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文化和旅游(体育) 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文化和旅游(体育) 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文化和旅游(体育) 发展规划.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文化和旅游(体育)发展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一、“十四五”工作回顾和总结(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情况回顾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县原是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实现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十四五”期间,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区域分布广等现状,县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目标,按照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确定的“2018年围绕基础抓投入、2019年围绕质量抓提升、2025年围绕成效抓巩固”三步走计划,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全县1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出列村数量全州第一;1344
2、10个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减贫人口全州第一;完成易地移民搬迁50119人,搬迁量全省第七、全州第一,在北京召开的2025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上,县被评为“全国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中和镇雪花湖安置点被评为“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十四五”期间,在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中心任务的同时,文体旅也全面发展,为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一是成功组织举办了各种大型活动。比如每年的元旦春节文艺晚会、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以及“感动”脱贫攻坚颁奖晚会、第二届睢文化旅游节暨迎国庆中秋端节、“颂歌献给党建设新”歌咏比赛等系列大型活动,还积极参加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录制、中央电
3、视台回声嚓亮节目录制、州“南州国际杯三八节合唱、州广场舞(操)比赛等大型活动。同时举办进校园、进军营的“书香阅读筑梦”国学经典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国庆70周年成果图文广场展览、“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圆满完成县庆祝建党98周年暨2019年度脱贫攻坚表彰盛典、非遗周末聚、“卯”文化旅游节、端节暨农民丰收节、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开幕式、“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第四届”为了明天一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颁奖晚会等活动。二是圆满完成各级演出任务。完成州60周年州庆开幕式工作,组织大型方队“远古走来的贵族”270余人参加建州60周年庆祝大会;分别赴广州市、都匀市和福泉市参加“2016州第
4、二届暨福泉市第八届本土歌曲演唱大赛”、“周周有活动.季季有主题”暨戏曲进乡村、“好花月月红百姓大舞台”文艺展演等活动演出,积极参加完成州苗族芦笙乐舞大赛、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州第七届“好花红”文化旅游节、省非遗周末聚、2016年中国“都匀毛尖茶”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站)暨省体育舞蹈锦标赛等演出任务。三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完成全县10个移民安置点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广播室、篮球场、健身广场文化设备等配套建设,并通过购买公益社会组织服务,按照地方民族节日特点,有计划地组织歌舞、曲艺等文艺展演。四是围绕中心开展工作。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5、为主线,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好花月月红百姓大舞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传统文化进军营等系列活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宣传展览,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举办县“众志成城战疫情、居家猜谜闹元宵”文化谜语竞猜活动。组织摄影、美术、书法协会征集作品参加州2025年“好花红”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一州脱贫攻坚成效美术摄影大赛暨优秀作品展览。五是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及免费开放工作。全面推进“两馆一站”的建设工作,搞好免费开放工作,利用现有图书借阅室、期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地方文献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窗口开展免费开放服
