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优质版】.docx
《六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优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优质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目:生命生态安全班级:_教师:学校:20年春期1我们的闲暇时光教学目标:L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光。2 .理解什么是闲暇。3 .合理安排闲暇时光的意义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光。教学难点:体会怎样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光。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二、主题活动1 .生命万花筒讲讲自己双休日是怎么度过的?有什么感受和收获?。2 .生命体验园(1)下面这些同学在闲暇时间为自己安排的活动有哪些?你觉得这些活动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他们会有什么收获?(2)说一说你安排了什么精彩的活动?3 .生命加油站(1)闲暇的意义是什么?(2)世界休闲组织的介绍。(3)制订我的闲暇计划。(4)友情提示:介
2、绍安排闲暇时间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三、课堂小结。2勇敢向前教学目标:1 .认识到困难和磨难是生命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勇气可以带来力量。2 .寻找自身经历中勇敢面对困难的具体事例,挖掘积极的情感体验。3 .结合具体困难演练勇敢行为。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自身经历中勇敢面对困难的具体事例,挖掘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难点:通过行为演练,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二、主题活动1 .生命小问号活动一:盲车(1)学生两人一组前后站立,前面学生紧闭双眼,后面学生双手搭在同伴肩上,用“走”、“停”、“向左”、“向右”等口令指挥同伴前行。两分钟后交换角色。(2)交流:闭眼前行时有何感
3、受?用什么样的步伐行走。(3)小结:害怕是正常的感觉,可以保护我们少受伤害。即使害怕,参与游戏的同学还是在向前走,这是非常勇敢的行为,用掌声给自己一次鼓励。活动二:龙虾与寄居蟹(1)学生读故事。(2)续编故事。(3)交流感受活动三:观点对对碰(1)说一说:对龙虾这个行为的看法。(2)辩一辩: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若有不同观点展开辩论,以理服人。2 .生命探索(1)读一读: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勇敢行为,成长面临着许多危险和艰辛。因为有勇气,面对挑战时才能坚持自己;因为有勇气,危机才可以转化为契机。(2)如何理解“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勇敢行为”?(3)议一议:为什么这些行为都是勇气?3 .生命氧吧(1
4、)朗诵“生命氧吧”有关内容。(2)读一读:负荆请罪。(3)想一想“廉颇、蔺相如的勇气表现在哪里?4 .生命加油站(1)朗读勇气的作用。(2)想一想:培育勇气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如何面对尝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败?(4)唱一唱:搜一搜勇敢向前这首歌,学着唱一唱。做一做:列出我的行动清单。三、课堂小结。3生命只有一次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2 .增强自觉珍惜生命的意识,不轻言放弃。3 .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增强自觉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难点: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不轻言放弃。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选择贝多芬音乐片段播放,请学生猜作者
5、是谁二、主题活动1 .生命故事(1)通过讲贝多芬的故事,引入课题,让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2)读读议议:学生阅读教材后交流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贝多芬的经历给自己带来的启示。2 .生命探索(1)做一做:添“零”行动(2)想一想假如放弃了一会是什么结果呢?3 .生命小智慧(1)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不珍惜生命,匆匆结束生命的事例,呈现出3种轻身的常见原因:有的是因为缺乏正确的生命科学知识,有的是缺乏对挫折的勇气,还有的仅仅是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与父母赌气,就糊里糊涂的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些无谓的死除了带给亲人无尽的悲痛外,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让人感到非常愚蠢。(2)议一议:A.阅读
