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新课标及“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学科素养能力调研试卷六年级科学(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能量”四个单元的知识,小爱、小科、小智几位同学邀请你一起组成学习小组,一起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回顾相关探究实验,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一起跟小伙伴们开始挑战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小爱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帮助复习与地球有关的知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题。1.观察我们制作的地球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B.从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C.地
2、壳、地幔、地核三层厚度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A.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说法错误,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B.从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说法正确。C.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厚度相等,说法错误,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核厚度约为3468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其中厚度最厚的是地核。2 .小爱利用地球模型帮助大家复习地球自转现象,下列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o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昼短夜长【答案】A【解析】【详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
3、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交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所以A选项正确。3 .小爱在查阅资料过程中看到,阿基米得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如果把石头当做地球,下列三种情况,“地球”更容易被撬动的是()oC.B.【答案】A【解析】【详解】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的平衡原理后说出的比喻,根据杠杆原理,只要杠杆的动力臂足够长,用一定大小的力就可以举起任意重的物体。故选A。4 .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托勒密的“地心说”所有观点都是错的。B.只有按“日心说”的观点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出现昼夜交
4、替现象。C.“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不动的,且处于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L认为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哥白尼则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主要观点是:1.认为地球是球形。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A.托勒密的“地心说
5、不是所有观点都是错的,比如认为地球是球体,A错误。B.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不是只有按“日心说”的观点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B错误。C.“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不动的,且处于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C正确。故选C。5 .当北京迎来黎明时,下列城市中有可能还处于黑夜的是()oA.深圳B.上海C.乌鲁木齐【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北京迎来黎明时,位于西边的乌鲁木齐还处于黑夜。C选项正确。6 .下列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影响的是()oA.深圳红树林的候鸟飞回来了B.郁金香白天开放,晚上收拢花瓣C.
6、植物到了秋冬会落叶【答案】B【解析】【详解】A.深圳红树林的候鸟飞回来了,候鸟受季节影响,进行迁徙。不正确。B.郁金香白天开放,晚上收拢花瓣,受昼夜交替影响。说法正确。C.植物到了秋冬会落叶是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说法不正确。小科对微小世界特别感兴趣,经过该单元的学习,他了解到了更多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据此请回答7一13题。7 .小科学习了本单元后,特别敬佩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因为他们研究的青蒿素对治疗()非常有效,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A.疟原虫B.线形虫C.变形虫【答案】A【解析】【详解】屠呦呦受到葛洪治疟的启发,采用沸点低的乙酸提取青蒿素,终于成功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被誉为“拯
7、救2亿人口”的发现,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所以因为屠呦呦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因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A选项正确。8 .小科想将叶子图像放大,进行细致仔细观察,下列几组镜片组合中,能让物体放得最大的是()o7V?【答案】A【解析】【详解】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象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凹透镜的特点是中间比边缘要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A、两个镜片都是放大镜,把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可以获得将物像放得更大的效果。如一个放大镜是a倍,另一个是b倍,放大倍数可以达到axb倍,所以将两个放大镜叠加起来
8、能提高图象的放大倍数。B、两个镜片一个是放大镜,一个是凹透镜,一个放大一个缩小,不能使物体放到最大。C、两个镜片都是凹透镜,都是缩小图像。所以A选项正确。9 .小科想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滴碘液的目的是()oA.杀菌B.消毒C.染色【答案】C【解析】【详解】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是在载玻片上,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用碘液处理装片的目的是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故选C。10 .小科将制作好的洋葱表皮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动到中间,应向()移动装片。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下
9、方【答案】C【解析】【详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洋葱表皮细胞处于视野的右下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故选C。11 .如图是小科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图中序号表示的是洋葱表皮细胞中的()【答案】B【解析】【详解】洋葱表皮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上有小黑点,这些小黑点是细胞核。故选B。12 .小科整理了显
