水户和公共供水管网月用水量超过5000立方米的非居民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完善城镇供水设施及管网工程建设,扩大城镇自来水供水网络覆盖范围,减少供水管网漏损率。2 .水利防洪减灾体系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十四五”期间,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工作要求,找准任务,补齐短板,不断优化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潭江河流治理工程为引领,加快城乡防灾减灾薄弱环节整治提升,稳
6、步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进一步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防御灾害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市积极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三防队伍建设、健全三防工作制度、建立市三防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加强基层防汛预报预警能力建设以及三防指挥中心运行环境建设,三防应急指挥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市成功防御了21个台风、HO场次强降雨的袭击,取得了无人员伤亡的显著成效,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质的提升。3 .水利助农惠民工作成效明显十四五”期间,落实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对市未使用自来水的农村进行管网或供水工程改造,涉及全市11个镇
7、街)120条行政村1046条自然村,惠及18.83万人,水利服务保障民生水平实现显著提升。村村通自来水、中小河流重点县及水系连通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相继实施并发挥效益,改善了区域水系生态,进一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助农惠民成效显著。4 .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高位推进十四五期间,市高位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市委主要领导担任市总河长,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市级河长,全面构建三级河长体系,全市74条河流、86宗水库、161宗山塘均设立层级河长,实现江河湖库全覆盖。统筹开展河湖五清清四乱专项行动,均取得显著成效;对莲塘水等12条潭江重点支流启动综合治理,提升重点支
8、流水环境;完成市25条跨镇河流一河一档编制;完成市主要河道采砂控制规划调查报告(2026-2030高速公路桥段)治理工程、良西河治理工程、朗底水治理工程等7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河道治理长度共108km,累计完成投资21164.63万元。江洲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江洲水闸是以灌溉为主,改善锦江河水环境,兼顾防洪、航运、交通、发电等任务的大(2)型水闸,十四五”期间开展江洲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内容为泄洪闸上游段续长并加设防渗墙、闸室重建、续长下游海漫段和增设抛石防冲槽;加高闸墩、加固船闸、加固电站引水渠和护岸等。项目总投资5099万元,目前已全面完工。塘洲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塘洲水闸是以灌溉为主,
9、改善锦江河水环境,兼顾防洪、航运、交通、发电等任务的大(2)型水闸。十四五”期间开展塘洲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修复泄洪闸上护坦铺盖、加固闸室底板、抛石防冲槽,加高加厚闸墩、将原水闸上部的启闭机工作桥进行拆除重建,保留现有两座交通桥不变。项目计划总投资2860万元,目前已全面完工。恩城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恩城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改善市区及锦江河水环境,兼顾防洪、航运、交通、发电等任务的大(2)型水闸。“十四五”期间开展恩城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修复泄洪闸上护坦与闸室底板结构缝,加固闸室底板和消力池,续长下游海漫段和增设抛石防冲槽,加高加厚闸墩,拆除原水闸上部的启闭
10、机工作桥,结合城市景观新建启闭机室,保留现有两座交通桥不变。项目总投资3484.9万元,中:中央投资2443万元,省投资20340万元,市投资20万元,市自筹2826万元。2017年,全市共完成年度水利建设项目投资20300.8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万元,省投资3503.5万元,市县资金16737.37万兀。2018年,全市共完成年度水利建设项目投资14081.6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466.51万元,省级投资1251.83万元,市县资金10363.32万元。2019年,全市共完成年度水利建设项目投资21400.5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35万元,省级资金6292万元,市县资金1387
11、3.56万元。2025,全市共完成年度水利建设项目投资34022.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553.2万元,省级资金6184.4万元,市县资金22285万兀。十四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1154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1.64亿元增长了603%,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年度金来源中央资金(万元)省资金万元)市县资金(万元)合计(万元)20162443.0020340.002846.0025629.00201710.003503.5016737.3720300.8720182466.511251.8310363.3214081.6620191235.006292.0013873.562
12、1400.5620255553.206184.4022285.0034022.60nil11707.7137571.7366105.25115384.70表1.1-1市十四五期间投资完成情况五、主要目标实现情况2025年,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0%,达到“十四五规划控制指标85%的要求。2025年,市用水总量为3.2073亿m3,不超过控制指标3.50亿加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相比2015年下降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158m7万元,相比2015年下降32%,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要求存在一些差距。2025年,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0,达到“十四五的规划
13、目标0.515以上的要求。2025年,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5%,达到“十四五”的规划目标90%的以上的要求。十四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见表1.l-2o序号指标单位十四五规划目标十四五期末完成情况1洪涝(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0.30.2序号指标单位十四五规划目标十四五期末完成情况2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903用水总量亿Hl,3.53.2073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75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332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150.520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95表1.1-2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第二节存在主要问题十四五”期间,全市积极开展民生水利建设
