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斜墙坝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斜墙坝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斜墙坝设计.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1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21 基本资料21.1 坝址区自然条件简况设计资料21.2 地址概况设计资料21.2.1 库区工程地质21.2.2 坝址区工程地质21.3 坝基岩石及砂砾石的物理学性质资料21.3.1 建造材料及水源资料21.3.2 粘土的物理力学指标31.3.3 砂砾石的物理力学指标31.3.4 本枢纽坝基岩石黑云角闪石英片岩的物理学力学指标如下31.4 水库特征表41.5 电站建筑物基本数据42 设计任务42.1 依据资料进行坝型选择和设计42.2 主要建筑物设计52.3 挡水坝坝段的设计52.4 泄洪道设计53 枢纽建筑物及其布置53.1 工程标准53.1.1 枢纽级别
2、53.1.2 水工建筑物级别53.2 总体布置53.3 坝型选择63.3.1 均质坝63.3.2 斜墙坝73.3.3 心墙坝73.3.473.4 坝体尺寸的拟定73.4.1坝坡73.4.2 坝顶高程83.4.3 坝体排水设备103.4.4 大坝防渗体114 土料设计124.1 粘性土料的设计124.2 非粘性土料设计125 渗流计算135.1 计算方法135.2 假设条件145.3 计算断面及计算情况的选择145.4 计算结果145.5 渗透稳定演算155.6 成果分析与结论166 稳定分析计算166.1 基本原理166.2计算方法176.3 计算结果196.4 成果分析及结论207 基础处理
3、208 细部构造218.1 坝的防渗体、排水设备218.2 反滤层218.3 坝顶228.4 护坡228.5 马道239 溢洪道249.1 溢洪道布置249.1.1 型式选择249.1.2 位置选择249.1.3 结构型式259.2 水力计算259.2.1 溢流堰259.2.2 渐变段259.2.3 陡坡段269.2.4 掺气水深289.2.5 消能段289.3 结构设计309.3.1 底板厚度309.3.2 底板构造309.3.3 底板的排水设备319.3.4 边墙319.3.5 挑坎结构31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书321 土坝设计321.1 土石坝基本剖面321.1.1 坝顶宽度321.1.2
4、 坝坡321.1.3 坝顶高程322 土料设计382.1 粘性土料设计382.2 非粘性土料设计383 渗流计算393.1 校核水位403.2 设计水位413.3 正常水位423.4 总渗流量443.5 校核443.5.1 渗流量443.5.2 渗透稳定444 稳定计算454.1 在校核水位情况下454.2 在设计水位情况下474.3 在正常水位情况下495 溢洪道设计505.1 溢洪道布置505.1.1 溢洪道选择505.1.2 位置选择515.2 水力计算515.2.1 宽顶堰515.2.2 泄槽段515.2.3 陡坡段545.2.4 消能段设计65结 论68参考文献69谢 辞70附录71
5、前 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既是所学理论知识巩固深化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和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以及使用技术资料的技巧、完成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使学生从中受到工程师所必需的综合训练,并相应地提高各种能力,如调查研究、理论分析、设计计算、绘图、试验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组织、撰写论文和说明书等等,培养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研态度和科学精神。经过严格的毕业设计训练,使我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较快地适应工作。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大黑山水利枢纽
6、工程,此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的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本枢纽处于大陆腹地,气候干燥,其上游100公里处已建成另一个水电站,坝区流道顺直,两岸为不对称河谷,岸坡陡峭。因此在组织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及处理措施,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最优的方案,使之既经济又安全。本工程承担发电、泄水、防洪任务,因此对水工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如要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和应力条件分析,以确保工程质量,优质完成设计任务。全文包括设计挡水建筑物即挡水坝的,泄水建筑物即溢流坝的设计以及土坝细部构造与坝基处理等部分,详细的介绍了大黑山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的内容。 作者:王 珑 2012年6月
