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S学习重点(一)隋的统一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今陕西西安)。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巩固政权措施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服赋役负担,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行政机构,提高效率。这些措施使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二)大运河的开通1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
2、朝对全国的统治。2 .时间、人物: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3概况“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是当时世界最长的运河。“全长”:全长2700多千米。“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郡(今杭州)。“四段”:从北到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邛沟、江南河。“五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1影响积极:大运河的开通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三)开创科举取土制度1.创立过程初步建立:隋文帝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O正式确立
3、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1影响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它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直接原因:大规模农民起义和各地反隋队伍。1 .灭亡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二、学习难点(一)正确认识大运
4、河的开凿1主观动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首先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有效巩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控制,进而便于江南财物向洛阳和长安运输。2 .历史背景:自三国以来,南方不断得到开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赶上北方,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南地区供应。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无法满足需要,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路运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3 .历史影响:开凿大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所以人们将它归结为隋炀帝的暴政之一。但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二)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意义1 .从选官标准看:打破了原来按照门第选官的标准,以才学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 隋朝 统一 灭亡 学习 重点 难点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