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综合检测试题及解析.doc
《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综合检测试题及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综合检测试题及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综合检测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把第卷选择题 部分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第卷和答题卡。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满分 100 分。第卷(选择题 共 4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灌溉系统是苏美尔城市中的重要部分,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灌溉系统的建造、 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只有政府才能持续征召人们从事这样艰巨的活动;即使灌溉系统运行 良好,政府也需要保证水源的公
2、平分配、解决争端等。到公元前 3000 年,所有苏美尔城市 都拥有了国王,国王拥有很大权力。这说明( )A.农业生产影响国家的发展C.农业国家与专制政府相符B.苏美尔人十分重视水利灌溉D.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灌溉2.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 30 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 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 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3.新航路开辟后,从亚洲输入欧洲的香料比开通前“扩大了三十倍
3、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 品,如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这主要 是因为物种交流(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B.削弱了土耳其的实力C.推动了工业革命爆发 D.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4.下表是中国古代冶金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 )春秋时期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秦朝汉朝南北朝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铜、铁兵器约 4 万件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冶铁以煤为主要燃料;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出现灌钢法,制作的兵器更加坚韧锋利A.铁器出现的时间不应早于东周时期 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 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于社会生产5
4、16 世纪后,欧洲市场上胡椒的供应量比 14 世纪中叶充足许多,且胡椒价格下降,走上更 多寻常人家的餐桌,因而不再受到贵族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蔗糖、巧克力、茶叶和烟草。 这说明( )A.价格革命催生了洲际物种的交流C.欧洲贵族全面接受了美洲饮食文化B.新航路的开辟削弱了贵族的地位D.食物被赋予了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6.英国在 17 世纪和 18 世纪上半期农业生产能力出现了提升。1700 年后英国谷物和面粉的 出口大幅上升,到 1750 年总数达 20 万吨,英国成为当时的“欧洲粮仓”。英国成为“欧洲 粮仓”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推动C.机械化耕作的普遍推广B.圈地运动变革了生
5、产关系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刺激7.“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 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了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 的世界市场。”据此,20 世纪以来美国食物储备技术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发明了新交通工具 B.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影响C.工业生产方法的改进 D.政府的推动作用8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百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 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材料说明( )A中国农业历史悠久 B神农氏最早发现百谷C原始农业是建立在医药学基础上的 D中国原始农业和医
6、药学同时产生9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使用的农具,有倒三角锄、长柄弯锄、板状锄等;此 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农耕经济已普及全国B耕作方式明显进步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10.阿克莱特改进发明了新型的水力纺纱机。1771 年,他与人合伙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创办机 器纺纱厂,改西方原家庭手工业生产形式以及一大群从事手工业的工人简单聚集起来的生产 形式,为工厂雇佣式的大机器集体分工合作的模式,被称为“英国现代工厂制度的奠基人” “近代工厂之父”。可见阿克莱特的发明( )A.推动了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B.使工业生产摆脱地域限制C.推动新的生产
7、组织形式确立 D.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发展11.1905 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 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 这首歌谣反映了( )A.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 B.工业革命促进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C.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D.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12.魏晋南北朝的豪强地主庄园里,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 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所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 的现象时有发生。材料能够表明这一时期(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
8、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与官营手工业相抗衡13.“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 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 基础。”这则材料主要反映( )A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和经济关系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14现代中国正走入“微时代”,出现“微信”“微博”“微课”“微讲座”等“微工具”或“微 事务”。对此的合理解释是,当代中国( )A科学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
9、B科技进步促使社会节奏加快C传统科技观念遭到了颠覆 D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地结合15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有一幅名为倭国造银钱图的插图,讲琉球诸国制造银币 的工艺。这幅插图表明了当时( )A中国先进的白银铸造技术传入邻邦 B朝贡体制保障了外国银钱流入中国C白银在中外经济交流中有重要作用 D明政府重视海外贸易中的货币因素16.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 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A.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C.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17明嘉靖后期,国家出现银荒,隆庆
10、元年(1567 年),首次颁布户部库藏钱法:“买卖 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者,止许用钱。”。此举说明( )A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承认白银的货币地位B明政府法令的目的是限制白银的使用C政府注意规范商业经营形式D政府意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18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 年),金一两换银四两;万历中期赤金一两可换银七八两;崇祯 中期赤金一两可换银十两。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海禁造成对外贸易的萎缩 B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的影响C佛事兴盛导致金价的上涨 D吏治腐败导致银价的下跌1916、17 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 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
11、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当时( )A亚洲经济地位依然较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C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20.1872 年 12 月,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并且在当月公开 向社会发行了股票(见下图),这是我国历史上发行的第一只股票;随后江南制造局、开平矿 务局等工矿企业也相继发行股票,从此揭开了我国股票发行、上市的序幕。由此可知,当时 ( )A.民众对洋务企业寄予厚望C.近代经营理念影响洋务派B.中国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已形成D.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捉襟见肘21.下面为 19651995 年不同类