7、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1 基本资料1.1 坝址区自然条件简况设计资料大黑山东沟工程位于某市航河干流上,河底高程435.00m,其上游100公里处已建成另一个水电站,坝区流道顺直,水面宽130140m,两岸为不对称河谷,岸坡陡峭。本枢纽处于大陆腹地,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为328.5mm,蒸发量为1468.5mm,平均湿度为58%,全年平均气温为9.3,气温日变差大。 汛期(79月)最大风速的多年平均值为11.7m /s,水库吹程约1km,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1.2 地址概况设计资料1.2.1 库区工程地质水库区分川、峡两部分,峡谷为相对高度在200m以上的中、高山,全长21.16公里,河流蜿蜒
8、曲折,滩多水急。水库末端为小川盆地,长约7.15公里,两岸宽度约12公里,地形开阔。1.2.2 坝址区工程地质坝址区出露岩层主要为黑云角闪石英片岩,该岩石致密坚硬,不透水,耐风化性强。右岸哑口部位出露有砂岩、砂砾岩等,与前寒武系变质岩系呈不整合接触。坝址区有四组断层。主要断层有八层,破碎带宽度一般仅0.20.8m,断层破碎带内的物质挤压紧密,胶结良好,极少有泥质材料充填,对坝基抗滑稳定不起控制作用。河床冲积层主要为砂砾石、中细砂和合砾砂土壤,并夹有少量的大小孤石,冲积层最大厚度为34.13m。1.3 坝基岩石及砂砾石的物理学性质资料1.3.1 建造材料及水源资料坝址下游五公里的大兴滩有混凝土用
9、砂、石料场,蓄量丰富,粗骨料可满足要求,细骨料储料不足。位于坝址下游三公里处,砂石储量丰富,可补足大兴滩砂子的不足。1.3.2 粘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在天然状态下:粘粒含量30%40%;天然含水量23%24%;塑性指数1517;不均匀系数50;有机质含量0.4%;水溶盐含量2%;塑限17%19%;比重2.72.72。扰动后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为干容重16.50kN/m3;饱和容重20.60kN/m3;浮容重0.60kN/m3;渗透系数210-6cm/s。1.3.3 砂砾石的物理力学指标渗透系数310-3cm/s;内摩擦角:水上1=29,1=32;水下1=27,1=30;比重2.70,不均匀系数=15
10、表1-1不同砾石含量设计干容重参考值见下表大于5mm含跞量P(%)102021303140415051606170设计干容重(kN/m3)17.0017.5018.5019.0019.5020.001.3.4 本枢纽坝基岩石黑云角闪石英片岩的物理学力学指标如下()抗压强度 150MPa()弹性模量 210 MPa()混凝土与结晶片岩间的抗剪指标 f=0.7,f=1.0,C=1.0 MPa()岩石容重 2.710kg/m()砂砾石容重 2.210kg/m()淤沙容重(干) 1.810kg/m()淤沙内摩擦角 1.4 水库特征表()水库水位 )正常蓄水位 480.00m)设计洪水位(P=1%)
11、475.50m)校核洪水位(P=0.1%) 481.00m)汛期运行水位 472.00m)极限死水位 467.00m()电站下游尾水位)设计洪水位 465.00m)校核洪水位 464.00m)正常尾水位 460.00m)最高尾水位 465.00m()溢洪道下游水位)设计洪水位 462.20m)校核洪水位 463.45m(4)溢洪道的下泄流量 1900m3/s1.5 电站建筑物基本数据 本枢纽电站设三台轴流转浆式水轮机发电机组,每台装机容量为100千瓦。主厂房坝段长81m,安装间长52.4m。 发电机层地面高度471.50m,尾水管高程464.60m。三个机组间设置出口断面为4.42m的两个排沙
12、孔,孔口出口底高程为462.00m,洪水期电站仍发电运行,过流能力1000 m3/s计。2 设计任务2.1 依据资料进行坝型选择和设计根据给定的地形、地址、水文及施工运行方面的资料对选定的坝轴线,坝型进行论证。确定枢纽主要建筑物的组成,根据建筑物及其要求确定主要建筑物在枢纽布置中的现对位置。2.2 主要建筑物设计2.3 挡水坝坝段的设计确定挡水坝的使用部面及轮廓尺寸,并进行渗流分析、坝体稳定。绘出最大处挡水坝横剖面图。2.4 泄洪道设计确定泄洪道的基本部面及轮廓尺寸,进行水利计算及稳定。3 枢纽建筑物及其布置3.1 工程标准3.1.1 枢纽级别 根据水库总库容0.9亿,电站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
