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设备 安全技术规范(报批稿)编制说明.docx
《制冷空调设备 安全技术规范(报批稿)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空调设备 安全技术规范(报批稿)编制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GB制冷空调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报批稿)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编制依据】2020年11月19日,由国标委发202049号文下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计划编号:20203574-Q-339,归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概况】计划项目名称:制冷空调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计划下达时的主要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项目周期:24个月。2主要工作过程起草阶段:计划任务下达后的2021年3月,在冷标委秘书处的组织和协调下成立了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标准起草工作组,正式开始着手本标准的起草工作。工作组相关人员随即展开了广泛的调研分析,进一步明确标准化对象及其应用特
2、征,形成标准草案。由于需要召开大型行业会议,受新冠疫情影响,标准项目一度中断,直至2023年疫情放开后,起草组根据行业最新发展情况,重新梳理了项目的技术内容,并于2023年8月25日在合肥召开了第一次标准起草工作会议,针对标准草案稿具体内容提出了完善建议;2023年9月14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标准起草工作会议,针对标准化对象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技术规范框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2024年1月18日,在合肥召开了第三次标准起草工作会议,在总结前期工作基础上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主要内容,明确标准适用范围,完善电气设备安全规定及潜在危险因素,提出应对可燃性制冷剂应用的具体安全技术措施等。会后,起草组依
3、据研讨的结果对标准的关键点及反馈较普遍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确认,之后再次对稿件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正式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24年3月24日提交至冷标委秘书处。征求意见阶段:2024年3月25日,冷标委秘书在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确认后,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全体委员,并在冷标委网站上(WWW)予以公布,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随后,起草小组对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由于收到的意见较多,稿件进行了较多调整。2024年5月31日,秘书处向主管机构提请正式的征求意见,主管机构批准后,标准于2024年7月1日8月29日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启动面向全社会的征求意见,但未
4、从平台中收到反馈意见。期间,2024年7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市场监管总局书面征求了意见,也未收到后者的意见反馈。标准正式征求意见期间,秘书处共收到来自21家单位或个人的278条意见、建议和相关疑问,起草组逐一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处理(详见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2024年9月13日,在冷标委秘书处组织下,在合肥召开了第四次标准起草工作会议(送审稿定稿会),重点就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进行了现场交流和研讨,会后进一步修改形成正式送审稿,并于2024年9月22日提交至秘书处。送审阶段:2024年9月29日,秘书处召集全体委员于线上召开了标准审查会,参会委员及代表对标准的送审稿进行了全面讨论,起草组就会
5、上提出的疑问和意见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采纳和不采纳的理由(主要技术建议见审查意见汇总处理表)。最终,标准送审稿以100%的通过率通过了全体委员的投票表决,同意上报。报批阶段:审查会后,工作组按照会议审查意见对标准的送审稿作了进一步的修改、整理和完善,形成了最终的标准报批稿,并于2024年11月21日连同编制说明及其它相关报批材料一并报至冷标委秘书处。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本标准由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丹佛斯(天
6、津)有限公司、谷轮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江森自控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国机通用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上海一冷开利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麦克维尔空调制冷(苏州)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Te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顿汉布什(中国)工业有限公司、江森自控日立万宝空调(广州)有限公司、三菱重工空调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浙江三花商用制冷有限公司、广州纽
7、恩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主要起草人员:马金平、王汝金、夏光辉、张译文、张文强、劳春峰、张建强、李健锋、王志梅、刘强、雷朋飞、胡祥华、周威、尚舒文、李雄亚、张秀平、戴琳、张朝晖、陈敬良、申广玉、刘志清、江富强、卢云、张会明、代文杰、别清峰、任桂平、王发忠、张振军、戴梅、匡胜严、李周洋、赵密升、刘国峰、陈焕新、姜继周、陈新强、郭扬、李娟、李陶达、柯瑶。所做的工作:马金平任起草组组长,负责建立标准的整体框架思路,组织协调和把关标准研制的全过程。王汝金、张秀平、戴琳、姜继周、陈新强、郭扬、李啊达、柯瑶负责各类技术调研、反馈
8、信息的汇总分析、标准文本的编写以及标准稿件的最终确认。夏光辉、张译文、张文强、劳春峰、张建强、李健锋、王志梅、刘强、雷朋飞、胡祥华、周威、尚舒文、李雄亚、张朝晖、陈敬良、申广玉、刘志清、江富强、卢云、张会明、代文杰、别清峰、任桂平、王发忠、张振军、戴梅、匡胜严、李周洋、赵密升、刘国峰、陈焕新、李娟负责结合实际应用经验和市场需求,共同完成标准技术内容的分析、查证以及测试数据的搜集整理工作,对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确认和完善。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的原则,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统筹推进。
