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docx
《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 本文关键词:人类学,发展纲要,历史,音乐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 本文简介:内容提要: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然而,这个质却是经历了相当长的量的积累过程而产生,在这个量的积累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 本文内容: 内容提要: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然而,这个质却是经历了相当长的量的积累过程而产生,在这个量的积累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不断地自我斗争、否定,再斗争、再否定,一
2、个接着一个理论和思潮的出现和被重新审视。音乐文化的研究受到这些人文学科的影响,诸如探索和殖民主义、文艺复兴的人类学、启蒙运动的人类学和人的科学、和谐的普遍性、民族学、人类学、民族音乐的科学、古典进化论、比较音乐学、文化相对主义、田野工作和参与者观察、文化区域和音乐文化、传播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一功能主义、心理人类学、行为主义、文化变迁、文化生态学和新进化主义、都市人类学、结构主义、认知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演奏一经验及交流、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反思论的人类学、批评人类学等,从而,量变达到了质变,音乐不再是娱乐、不再是物理、不再是技术和形式,也不仅仅是审美或教化,而成为了文化,成为了我们人类精神和物
3、质总和中的重要部分。梳理这个思想、文化和精神积累的过程也就是对音乐人类学两个世纪历程的回顾和发展趋势展望。关键词:音乐; 一、十九世纪前探索和殖民主义(ExPlorationandColonialism)欧洲探险家们对非欧洲民族和文化的记载为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提供了最重要的民族志的资料。虽然近代的历史和批评一直强调殖民主义对人类.和文明所带来的影响,但是,事实上,从这些殖民主义之前的早期民族志所记载的材料来看,人们更多的是关注那些欧洲文明为抵抗蒙古和土耳其军队袭击的历史,反映了当时欧洲.根本没有霸权可言,而是虚弱无力。在这之后的不
4、久,尽管在早期殖民主义的文字中,我们看到有些记载将非欧洲的文化视为潜在平等的竞争者,有些甚至比欧洲更为有优势(诸如对中国文化的叙述等),但从那时起,欧洲文化优越感已经开始滋生。殖民主义有两重性,它在占据他国、他民族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获取知识,包括那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音乐。早期具有间谍身份前往蒙古的大使们建立了双重的民族志传统,一方面是非个人化的、中立的对当地文化的各个方面的描述,包括家族关系、.结构、生存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并以编目的形式呈现目前民族状况,使得读者能够预计敌人会采取怎么样的方式进行攻击(PlanoCarpini);另一方面,虽然所记载的信息和内容与前者相似,但属于非官方的
5、完全是个人长期旅行经历的叙述(如Rubruck)。由于个人的主观性,加上大量的想象,一些旅行记载对于民俗、文化现象的描述不免具有很大的不真实性,诸如对他国.中的事物采取过于同情或极端的思想开放现象多有存在。这些旅行者包括商人、殖民者、军人和传教士,他们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是通过各自独特兴趣的角度来获得的,因此而造成他们的叙述在准确性上各不相同。然而,相比之下,那些思想旅行家的记载具有很大的学术性,诸如17世纪Chardin对波斯的考察、18世纪耶稣会会士们在中国、Volney在埃及等所获得的第一手民族学资料,对当代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学者中还包括批评家(delaseasas、sted
6、man)、文学评论家(Green)发展了欧洲殖民实践批评的学说。音乐在早期旅行者的记载中是一种附带品,只是在进行文化不同性或相似性的全景概观叙述中作为一个点缀的部分,而且,大多是以消极的态度来影射这些音乐的劣次品质,表示他们在这些轻薄无聊的活动中浪费了时间,但也有另一些记载给以某些非欧洲音乐很高的评价(如玩汀、DaCruz)。随着不断了解,欧洲逐渐加深对异国音乐的认识,开始进行比较详尽、体系化的考察,并采取科学性的中立态度,继之发展了.文化进化论(见启蒙运动)、和谐的普遍性(见后)理论等。殖民主义时期对非欧洲音乐的关注主要是在乐器实体上,偶尔对当地音乐家有一定兴趣(出于新奇的目的,把他们带回欧
7、洲进行公开表演),有时也将异国音乐用五线谱的形式记录下来。较早的有西方人士卡特(JaequesCartier,1491-1557)记载其在新大陆期间观察到的北美印第安的舞蹈和音乐。瑞士神学家莱里,其中记述了以交替合唱形式表演的巴西男女化装歌舞,并且附有乐谱。在西方音乐人类学史料中,一般都认为法国耶稣会员、地理学家杜阿尔德(J.B.DuHalde,1674一1743)是最早接触到中国音乐的西方人,其于1735年在巴黎出版的清帝国和中国鞋鞋地区的地理、历史、编年史和自然志中收录了中国民歌万年欢(当时被记载为柳叶锦,据钱仁康先生考据应为万年欢)。然而,事实上对中国音乐的认识和介绍最早可以追述到16世