6、思考:阅读案例,试着分析他们的行为背后的情绪情感,澄清不合理的认识和看法。8 .假如我身处案例主人公类似的处境,可以有哪些办法应付?小结: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更多的方法处理,收获将是不一样的结局和人生。4向幸福出发教学目标:1 .正确理解什么叫幸福。2 .体会幸福的意义。3 .分享幸福故事。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什么叫幸福,体会幸福的意义。教学难点:珍惜幸福,学会怎样才可以得到幸福。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二、主题活动1 .生命故事(1)阅读小猫和妈妈的谈话故事.(2)知道幸福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只要我们调整心态找准方法积极行动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更幸福。2 .生命万花筒(1)晒一晒:发帖子晒一晒
7、最近一个月让你感觉特别幸福的一件事。(2)假如你是版主你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3 .生命探索趣味测试:你选哪类零食?4 .生命氧吧(1)介绍幸福就是既能获得当下的快乐,又能收获更加美满你的未来。(2)试一试:找出生活中既能让你全神贯注投入其中,享受忘我乐趣,又能为你身心成长和未来生活带来收获的一项活动。说说他带给你的快乐和意义。5 .生命情怀读一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5平安校园靠大家教学目标:1 .认识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纠纷的基本要求。2 .了解防止同学之间发生纠纷和冲突的基本做法。3 .提高学生处理纠纷和冲突的能力,增强彼此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同学之间发生纠纷和冲突的防范要求。教学难点
8、提高学生处理纠纷和冲突的能力,增强彼此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二、王题活动1.安全小问号让学生知道校园里同学之间发生纠纷和冲突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对和处理。引导学生讨论同学之间发生纠纷和冲突该如何处理。比如课间高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因为争乒乓球桌而动起手来。(1)他们争执的理由各是什么?(2)你认为谁的理由正当?(3)双方动起手来对不对?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面对?假如你是老师该如何处理?2 .安全小博士:让学生认识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纠纷、冲突的基本要求。(1)概括说明在学校的集团生活中,同学之间发生纠纷、冲突是难免的。(2)知道学生了解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纠纷、冲突的
9、基本要求。公平协商,善于包容,求助老师。3个要求前后有一定的关系,即首先是公平协商,这是处理纠纷和前提的基础;在协商过程中关键是应该相互包容,这是化解矛盾的根本;如果难以协商,最好的办法是找老师处理。理解“公平协商”,公平就是要对双方有利,任何一方强加给另一方的要求都是不公平的。认识“善于包容”,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都有错误的时候,善于包容就是在适当的是很给别人台阶下,后退一步自然宽、避免矛盾的激化。认识“求助老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求助老师,就是在双方互不相让,难以协商、不能自行解决矛盾的情况下,需要请求老师解决。(3)在认识处理纠纷的3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故事会讨论,提高学生处理纠纷
10、和矛盾的能力。遇到这类似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上学路上要结伴而行,不要正面顶撞但是不要胆小怕事,应及时告诉老师或大人。)3 .安全小卫士:让学生认识营造友爱、和谐的平安校园的要求,说也就是人生如何防范同学间发生纠纷。阅读教材情景,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发生小碰撞、小摩擦是正常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发生纠纷时,双方无论过错大小,都要主动表示歉意,争取对方的宽容和谅解。4 .安全小提示营造平安校园不仅是校园里学生间如何相处的问题,也涉及在校学生应对校外人员滋扰的问题。因为只有内外环境和谐了,才称得上平安校园。(1)避免单独行动:上学放学最好结伴而行。(2)不理睬对方的挑衅:不理睬并不是一味回避,
11、事后告诉家长、老师或直接报警。(3)谨慎结交校外人员:不要轻易结识校外人员,因为他们情况复杂,有些人有违法犯罪等不良记录。(4)远离易滋事的公共场所:这些场所往往有闲杂人员出入,小孩容易成为别人侵害的对象。三、课堂小结6爬山安全要牢记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习爬上的相关知识和技巧。2 .让学生了解行走于不同地形时的爬上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迷路时或遇到突发情况后的自救方法。教学难点:了解行走于不同地形时的爬上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二、主题活动1 .安全小问号:通过案例引发学生对爬山安全的思考。阅读案例思考:(1)孩子们的做法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2)从中可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引导