6、务,积极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利用赶场天到各乡镇街道开展服务,组织召开“书香全民阅读”县图书馆“读书小状元”会。3、非遗和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制定了自治县文物安全包保责任制工作方案自治县重点文物包保责任表,明确了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保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职责,与各文物管理和使用单位签订文物保护安全责任书,重点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发布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公告,全面推进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文物保护工作。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工作。充实、壮大县级传承人队伍建设,公布了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7人,马尾绣传承人参加文旅部传承培训;启动完成马尾绣、服饰,端节、婚礼、铜鼓舞,豆
7、浆染、九阡酒制作技艺及医药等项目的数字化建设;完成中和镇非遗传承基地项目建设,建成中和马尾绣一条街、万户水寨A区的非遗文创产品一条街,凤之羽公司建成近100O平方米的非遗体验中心,韦桃花马尾绣展示厅装修和宋水仙家庭博物馆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投资约7600万元建成文化博物馆,加大对设备设施的提升改造工作。依托博物馆积极宣传习俗、研究民族根源、发扬水书文化,促进民间交流,展示社会发展的悠久历史画卷。加大交流合作,共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开展了“中俄大学生结对巡回交流活动”、“千米水书画卷展”、“州水书书画交流展”等大型活动,提高了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动县社会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8、按时提交创建国家三级博物馆申报材料,深入韦家贵、韦桃花、宋水仙等民间收藏家征集藏品800多件套,进一步完成馆内藏品录入、登记,不断完善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促进了博物馆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三是强化保护工作。一方面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提炼和申报工作。启动了水书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完成2个第五批国家级项目(双歌、医药)和5个第五批省级项目(古歌、棋艺、布依族小年、牛角雕、辣椒酸制作技艺)的申报工作,同时完成2个国家级、3个省级、2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项目保护经费申报及第五批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潘勉、韦家贵、杨胜昭等5人)申报工作;成功申报县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桃花马尾绣艺术品制作有限公司、
9、凤之羽民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7个工坊项目为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另一方面全力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依法开展对州级文物播花覃氏民居的维修勘察设计并进行申报、督查省级文物都江厅城墙的维修工作,完成都江镇布仰摩崖、怎雷村古建筑群修缮保护申报、文化博物馆拓片制作以及中国文物志省条目资料一国家级文物墓群编写工作。四是加大宣传工作。积极参加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等宣传活动;参加非遗展示展演,提升全县非遗影响力。国家级项目“马尾绣”赴苏州展演、参加深圳文协会、成都第十二个非遗博览会,组织参加首届非遗文化创意大赛、中国O国际酒类博览会旅游推介会、省州旅发大会非遗项目展示展演等活
10、动,不断推动非遗交流展示展演,提升全县非遗影响力,在州60年庆期间,组织绣娘在都匀进行马尾绣技艺展演活动。4、旅游产业推进有力一是旅游接待情况。“十四五”期间,全县2016、2017、2018前三年共接待游客2069.74万人次,旅游经济各项主要指标都全面提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2019和2025年受疫情影响,国内过夜游客由33.07万人次降为19.845万人次。游客旅游以休闲度假自驾游为主,团队游为辅,客源市场省内以贵阳市场为主,省外以四川、重庆、广东、深圳、广西等省、市、自治区为主,海外以港澳台及日本等为主。旅游产业逐步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二是旅游规划情况。高度重视旅游
11、顶层设计和规划工作,委托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县百里水寨旅游发展规划、县发展战略规划、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委托格林环境设计有限公司完成县凤羽街道姑挂村山地旅游扶贫规划,调整充实了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中期规划,为县的旅游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三是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工作。以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为核心,带动旅游景点提质改造工作。启动咕噜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普安镇高平村乡村旅游村寨、周覃镇记忆周覃、中和镇部落、都江镇千年府城、大河镇柳江源生态旅游区、九阡卯文化风情园等创建3A级景区工作加速推进。完成尧人圣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咕噜风情水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万户水寨非
12、遗一条街、商贸一条街、文化博物馆等景点景区的提质改造和水书广场、铜鼓广场、交梨赛车城、龙门游客接待中心、都柳江河滨栈道等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强化农旅融合,抓乡村旅游。按照州标准化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实际,持续推进“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完成都江怎雷村、月亮村,普安高碉村、野记村,周覃洞揽村五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项目建设,新增中和镇雪花湖马尾绣小镇3A级景区1个、乡村旅游村寨10个、2个甲级乡村旅游村寨、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8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推进三荔庄园、吉德山庄、风宿云舍(民宿)等乡村农家乐、民宿、客栈的提质建设工作。建成大河生态休闲农