9、本标准在结构编写和内容编排等方面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编写。在确定本标准主要安全技术指标时,综合考虑产业界产品质量水平、产品应用情况及用户的利益,寻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的先进性与科学性。2主要技术差异本文件规定了制冷空调设备的通用安全要求及材料、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维护等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安全技术要求。本文件按国家对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的要求进行编制,标准完成后代替GB251302010、GB251312010GB100802001及GB183612001(原标准废止)。本文件与其代替文件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
10、化如下:a)对强制性要求进行了统一归纳;b)基于制冷空调设备全生命周期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结构上进行了重新编排调整。c)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d)增加了“通则”一章(见第4章);e)增加了“材料通用要求”(见5.1);f)更改了“金属及合金”内容(见5.2.1);g)更改了“设计与结构”内容,增加“f管路及部件的热应力,i)设备中泵、压缩机、风机等动设备由于自身振动引起的荷载,制冷剂的设计应能防止制冷剂回路内的内部腐蚀或其他化学影响”(见6.1.1);h)更改了“压力要求”内容,增加“多腔压力容器应考虑相邻腔室压力的影响,在制冷空调设备中运行的风机箱体在合理偏差内(设计静压+10%或50
11、Pa取大值)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见6.1.1);i) 增加了“制冷剂泄漏监测系统”内容(见6.8.2);j) 更改了“蒸气压缩循环制冷空调设备含2L类可燃性制冷剂的机房电气设备”安全要求内容(见6.9.1.3);k)增加了“电气设备”安全要求内容,包括防触电保护、泄漏电流(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接地装置、内部布线、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磁兼容性、耐潮湿、电气元件、输入功率和电流、瞬态过电压、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非正常工作、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见6926916);1)更改了“对热表面的防护”设计要求(见6.10);m)更改
12、了“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防护”设计要求(见6.13);n)更改了“制冷剂安全截止阀”设计要求(见6.17);0)更改了“安全警报器”设计要求(见6.18);P)更改了“最大允许压力的标注”要求(见6.20.4);q)更改了“耐压试验”、“密封性试验”内容(见732和733);r)增加了“可燃制冷剂制冷空调设备配套手册要求”内容(见744);s) 更改了“制冷空调设备充注量限值的要求”的规定(见8.L1.2);t) 更改了“制冷空调设备的安装场所”及其附加规定内容(见8.142和8.1.7);u)更改了“机房”的内容(见8.2.138.2.15);V)增加了“安装、操作指导手册”的规定(见8.3和8
13、6);w)增加了对废弃制冷空调设备进行处置的相关要求(见853);X)更改了“制冷空调设备的潜在危害”(见附录A);y)增加了“使用氨作为制冷剂的蒸气压缩循环制冷空调设备的其它附加要求”(见附录B.5);z)增加了“使用A2L和B2L制冷剂的制冷空调设备性能试验室一般性要求”(见附录D)。3主要技术内容3.1标准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创造人类舒适性环境、特定人工环境、工艺流程条件及特定冷热需求的温度、湿度、流量、空气品质控制与调节的制冷系统及热泵、装置和部件。各部件及管压力要求管路及配件关闭装置保护装置限压开关装置电气设备热表面防护运动件防护火灾和爆炸防护制冷剂安全截止阀设计过程标记及文件部件
14、试发投入使用前设备试依装出过程标记和文件编制图1标准框架图3.2 完善电气设备安全规定本文件对现有制冷空调设备相关强制性标准的电气设备安全规定进行了系统性完善。对标新版IEC60335-2-40Householdandsimilarelectricalappliances一Safety一Part2-40:Particularrequirementsforelectricalheatpumps,air-conditionersanddehumidifiers,对其中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发热、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瞬态过电压、耐潮湿、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非正
15、常工作、内部布线、元件、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接地措施、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等对应内容进行了梳理整合。3.3 3完善潜在危险因素本文件分析了现有强制性标准中对制冷空调设备(包括冷水机组、单元式空调机、漠化锂吸收式机组、通风机等)的安全技术要求规定,对各危险源要素进行了分类和完善,将现有强制性标准的部分条款拓展应用到对全部制冷空调设备的规定中,如增加了吸收式制冷设备燃烧设备系统非正常工作、安全保护元器件失效等规定,纳入了个别具有明显特征的产品标准条款(如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等)。3.4 增加可燃性制冷剂应用安全的规定可燃制冷剂充注量限值是确保可燃制冷剂空调设备安全
16、使用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限制空调器中可燃制冷剂充注量,以避免制冷剂泄漏可能造成的火灾危险。IEC60335-2-40:2022放宽了对于家用及类似用途的制冷空调设备制冷剂充注量的限值要求,一方面充注量限值由所有制冷系统的总充注量不超过m3调整为单系统的充注量不超过m3;另一方面,通过循环空气流、加强气密系统、通风、报警及警告等措施来提升制冷剂的最大充注量或降低最小房间面积等。按安装使用场所分类,对其中I类、11类应用(与家用及类似用途相对应)的制冷空调设备执行IEC60335-2-40:2022,吸收国际标准最新条款制冷剂充注限值的规定。制冷空调设备在I类、II类应用场景中封顶系数放大,多联机
17、等产品制冷剂充注量得以扩充。但对于特种工业用途制冷空调设备等IV类应用场景则不建议过度激进,保留现行GB/T9237-2017(来源于ISo5149:2014)的制冷剂充注量规定。此外,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设备包装要求、制冷剂安全切断阀要求及泄漏监测系统传感器位置要求、配套手册规定等均采标IEC60335-2-40:2022进行了明确。3.5 修改了制冷空调设备含2L类可燃性制冷剂的机房电气设备的规定对于使用含2L类可燃性制冷剂的机房电气设备规定采信了国际标准ASHRAE15-2022的相关规定:当使用A2L组或B2L组的可燃制冷剂时,机房应符合2区危险(分类)电气场所的规定,或应符合关于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冷空调设备 安全技术规范报批稿编制说明 制冷 空调设备 安全技术 规范 报批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