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随堂练习.docx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随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随堂练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随堂练习-S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考古学家在某遗址发现大量磨制石器、粟粒窖藏、彩陶碎片等文物。该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 .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存在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生活习惯不同B.生产工具不同C.地理环境不同D.思想观念不同3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祭坛和规模宏大的城址,这反映出当时()A.已进入青铜时代B.社会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C.农业生产高度发达D.原始宗教尚未形成4 .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教民农作”,这位传说人物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5
2、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产生的方式是()A.世袭制B.禅让制C.推举制D.选举制6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建立的标志是()A.黄帝打败炎帝B-大禹治水成功C.启继承禹的位置D.盘庚迁都到殷7 .商朝甲骨文主要记载的内容是()A.农业生产情况8 .商朝王室的活动C.天文历法知识D.民间的风俗故事9 .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土地和人口8 .规定诸侯的义务C.确立等级制度D.加强对边疆控制9 .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C.巩固周王朝的统治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10.西周时期,维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纽带是()
3、A.血缘关系B.土地关系C.政治关系D.财产关系11.下列关于商朝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行郡县制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确立中央集权制度D.推行行省制度12 .与原始社会相比,夏朝出现的新的政治特征是()A.实行公有制B.按血缘关系分配权力C.出现国家政权D.成员平等相处13 .西周时期,受封诸侯对周天子承担的义务不包括()A.镇守疆土B.缴纳赋税C.朝觐述职D.征派赋役14 .考古发现,商朝青铜器种类繁多,有礼器、兵器、工具等,这反映了商朝()A.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B.手工业生产分工细密C.社会等级森严D.农业生产水平较低15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标志着()A.禅
4、让制的出现B.世袭制的确立C.分封制的形成D.宗法制的产生二、材料解析题(共25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材料二彩陶既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1)材料一反映了原始人类在生活中面临哪些问题?(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遗址的名称,并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随堂练习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