10、微镜的使用方法帮助学习小组的同学复习,不小心打乱了复习卡,请你帮忙按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排序。()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较亮的视野。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从旁边看着,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安放切片: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记录:边观察边记录目镜内的物像。安放显微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安放好目镜和物镜。A.B.C.【答案】B【解析】【详解】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安
11、放显微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安放好目镜和物镜。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较亮的视野。安放切片: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从旁边看着,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记录:边观察边记录目镜内的物像。B选项正确。13 .小科了解了很多微生物的知识,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B.保持湿润可以防霉C.人们利
12、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各种疫苗,这种办法一定能预防所有传染病【答案】A【解析】【详解】A.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法正确。B.保持湿润可以防霉,湿润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食物会很快发霉,说法不正确。C.人们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各种疫苗,这种办法一定能预防所有传染病,疫苗是用的灭活的病原微生物制作的,一种疫苗只针对特定病毒,并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说法不正确。小智负责整理“能量”单元的知识,关于能量的知识他还不是特别理解,请你帮助他一起回顾知识吧!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420题。14 .近日深圳气温逐渐下降,小智发现手冷时摩擦双手就暖和了,在反复摩擦双手的过
13、程中,你告诉他,这实际上是把()oA.热能转化为化学能B.热能转化为机械能C.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答案】C【解析】【详解】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产生能量的转化,摸一摸长时间摩擦的接触面会感到很热,就是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用双手相互摩擦取暖,在这个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感觉手发热。故选C。15 .你们回顾课本,知道了1820年,丹麦科学家偶然发现了具有磁性。()A.奥斯特;导线B.奥斯特;通电导线C.牛顿;通电导线【答案】B【解析】【详解】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具有磁性。故选Bo
14、16 .小智在做指南针的指针偏转实验时,发现能使指南针偏转角度增大的做法。这些做法中不包括()oA.将指南针的位置靠近线圈的中心B.将导线远离指针C.将导线靠近指针【答案】B【解析】【详解】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将指南针的位置靠近线圈中心,指针偏转角度也会变大。将导线远离指针,指针距离导线越远,磁性越弱,指针偏转角度越小。因此将导线远离指针,不能使指南针偏转角度增大。故选B。17 .小智发现如果使电路短路,电流就会(),要及时断开。A.很强B.很弱C.无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短
15、路是指导线和电源直接连接在一起,中间没有电阻了,这样电流会在短时间内变得很强,要及时断开。A选项正确。18 .小智通过电磁铁实验,发现电磁铁与一般的磁铁不同的是()oA.磁极不能改变B.不能指示方向C.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A.改变电流方向,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不符合题意。B.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可以指示方向,不符合题意。C.电磁铁的磁力受电流大小、线圈数量影响,因而大小可以改变,符合题意。故选C。19 .小智尝试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其中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是()oA.增加电池节数B.改变线圈缠绕方向C.增加线圈缠绕匝数【答案】B【解析】【详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能够
16、控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圈数,二是线圈中电流的强度。增加电池个数、增加线圈缠绕匝数都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改变线圈缠绕方向能够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B选项符合题意。20 .小智整理完学习资料后发现,原来小电动机的转子就是()oA.磁铁B.电磁铁C.铁芯【答案】B【解析】【详解】电动机的转子是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线圈构成的一种装置,通电后产生磁性,是一种电磁铁。故选B。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J;错误的在括号里打X。(每题2分,共20分)为了检测学习小组的复习情况,老师组织了“快问快答”科学知识竞答游戏,看看你们当
17、中谁是科学知识小明星!21 .“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描述的是拓印。()【答案】【解析】【详解】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属于活字印刷拓印过程。本题说法正确。22 .我们用筷子吃饭,是因为筷子能省力。()【答案】【解析】【详解】筷子是费力杠杆。23 .组合两个凸透镜与一个凸透镜相比,放大倍数更大,视野更大。()【答案】【解析】【详解】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的镜片
18、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放大的倍数和镜片的中央的凸度有关,中央越厚,放大的倍数越大。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不一定比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要大,所以本题说法不正确。24 .利用干草可以培养微生物。()【答案】【解析】【详解】干草主要成分是纤维,需要用纤维素酶进行酶解,转化为葡萄糖,可被微生物利用,培养微小生物时往水中加入干草可以为微小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帮助微生物生长。所以本题说法正确。25 .模拟活字印刷的流程是“检字一拓印一刷墨一晾制”()【答案】X【解析】【详解】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
19、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故题干说法错误。26 .羊角锤不属于杠杆,因为它的外形与撬棍不同。()【答案】X【解析】【详解】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有支点、动力点、阻力点,是杠杆。故题干说法错误。27 .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时,我们要保持电池节数不变。()【答案】【解析】【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
20、应该保持一样。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铁芯大小和线圈,改变电池节数。故题干说法错误。28 .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丹麦科学家简施旺。()【答案】【解析】【详解】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题干说法错误。29 .为了顺利登上高峰,我们修建盘山公路,它的作用是费力但方便。()【答案】【解析】【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盘山公路应用了斜面原理,斜面能省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2023 2024 学年 广东省 深圳市 山区 教科版 六年级 上册 期末考试 科学 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