8、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he。Ricci,1552一16ro)应该是将中国音乐介绍到西方的第一人。其1582年来华传教,1610年在北京去世,在中国28年间不仅将西乐带来了中国,更是让西方开始接触中国音乐。由传教士金尼阁整理,于16巧年以拉丁文出版(利玛窦中国札记(同年德文版发行)中记述了大量有关其在通信中不断向西方朋友介绍中国音乐的情况,诸如戏曲、乐器和民间音乐风俗等。当然,不可避免在利玛窦的论述中存有不少典型的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例如中国音乐的全部艺术似乎只在于产生一种单调的节拍,因此他们一点不懂把不同的音符组织起来可以产生变奏与和声。然而,他们自己非常夸耀他们的音乐,但对外国人来
9、说,它却只是嘈杂刺耳而已。从利玛窦的另一段论述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在当时的西方人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带有殖民文化战略的立场,例如,他在1592年与汤显祖会晤后谈及中国戏曲传统渊源深厚时,认为毫无疑问,在大多中英文音乐史料中都不曾注意到,继利玛窦之后和法国人阿尔德之前,还有一位传教士也曾对西方了解中国音乐起到过积极作用,他是葡萄牙人奥伐罗塞默多。塞默多1585年出生于葡萄牙的尼泽城,1613年抵达南京传教,取名为谢务禄。1616年因南京教务案遣返澳门,1620再次进人内地,改名曾德昭,一直从事传教布道,1658年在中国去世,葬于澳门。曾德昭在华传教期间,曾于1637年回到欧洲,
10、撰写了大中国志。原文为葡文未出版,1642年被译为西班牙文,1643年由原文译为意大利文刊行。相比较,曾德昭对中国的论述是比较性的描述,而较少价值评判:他们学习音乐不用符号,也不用节奏,在谱写时不用线谱,因此可以看到,在他们的合唱中,他们没有用不同的部分组成的音乐,很多人合唱,曲调只有一个,全亚洲差不多都是这样。之后的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开始呼吁思想旅行家、民族学家和理论家对欧洲中心主义、非科学性、非体系化的论述进行批评,而且,要求对非欧洲的文化进行更为严谨的研究;20世纪的批评人类学对殖民主义在民族学方面的影响展开了广泛的评论。文艺复兴的人类学(RenaissaeeAnthroPology)随着
11、在探索实践中的新发现(包括异国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在欧洲兴起了知识复兴的运动,人们从理论上构想返回到古典主义,强调那些体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学识、理智和艺术。在达尔文的自然法则的影响下,科学成为了宗教的一种有效的美化性的附属品。民族学将新近发现的人们归并为两类。按照类人动物的分类原则,一类归并到希腊罗马神话和想象中的地理环境中;依据所有人种是生活在预先规定的等级地位的观念,另一类归并到宗教理念中的生物圈里。在知识复兴的经历中,欧洲中心的萌芽不断成长。凡被比较音乐艺术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的异国文化事物皆以欧洲的观念为标准,比如中国的毕达哥拉斯哲学、古希腊文化的美洲印第安现象,等。古典
12、主义者对当代世界的解释既有悲观主义的、退化论性质的一面,也有乐观、进取的一面。知识复兴刺激了对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思索。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探索,学者的类型非常广泛,例如AthanasiuSKircher致力于自然科学、民族志和音乐的研究,对中国和埃及的音乐进行了民族学的考察,将埃及以及古埃及科普特人的音乐与古希腊音乐理论相关联,还研究音乐声学和物理学,包括探究巫术和音乐生理治疗的关系等。由于哥伦布和别的一些人的建议,Lafitau对美洲印第安民族进行了考察,他将印第安文化、音乐和乐器看作为古希腊文化在当代的例证和古埃及文化的副本。Montaigne则发展
13、了早期的文化相对论思想。后来的学者继续将批评的目标放在欧洲古典主义的历史,把思考重点将当代的人和文化,以及文艺复兴思想的基督教精神联系在一起。启蒙运动的人类学和人的科学(EnlightenjnentAnthroPOlogyandtheSeieneeOfMan,)人类的完美意识通过理性的进步而不断提高,促使产生了人的进步是由狩猎、采集经过农业和文明而发展起来的文化进化理论(如Mon-tesquieu、Fe卿son、Rousseau,以及其他),从而构想出了一个不断上升进步的等级制度。知识的世俗化使得达尔文理论不只是一种补充,而成为了自然法则。通过许多专家的合作,个人拥有整体知识的文艺复兴理想被普
14、遍知识的百科全书理论所替代。从明确的政治和经济立场出发,苏格兰启蒙运动哲学家们以旅行家的民族志材料建立了.文化进化理论;而法国哲学家所发展的进化理论比较多样性(Montesquieu、Rousseau)。随着18世纪后半叶时间旅行理论(Degeran-d。)的发展,对非欧洲文化的兴趣不断体系化和强化,将它们看作为人类一般历史的组成部分。着名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卢梭(Jean一Jac-quesRousseau,1712一1778)则要求通过那些民族学者和理论家的思想旅行家们的工作和努力来建立人的科学,以民族学的材料来批评欧洲文明(既贵族野蛮思想)。由于真正的时间旅行不可能,他认为只能从逻辑构想上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乐 人类学 历史 发展 纲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