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科学发展观课件.ppt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科学发展观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发展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目录第一节第三节第二节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点击按钮播放视频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第一节返回目录返回目录01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综观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重大理论的提出,都有它赖以形成的经济思想来源,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等方面的条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吸收了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1 1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的理论和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案例:信仰之本共产
2、党宣言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全本1920年9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再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共产党宣言“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刘少奇:“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周恩来:“在赴法国之前,我从译文中读过共产党宣言”邓小平:“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诞生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大广场上的白天鹅咖啡馆案例:信仰之本共产
3、党宣言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2 2根本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小康协调发展成绩显著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一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二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三是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四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五是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3 3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党的十七大概括为“十个结合”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六是把发
4、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七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八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九是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十是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概括为“十个结合”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抗击汶川特大地震和灾后重建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4 4时代背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把国内
5、生产总值看作是评判发展的标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案例:西方旧工业化道路的弊端旧工业化道路模式工业化信息化旧工业化道路模式的特点资源过量消耗环境生态的破坏注重机械化、自动化,伴随严重失业问题重视物质发展,忽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案例:发展观的演变第一阶段:传统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123传统发展观的局限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全面进步重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忽视人文、资源、环境指标案例:发展观的演变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增长+结构优化英国学者杜德利西尔斯在发展的含义一文中指出:“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仅仅是物质的扩大。“增长”本身是不够的,事实上也许对社会有害;一个国家除非在经济增长之
6、外,在不平等、失业和贫困方面趋于减少,否则不可能享有“发展”。案例:发展观的演变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案例:发展观的演变克服困难和战胜风险需要正确认识和回答以下问题:克服困难和战胜风险需要正确认识和回答以下问题:克服困难和战胜风险需要正确认识和回答以下问题:克服困难和战胜风险需要正确认识和回答以下问题:第四阶段: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案例:发展观的演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97年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
7、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2002年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2012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点击按钮播放视频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1 1酝酿提出阶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
8、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2 2丰富完善阶段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2 2丰富完善阶段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
9、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3 3发展成熟阶段科学发展观是怎样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发展的?讨论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第二节返回目录返回目录02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关注数量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
10、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的问题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1 1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大国重器,是挺起民族脊梁和国家声威的关键支撑。案例:加快自主创新,再铸新时代大国重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技推动、创新发展的历史。从新中国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
11、到三峡大坝,再到改革开放时代,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都一再雄辩地证明了,国之重器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中的扛鼎作用和深远意义。为什么有了和谐号还要复兴号?案例:加快自主创新,再铸新时代大国重器“和谐号”已经如此厉害,为什么还要研发“复兴号”?难道“和谐号”不是咱们自主创新的高铁吗?复兴号:中国标准 世界领先点击按钮播放视频“和谐号”不能“互联互通”“洋基因”“混血”“和谐号”VS“复兴号”n纯国货!“复兴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n软件全部是自主开发n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n整体设计以及车体、牵引、网络等关键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科学 发展观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