13、业体验观光园、中和镇龙角乡村民俗旅游开发项目,以易地扶贫安置点为基础,依托文化、植入旅游元素,打造文旅融合的风情小镇示范点。搞好旅游服务工作。红海水岸酒店项目、颐都酒店落地建设,推进森林人家、福丰酒店、土牛总馆、水乡食府等餐饮单位标准化、特色化提质改造工作,打造特色旅游接待。积极组织县内涉旅企业参加州金牌导游大赛、州酒店技能大赛、州乡土人才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等活动,通过各项活动展示了优质旅游服务,开展线上线下涉旅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培训,提高了我县涉旅从业人员综合能力。2家特色酒店建设及多家特色民宿建设并投入使用,助力县旅游发展。四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以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在咕噜景区举行“驾游尧人圣山
14、徒步百里水寨”、百家旅行社”进水乡踩新线迎新年”、封神大典活动等系列活动,在咕噜圣诞崖景区举办2016年世界体育舞蹈演员走进“神秘水乡秀秀”民族团结大联欢活动,开展“卯节、布依族六月六、山地生态葡萄节”等三节为主题的“神秘水乡秀秀”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节活动。成功举办了古茶节、枇杷节、卯节、端节等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借州建州六十周年成就展之机,在广州国际服装展览中心举行“神秘水乡秀秀”旅游推介会,积极参加省第十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州第十四届(龙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通过马尾绣、水书等商品展,宣传“远古灵绣”文化旅游形象,赴贵阳、佛山、广州、成都等地主要客源市场开展专题旅游推介活动,与佛山国
15、旅国际旅行社、广州博域旅行社、广西唐老鸭旅行社等结成旅游联盟,共同开发旅游客源市场。创新营销方式。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利用旅游高铁和抖音微博开展“远古灵绣”旅游宣传系列活动,强力推出“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宣传。围绕“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为季度主题营销策略,推出了采茶节、葡萄节、赏花、乡愁体验等旅游产品,丰富了全县旅游产品的供给。5、体育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全力举办各种体育赛事。成功举办首届“西部英雄”越野车嘉年华、2016“驾游尧人圣山、徒步百里水寨”活动,举办“日落金三角3V3篮球赛、首届“篮协杯”篮球比赛、“金桥杯”首届羽毛球邀请赛;2017年建县六十周年期间,举办西部猛牛争霸赛、中国汽车
16、短道拉力锦标赛站、省第二届“茅台王子杯”广场健身操舞大赛海选赛、“圣山杯”中老年人气排球大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户外挑战赛站、世界格斗冠军赛等大型活动;在国庆70周年,举办县第四届徒步活动、中国小篮球联赛(省赛区)、县端节首届半程马拉松。二是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完成了每年“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期间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在“三八”、“五一”国际劳动节时举办各种背匏接球、板鞋竞速接力健身、职工徒步活动等趣味活动;举办县第十九届钓协杯钓鱼比赛、2016年开端大典赛马活动、2016O全国赛马邀请赛等大型活动。三是做好竞技体育工作。积极参加2019年全国气排球联赛分区赛(广西北海站)、全国和省及州老年人气
17、排球交流活动、州青少年篮球锦标赛、青少年足球精英赛等国、省体育赛事活动,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在2025年省老年人气排球交流活动中获得全省冠军、在州第六届运动会上,获得了6枚金牌12枚银牌12枚铜牌的好成绩。四是搞好项目建设,完善农村体育设施。向省州争取万户水寨、恒丰园体育场地建设项目扶持,完成万户水寨2个篮球场、2个小球场建设,完成中和镇雪花湖、恒丰园两个移民安置点,尧人山、小河、新城三个社区、周覃威龙大坝、万户水寨等地方的健身路径、器材安装,完成县城城南移民安置点、都江、中和等7个点的五人制及县级11人制足球场建设工作。6、广播电视工作取得实效一是电影放映工作。农村公益电影放映8959场
18、观影人次达37万。二是无线发射台工作:推进实施抓好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发射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三是多彩“广电云”村村通和户户用工程。这是省委、省政府一项脱贫攻坚惠民工程,共完成新增用户2.88万户。四是加强农村广播体系建设。完成82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器材配置的安装。五是完成覆盖县城、各镇(街道)、各村(社区)、部分自然寨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二)“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体育)发展存在问题从县的发展历程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必须清醒认识到,除了文化具有特色外,文旅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实力都难吸引眼球,稍有懈怠差距就有扩大的趋势。文化和旅游
