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 第2部分:盐沼湿地_地方标准格式审查稿.docx
《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 第2部分:盐沼湿地_地方标准格式审查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 第2部分:盐沼湿地_地方标准格式审查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07.080CCSA4511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XXXX-XXXX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第2部分:盐沼湿地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arbonstoragesurveyandassessmentofmarineecosystem-Part2:Saltmarsh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7TXXXX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的第2部分。DB37/T卜0以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
2、1部分:海草床; 第2部分:盐沼湿地;第3部分:海藻场。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山东省高度重视海洋碳汇工作,将其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自2021年始,为全面推动海洋碳汇产业发展,我省率先实施了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试点和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建设,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工作基础,总结出一套调查内容更全面、评估方法更准确的技术方案,统一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方法已成为海洋碳汇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DB37TXXXX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是规范我省海洋生态系统碳储
3、量调查与评估工作的基础性标准,为全面摸清我省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开展碳汇交易工作奠定基础,进而更好地发展蓝碳经济,助力我省海洋强省建设。DB37TXXXX旨在规范山东省分布的不同类型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要求与评估方法,根据我省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主要类型中调查范围边界、调查内容、调查指标等关键性差异,拟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海草床。目的在于规范海草床生态系统碳储量范围边界、调查方法、调查站位等要求与评估方法。 第2部分:盐沼湿地。目的在于规范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范围边界、调查方法、调查站位等要求与评估方法。第3部分:海藻场。目的在于规范海藻场生态系统碳储量范围边界、调查方法、调查站位等要
4、求与评估方法。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第2部分:盐沼湿地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范围边界、调查方法、调查站位、评估方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763.8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T1683基于坐标的地理点位置标准表示法GB/T27648重要湿地监测指标体系GB/T42639潮间带调查规范3术语和定义
5、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a,盐沼湿地saltmarsh土壤盐渍化并长有盐生植物且植被盖度大于或等于30%的淤泥质潮滩。来源:GB/T159192010,5.55,有修改a9碳储量carbonstock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碳库内所包含有机碳的绝对数量。来源:HY/T04572024,3.34范围和边界4范围4.1.1 范围应为调查区盐沼湿地生态系统边界之内。4.1.2 应根据地图、海图、地形图、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以及文献、历史调查资料、实地勘察确定盐沼湿地范围边界。49边界4.2.1 应精确绘制调查边界并标明拐点经纬度,具体按照GB/T16831相关规定执行。4.2.2 边界一旦确定,不应
6、随意改变;确需改变时,应详细记录原边界、改变原因等改变事项,并重新绘制边界。5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盐沼植被、枯落物和沉积物(见附录A),调查指标应符合表1。调查记录表见表A.1。表1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指标调查内容调查指标调查方法评估方法盐沼植被植被:分布、面积;群落特征:种类、密度、盖度、株高6.19.3.1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有机碳含量枯落物枯落物生物量、有机碳含量6.29.3.2沉积物沉积物容重、有机碳含量6.39.3.36调查方法盐沼植被6.1.1分布与面积通过遥感识别与现场核查相结合方法,确定盐沼植被分布与面积,具体按照GB/T42639相关规定执行。6.1.2种类实地调查
7、并记录样方中的植被种类。6.1.3盖度对样方内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进行估算,记录盖度,具体按照GB/T27648执行。6.1.4密度将每个样方内生长的所有植株按物种进行清点,分别记录植株数量,密度计算方法按照GB/T27648执行。6.1.5株高每个样方中相同植株随机选择3株以上,测量从地面到植物茎叶最高处的垂直高度离并求出其平均值(cm)O6.1.6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具体方法如下:a)植物地上生物量采用直接收割法或异速生长方程计算,直接收割法获取样方内地面以上活体部分;b)在植物地上生物量采集样方内使用根钻或挖掘方式获取地下生物量
8、样品;c)在样品量大、路程远或烘箱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在野外称量样品鲜重,取出混合均匀、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带回实验室;d)样品杀青后60C烘干至恒重,计算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干重,gm2)O6.1.7有机碳含量植物样品有机碳分析按照GB/T12763.8执行。67枯落物6.2.1枯落物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具体收集方法如下:a)收集植物样方中的立枯物和地表凋落物,收集后合装一起并标记为枯落物样品;b)将样品置于烘箱60。C烘干至恒重,记录枯落物生物量(gm2)o6.2.2有机碳含量枯落物样品有机碳分析按照GB/T12763.8执行。63沉积物6. 3.1沉积物样品采集沉积物样品采集方法如下:a)
9、沉积物样品采集应与盐沼植物样品采集同期进行;b)采样深度一般为100cm,对于沉积物厚度小于100cm的按照实际深度采样;c)用带推土器的原状取土钻或动力柱状采样器或挖剖面方法采集沉积物样品;d)达到采样深度后,记录采样管达到的深度(/1)以及采样管内沉积物高度(办),计算压缩系数a,压缩系数小于0.60时需应重新采集样品;e)采样管取出后应立即封堵底部,锯除采样管上部空余部分后密封,标识管顶和管底;f)若样品未能及时处理,应在-20C条件下保存。6.3.2有机碳含量沉积物样品有机碳分析按照GB/T12763.8执行。7调查站位7调查分区调查分区应综合考虑调查区域盐沼植被分布、水环境、底质和土
10、壤性质、现有/潜在土地利用方式、地貌特征和距海距离等多因素。分区原则应与调查指标一致。分区的大小和数量宜考虑精确度、所需时间和可利用资源三者的平衡,具体如下:a)将存在异质性的调查区域划分为多个生态同质(如植被类型、盖度和地貌学相似)的小区;b)垂直于海岸线方向,整个分区应涵盖低、中、高潮滩,包含草本和灌木等植物群落;c)沿岸线方向分区,若存在潮沟,宜将潮沟作为分界线。79站位布设7.2.1布设原则基于每个调查分区,布设代表性样线和站位,综合考虑植被、潮滩高程和开发活动等因素,具体如下:a)样线应在空间上涵盖整个调查区域,能够反映调查区域盐沼植被和地貌环境的全貌;b)样线由陆到海方向应需涵盖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 第2部分:盐沼湿地_地方标准格式审查稿 海洋 生态系统 储量 调查 评估 技术规范 部分 盐沼 湿地 地方 标准 格式 审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