13、查水工建筑物第四版教材表2-1知:按水库总库容分,该枢纽为等,按发电量分,该枢纽为等。以最高等别为标准,该枢纽为三等。3.1.2 水工建筑物级别 对同时保证几种用途的水工建筑物,应该根据最高的枢纽等别额定级别。土坝、溢洪道、放水涵管均为主要建筑物,查表2-2知:三等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为级,故土坝、溢洪道、防水涵管均为级建筑物。3.2 总体布置正确选择坝型和合理确定枢纽布置是设计的重要任务,一般应考虑几个可行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最后选定效益大,运行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工程量省、工期短、造价低的最优方案。本枢纽工程是由拦河大坝及泄水排沙等建筑物组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和试验验证,确定其枢纽
14、建筑物组成及其布置见图: 图3-1 枢纽平面布置图3.3 坝型选择 坝型选择要根据地形条件、地质条件、筑坝材料、施工条件、气候条件及坝基处理等各种因素,要求宣泄洪水情况,地震情况及枢纽任务,初步拟定几种坝型进行定性比较,选定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坝型。本设计限于资料只作定性的分析来确定土石坝坝型的选择。3.3.1 均质坝均质坝坝体材料单一,施工方便,当坝址附近有数量足够的适宜土料时可以选用,这种坝所用的土料的渗透系数较小,施工期坝体内会产生空隙水压力,影响土料的抗剪度,所以坝坡较缓,工程量大;此外铺土厚度薄、填筑速度慢、施工容易受降雨和冰冻影响,不利于加快进度、缩短工期。一般适用于中、低坝。
15、工程量太大,故不采用此方案。3.3.2 斜墙坝斜墙坝雨季和寒冷季节可先上透水料争取工期;坝基处理可与斜墙及坝壳填筑同时进行,不影响坝体施工;斜墙与坝壳之间的施工干扰相对较小,在调配劳动力和缩短工期方面比心墙坝有利。3.3.3 心墙坝心墙坝适应变形能力强,抗震性能较好,两岸的连接较为方便,坝址附近料场满足供应要求,故优先考虑此坝型,要求心墙与坝壳大体同时填筑,干扰大, 一旦建成,难修补,故不采用此方案。3.3.4 面板堆石坝工程量较小,施工方便。在具有大型振动碾等条件下,有很强的竞争力坝型。堆石坝施工干扰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河床地质条件较差,河床覆盖层一般为30米40米,最大深度达70余米,作为堆
16、石坝可能导致大量的开挖,此方案不予考虑。因此最终选用斜墙坝方案。3.4 坝体尺寸的拟定大坝剖面轮廓尺寸包括坝顶高程,坝顶宽度、上下游坝坡、防渗体等排水设备。坝顶宽度根据根据运行、施工、构造、交通和地震等方面的要求综合研究后确定。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高坝顶宽可选为1015m,中低把顶宽选为510m。坝顶宽度必须考虑斜墙顶部及反滤层布置的需要。 本设计的大坝高度在40m50m见,属于中低坝,所以坝顶宽度可选为10m。3.4.1坝坡坝型、坝高、建筑材料的性质,地址条件及地震等,都是影响坝坡的主要因素。上游坝坡一定要缓于下游坝坡,但底线可以相同,马道下的坝坡一定要缓于马道上的
17、坝坡。土坝的坝坡初选可参照已有工程实践经验拟定。土质防渗体的斜墙坝,当下游坝壳选用堆石时,常用坡率1:1.51::2.5。采用土料时,常用1:2.01:3.0:;上游坝壳采用堆石时,常用1:1.71:2.7,采用土料时,常用1:2.01:3.5根据规范规定与实际结合,上游取1:3;下游取1:2.5。3.4.2 坝顶高程坝顶高程分别按正常情况、非常情况下的两种方案来计算大坝的高程,最后计算出数据取最大值,同时并保留一定的沉降值.坝顶高程在水库正常运用和非常运用期间的静水位以上应该有足够的超高,以保证水库不漫顶,其超高h按下式计算:d = R + e + A (3-1)式中:R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
18、m;风浪引起的坝前水位壅高,m;安全加高,m。根据坝的级别和运行情况按下表选用。 表3-1 土坝坝顶的安全超高 单位:m坝的级别 、正常运行 1.50 1.00 0.70 0.50非常运行(a) 0.70 0.50 0.40 0.30非常运行(b) 1.00 0.70 0.50 0.30查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波浪的爬高R可按用蒲田实验站公式计算: (3-2) (3-3) (3-4) 式中:平均波高,m;v多年平均风速,m/s,正常情况下(1.52)V,非常情况下V;D吹程,km,D=6km; 经验系数,根据计算无维量查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取1.0; 斜坡糙率及渗透性系数,K=0.750.80,取
19、K=0.80; 折减系数,风向与坝轴垂线的夹角为0,查得折减系数K =1.0;平均波长,m。风壅水面高e按下式计算: (3-5)式中:K综合摩阻系数,取3.610-6;v多年平均风速,m/s,正常情况下(1.52)V,非常情况下V;D为库面吹程,km,D=6km ;风向与坝轴线方向所成的夹角,=0;H水库的平均水深,m。结果取正常、非常情况两者之大者,并预留一定的沉降值.结果见下表,表3-2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计算情况计算项目设计情况校核情况上游水位(m)475.50481.00河地变程(m)435坝前水深H(m)40.546吹程D(km)1风向与坝轴线夹角00风速v(m/s)23.411.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斜墙坝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