12、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这反 映了( )A.发达国家占国际贸易主导地位C.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B.国际贸易总量逐渐增加D.经济全球化开始出现22.2019 年 7 月,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距今约 5000 年的良渚聚落群中既 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平民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 用墓地。这表明良渚文化聚落群( )A.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B.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C.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 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23.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 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
13、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由此可以得出( )A.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 B.农业的发展是村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C.村落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 D.中国的原始村落规模比其他国家大24据统计,1851 年英国总人口为 1 800 万,其中农村人口占 48%,而城市人口占 52%。同 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 大多数,与英国的城市化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些“巨大的村庄”。材料说明(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 B英国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C法美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 D德俄意尚未开始工业革命25.在中世纪的英国,旅游多是贵族的活动,主要动机
14、是对知识的追求;19 世纪,大众旅游 成为趋势,长途旅行、周末旅行逐渐盛行,主要动机是追求娱乐。这主要是因为( )A.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C.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B.交通工具的革新D.社会财富的增加26.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出现于 1825 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出现于 1876 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出现于 1885 年,中国第一辆汽车出现于 20 世纪初;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出现于 1903 年,中 国第一架飞机出现于 1909 年。从三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看出 ( )A.中国融入世界步伐加快C.中国近代经济不断发展B.中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D.近代交通工具受到国人欢迎27中国知
15、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 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D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被外企吞并28世界文明史中说:“人类疾病的病源首次具有了国际性,那些以往与世界其他地区相 隔绝的各个民族,在疾病爆发时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因为他们的体内不具备对某些疾病的免 疫力。”这种情况发生在( )A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 B罗马帝国时期C新航路开辟后 D工业革命后291883 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
16、年又 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 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这三大保险法旨 在( )A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C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B应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D推动企业自觉科技创新30.2009 年 3 月,我国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改革要坚持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 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表明我国政府( )A.不断地完善医疗卫生体制C.工作重点是基层社会保障B.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D.有效缓解医疗卫生不平衡现象第卷(非选择题 共 55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31 题 12 分、
17、第 32 题 16 分、第 33 题 12 分、 第 34 题 15 分,共 55 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时间11 世纪到15 世纪末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欧洲居民食品种类的发展变化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豌豆、栗子和杂豆等,食品种 类主要是肉食、面包和粥。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食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欧洲的本土植物也 被带到殖民地,在那里培育改良,大量生产,最终以补充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初1864 年1923 年21 世纪初不足。如:变种小麦等。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 科学的制定出罐头生产工艺。至
18、此,罐头工业进入到现代世界食品工业当中, 并传至世界各地。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由此生产出了家用电冰箱,它主要用 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被人们逐渐越来越多的食用。一种中餐元素“肉夹馍”再次以快餐的形式抢滩西班牙,并计划大举扩张。据 报道,被称为“ BAO”的西式肉夹馍,最早在英国出现,是旅英华人利用中国 传统名吃“肉夹馍”在当地创业成功,然后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连锁经营模式。据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新篇章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 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32. (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二战后改善全
19、球治理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材料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的重建债务的盟国 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 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材料二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 化进程中利益和权力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 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 TPP 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 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摘编自陈伟光逆全球化暗流与
20、中国的应对:基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关系的思考材料三 相比中国学者对全球治理理论研究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也贡献了中国智慧。2015 年,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中提出了众多新思想、新观点, 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等。摘编自历史的选择(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8 分)(2)据材料二,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5 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政府为推行全球治理贡献了怎样的中国智慧。(3 分)33.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
21、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12 分)材料一清明上图局部材料二 1819 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750 1801 185121.0 27.5 51.0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三 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以下 几个阶段:(一)19491957 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 (二)19581965 年,是 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三)19661978 年,是城市化停止发展时期; (四)1978 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统计局新中国 50 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三(1)从经济的角度,
22、结合材料一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2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 发展的主要因素。(6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第)(四)阶段得到发 展的主 要原因。(4 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先秦:传说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扁鹊运 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病秦汉:黄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 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魏晋南北朝:葛洪记载了青蒿治疗疟疾的功 用隋唐:日本多次派药师来中国学习医学;鉴真近现代1914 年,各省中医组织请愿团向政府 请求保存中医,政府申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经济 社会生活 综合 检测 试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