19、产业客观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投入不给力,发展后劲不足,旅游核心产品缺失、产品较少、业态单调,营销推广力度不够、品牌效应不显,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旅游商品开发不足,旅游市场主体较弱等问题。1、文化产业化有待提升(1)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高。近年来,县加大投入,大力扶持建设农村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彩。但部分设施设备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经费投入远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要。公共服务管理能力偏低,运营管理模式缺乏创新,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偏低,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知晓率不高,对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率偏低,开展的群众公益性活动项目偏少。(2)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不足。县非遗项
20、目多,但基本都局限于历史和文化,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影响,非遗项目的开发力度与其自身价值还不匹配,文化遗产保护处于被动状态。(3)文化事业发展力度不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进度缓慢。只开展了县图书馆总馆、三合街道和周覃镇分馆的纸质图书分类编目,总馆部分急需采购设备;受疫情影响,公共图书馆也没有得到正常开展,文化的产业化利用不足,开发方式较为单一,文化深入挖掘和充分实现文旅融合利用非常欠缺。2、体育行业发展缓慢(1)体育场地、设施作用发挥不大。体育基础设施虽然逐步完善,但运动项目单一,全民健身运动推广覆盖面不足,部分体育设施设备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群众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步伐滞后,市场主体不成熟
21、2)体育产业化不足。县体育赛事特色不足,品牌特色不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挖掘不充分,体旅融合发展尚不成熟。一是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有待提升。当前旅游业正由传统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综合发展转换,休闲生态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度假游是县亟需发展的主要产品。二是在体育竞技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方面也存在不足,游客参与度不高。三是体育场馆服务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够,需要提升场馆体育休闲旅游功能,使之成为集运动健身、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体育休闲旅游中心。3、旅游产业发展不足(1)缺乏龙头产品,文旅资源优势未充分释放。县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缺乏具有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带动性的引擎项目。尧人山、咕噜风情园受生态
22、保护的制约等影响,进一步开发利用受到限制;县标志性的文化开发层次较低,导致旅游产品被替代性较强;咕噜产蛋崖、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区景点未形成品牌影响力,未成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缺乏有轰动效应的旅游吸引物,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有待提升,整体优势尚未充分释放。(2)空间布局小而散,尚未形成特色组团。县文旅发展存在着空间布局不平衡、景区景点分布碎片化、同质化等问题,尚未真正形成全域发展合力和整体优势。县内各类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由于整合力度不足,以点状局部开发为主,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尚未转化为文旅产品,未形成有市场影响力的文旅品牌。(3)文化特色挖掘不够,文旅产品创
23、新不足。县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整体特色不突出,创新不足,精品意识不强,导致“好的资源优势”没能转化成为“好的产业优势”。的唯一性、神秘性和垄断性使文化成为县旅游资源的核心,但目前这些优势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挖掘与开发利用,品牌特色尚未显现,优势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县旅游资源点状分布于各乡镇,资源开发度低,大部分尚处于“原始”状态。重点资源分布零散,难以连片开发,没有形成协同效应。景区(点)互流、互动效应弱。目前零散分布的怎雷、水各、板告、巴茅等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的开发由于存在同质化,同时地方财力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4)品牌形象有待强化,品牌内涵支撑不足。县旅游品牌形象不够鲜明,
24、从“神秘水乡秀秀”到“远古、灵绣”,缺乏一个响亮的、统一的对外宣传旅游品牌。”马背上的民族”、“中国赛马之乡”品牌也不响亮。在旅游产品体系中,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尚未开发,区域吸引力有限,吸引范围以邻县、市地区为主。同时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时尚运动型、民俗文化型等旅游产品规模较小、产品创新不够、产品类型结构不够合理。(5)产业融合深度不足,旅游带动效果有待提高。县文化旅游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链不完善,产业融合领域不宽,层次不高,产业带动效益不足。文化、历史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变为旅游体验产品的转化能力不足,“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势没有充分释放。(6)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亟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五”文化和旅游体育 发展规划 十五 文化 旅游 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