12、学生发现并鉴别,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实在说不出来的老师可以补充。2 .安全小博士: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爬山的必备知识和技巧,增强爬山安全意识,提高野外生存能力。3 .安全小卫士:让学生了解行走于不同地形时的爬上方法和技巧。主要针对爬山时,可能遇到的不同地形,介绍相应的爬山技巧:上坡下坡时;穿越树林与草丛时;路遇小溪流时。这一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我们爬山时可能遇到哪些不同地形以及针对不同地形的行走方法与窍门。上下坡时:登山的意外事故,大多发生在下坡时,特别之一帮助学生鉴别爬山方法的正误,将两者对比加深印象。(1)容易迷失方向或受伤,应先定义地标
13、再前进,才不至于迷路发生危险。(2)服装要装备齐全,戴帽子、戴手套、穿长裤、袜子、坚固的鞋子,若一时找不到帽子。可皮毛巾盖住脸颊,以防耳朵及脸部受伤。(3)衣服口袋不要放东西,贵重东西放谿于背包内较为安全。(4)穿越时,要随时与同伴联系,可在木棒前段绑上旗子或手帕,随时与同伴联络,避免走失。做一做:拟一份爬山活动方案。了解保险小知识。三、课堂小结。7户外如何避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户外避震的方法与技巧。2 .学会选择安全的避震场所。教学重点:学会选择安全的避震场所。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户外避震的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二、王题活动1 .安全小问号引发学生对地震来临时户外如何避震
14、的思考。阅读教材:两种户外环境小镇的街道和空旷的田野。高楼林立的大街。我该往哪里跑?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在户外应该如何避震?怎样才是安全的避震场所?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两幅图的不同之处。(1)地震来临时,图中人物的表情,由此去感受他们的内心。(2)人物所处的环境,在学生对图意充分理解、交流各自观察所得,提出问题,引发思考。2 .安全小博士让学生掌握户外避震的方法与技巧。户外避震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在开阔地,趴下或蹲下。(2)不要乱跑,也不要随便跑进室内。(3)在人多的地方注意防踩踏。(4)尽快离开山脚,陡峭的山坡、悬崖。第一幅图:首先强调必须选择开阔地,然后观察蹲下或趴下的姿势。第二幅图:重
15、点强调要镇静,千万不要慌张,不能乱跑,选择安全地带,更不能随便跑进屋内。第三幅图:提醒学生在人多的地方,特别注意防踩踏。第四幅图:利用图画,帮助学生了解哪些是危险地带。在学生对户外避震的方法有充分了解之后,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比较不同情况下避震方法的异同。3 .安全小卫士让学生了解地震之后选择安全场所的方法要点。主要介绍地震之后躲避余震,如何选择安全场所: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避开其他危险场所。4 .安全小提示户外避震应准备好的物品。三、课堂小结。8紧急救助教学目标:1 .了解意外事故中常用的紧急救助方法。2 .了解心肺复苏的方法。教学重点:知道解除气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
16、教学难点:解除气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二、王题活动1 .安全小问号(1)阅读书上的急救故事。(2)议一议:彬彬获救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最关键的措施是什么?2 .安全小博士(1)了解常见的紧急救助方法A.止血:可以用芽抱塞捆等方法进行止血,如止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B.包扎:为保护伤口,减轻感染,防止进一步损伤,需要对伤口进行包扎。常用的包扎材料有三角巾、纱布、棉垫、绷带等,也可用干净的毛巾、手帕、衣服等替代。C.骨折固定:为避免进一步损伤,减轻痛苦,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常用的固定材料是夹板,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棒等替代。无替代材料时,还可把断肢固定
17、于身体或健康一侧的肢体上。D.伤员搬运:伤员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送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抢救治疗。(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方法说出来与同学分享。2 .安全小卫士(1)学习解除气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方法一:自救方法。方法二:海姆立克急救法.(3)小组活动:选择一种紧急救助的方法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演练。3 .安全小提示(1)当意外发生时:不要贸然行动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紧急救助。(2)拓展活动到当地红十字会或医院参加进一步的学习和培训,如学习心肺复苏的技术。三、课堂小结。9运动的自我监控教学目标:L了解运动负荷适当的含义。2.能够运用监控指标调整运动负荷。教学重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质版 六年级 下册 生命 生态 安全 教案 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