14、加快推进水环境整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不断筑牢全市防洪排涝安全屏障,江河湘或系统整治和水生态保护修复也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水利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当前的水利基础设施在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生态方面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区域水安全的保障能力仍待提升。近年来市基本建立起防洪(潮)减灾体系,但区域水安全的保障能力仍存在短板:一是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依然存在不少三类坝,急需进行除险加固;二是大部分中小河流缺乏系统有效的整治,防洪标准普遍低于20年一遇、河势不稳、河道淤塞、行洪不畅等问题。随
15、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流状况的变化以及治水理念的更新,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对水利建设及流域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水平较低等问题,运行管理及维修养护经费不足,与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第三节十五五”面临形势“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
16、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对市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进一步发挥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系统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供强有力的农村水利支撑和保障。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要求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要加强水利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着力推进水文现代化。治水矛盾转变对治水工作提出新思路。水利部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科学揭示了新时代治水的主要矛盾,把握了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的水安全形势;把握了治水的出
17、发点和落脚点,准确把握治水对象变化,治水内容变化,治水手段和方式变化,明确了新时代治水的重点方向和任务。十五五”期间,市必须进一步补强水利工程短板,提高水利行业监管能力,加快转变治水思路和方式,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构建水利改革发展新格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求充分发挥水的约束指引和支撑保障作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省T+1+9工作部署的重点工作之首。目前,现阶段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水环境压力巨大。建设国际一流湾区需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解决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提升水治理能力,围
18、绕水安全保障,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新时代发展定位对水利工作赋予新使命。履行国家赋予发展新使命,要求水利现代化走在前列。“一带一路建设等决策部署激活水利发展新机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化乡村振兴水利支撑保障。按照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要求,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治理制度体系和水利监督监管体系。第二章总体要求及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19、的治水思路,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治理要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不断推进市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把市的河流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第二节基本原则人民至上,改善民生。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把增进福祉、改善民生作为水利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水忧水患水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水和谐,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形成节约水资源、
20、保护水环境、涵养水生态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还河湖以宁静、和谐、美丽,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江湖安澜的美好家园,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节水优先,高效利用。深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簸双控,把节水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快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聚焦重点领域节水,加强用水计量监测,加大节水技术、产品的推广,大力培育水产业。系统治理,整体施策。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全面推行河
21、长制湖长制和高质量建设碧道工程为重点,实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统筹促进区域、城乡、流域协调发展,提高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水资源要素与其他要素的适配性,构筑空间均衡格局。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从注重事后处置向风险防控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降低安全风险转变,建立水安全风险监控预警机制,有效应对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完善水利发展机制体制,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大力推动水利科技创新,把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作为水利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水利建
22、设,打造智慧水利,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治理体制机制,高质量推动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节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同年10月1日起施行,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8年1月1日起施行,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
23、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号发布,发布日起施行,2018年3月19日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6月1日起施行,2017年3月1日修订;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1991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6号发布,2On年1月8日修改;6 .省水文条例,2012年11月29日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利 发展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