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趋势分析.doc
《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趋势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趋势分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摘 要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途径,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发生,为产业的全球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利的一面。掌握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认清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以及新趋势,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特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完善服务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合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是目前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产业转移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速,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引起外贸方式与外
2、贸结构转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外贸收支失衡。及时调整外资和外贸政策,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质量和效益,有助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向均衡和协调的方向发展。我国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逐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占据产业价值链中较为有利的地位。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演进过程及其背景来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及一般规律,进而分析产业转移的现状以及趋势,指出了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同时也阐述了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现状, 趋势分析, 产业链AbstractIndustry tr
3、ansfer is the major form of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mportant way, especially the occurrence of financial crisis,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global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industry transf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4、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ut there are also bad sides. Grasp the general rule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y transfer, reali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new trend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y transfer,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opti
5、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mprove services, ongo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y transfer servic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to undertak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the process of important mean
6、s. Industry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way of promoting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pgrad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y to shift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d in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become the mai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to undertake. Undertake i
7、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caused by way of foreign trade and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to a certain extent, led to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trade, and foreign trade
8、imbalance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our country to realiz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pgrade, and gradually into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and occupy the favorable position in the industry value chain. This article fr
9、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ransfer process and background for the analysis of dynamics and the general law of industry transfer, and analysi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 points out the main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y transfer in Ch
10、ina. Also dwells on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y transfer in China, and our country should tak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y transfer status, Trend analysis, The industrial chain目录前言11产业转移概述11.1产业转移的概念11.2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21.3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过程21.4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32国际
11、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42.1国际产业分工的情况42.1.1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向产业内分工深入发展42.1.2国际产业分工关系复杂多样42.1.3金砖四国国际分工地位进一步提升52.2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62.2.1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62.2.2新能源等低碳、绿色产业加速转移62.2.3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流向不平衡72.2.4全球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72.2.5研发机构伴随国际产业转移比较普遍82.3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82.3.1第三产业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82.3.2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呈多样化发展92.3.3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集聚趋势日益明显92.4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93国际
12、产业转移的原因103.1跨国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103.2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果103.3潜在市场容量是产业转移的拉动力量113.4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力113.5新经济刺激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发展124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134.1结构高度化趋势134.1.1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向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134.1.2流向的决定因素转向非流动要素144.1.3由逐级梯度推进趋向多级平行推进144.1.4由产业分层递进趋向于综合性发展154.2规模扩大化趋势154.2.1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154.2.2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不断增加164.3周期缩短化趋势164.4方式多样化趋势
13、174.4.1业务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方式174.4.2产业链整体转移不断增多184.4.3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184.4.4产业层级多元化184.4.5双重产业转移进程加速195我国应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205.1提高产业承接质量,优化产业结构205.1.1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205.1.2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215.2加大服务业的承接力度,提高我国现代服务业水平215.2.1改革市场准入条件,扩大对外开放215.2.2增加对服务业投入225.3将技术引进与创新有效结合,建立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225.4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23结束语23参考文献25致谢2626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趋势分
14、析前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跨国公司不断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以提高跨国公司的竞争力。而承接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扩大开放的快捷通道,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转移不仅使发达国家实现了产业升级的动力,也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外部支持。发达国家进行国际产业转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以制造业作为转移内容、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的转移方式。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继续以第二产业为主,并呈现出由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过渡的趋势。同时,转移的内容通常是已经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或在转移国已经成熟的产业;并且,产业转移由加
15、工装配开始,逐步向本土化生产过渡。另外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服务业作为转移内容、以外包为主的转移方式。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作为发展中国家,选择何种方式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决定了一国的产业分配格局、出口结构、经济发展潜力甚至是一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因此,探讨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模式选择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于一国政策取向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1产业转移概述1.1产
16、业转移的概念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供给以及生产需求条件均发生了变化,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外的国家和地区,这样的活动过程叫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的过程,也是企业为了应对新形势而进行区位调整的过程1。本文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将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的产品由原来的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依次推进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的实质是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的过程。存在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按互补性原则,将一个地区
17、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这样既可摆脱包袱,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为地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提供有效空间,推动产业升级。1.2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某些产业由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具体来说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跨国界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从而出现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发生迁移。国际产业转移是开放经济的产物,也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组合,也就是说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18、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2。本文认为,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国家间的产业转移,也就是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这样一个过程,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也就是说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通过对外贸易和投资扩大表现出来的。由于各国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就不断地从高成本国流向低成本国,由此带动其他资源的流动,形成国际产业转移。1.3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过程目前,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过程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比较认同毛广雄提出的划分标准,即全球正处于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过程如表1所示
19、表1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过程时间原因转移产业流向第一次产业转移浪潮(1950-1960)美国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日本、德国第二次产业转移浪潮(1960-1980)美、德、日等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1980-1990)石油危机以及美国、欧洲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东盟、中国东南沿海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1990-2008)计算机模块化、中国加入WTO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转移中国成为首选目的地 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小规模)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2008-至今)国
20、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中国人力成本升高劳动密集型东南亚、中国中西部(大规模)资料来源: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2011-06注:该表简要地描述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过程,各次转移的原因多种多样,转移产业的类型从较低级的劳动密集型向较高级的资本、技术密集型逐渐转移,最终又转向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大体是先转移到比较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1.4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在产业层次上,表现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早期的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轻纺、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零部件;随后
21、逐渐转向钢铁、石化、冶金、机械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接着,在继续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同时,开始转移如电子、通讯等成熟的中间型、较低层次的非核心复杂性技术密集型产业3。在转移区域上,表现为从发达国家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梯度推进。以轻纺品的转移为例,它先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又从日本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地区,接着又转移到周边的东盟国家和中国。在产业转移的进程上,表现为从加工装配及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的过渡。纵观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其开端总是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加工基地,把最终产品销往他国;随着发展中国家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积累,发达国家便
22、增加中间产品的本地采购;最后,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都落户发展中国家,真正完成产业的国际转移和接替。在技术水平上,表现为转移产业的技术水平已进入“标准化”阶段。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后,企业拥有的技术垄断优势已消失,竞争的基础仅仅是价格因素,因此,企业会将该产品的生产或装配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自身则将优势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并从国外进口该产品4。2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2.1国际产业分工的情况2.1.1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向产业内分工深入发展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发展的趋势国际产业分工,无论是垂直分工还是水平分工都在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深入发展。垂直分工
23、的深化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力等自然要素的成本比较优势;而产业内水平分工深化主要是基于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优势带来的交易成本下降和规模经济效应。目前发达国家间以水平分工为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垂直分工为主。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垂直分工为主,水平分工作为未来分工方向和趋势刚出现,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水平和垂直分工兼有,与最不发达国家以垂直分工为主。2.1.2国际产业分工关系复杂多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关系不断调整,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差异很大,国际产业分工关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多样化、多层次化。主要发达国家将继续处于产业链中高端,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利用研发、设计、品
24、牌和技术等环节控制和影响全球经济发展进程。发展中国家居于产业链中低端,或提供能源、资源、原材料,或以加工制造为主。发达国家主要争夺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的制高点,经济结构日趋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美国服务业不断外包给印度,消费品制造业不断向我国转移,其制造业以装备制造业、高端消费品和军工产品为主,服务业重点维持金融业全球核心竞争力。从工序分工的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主要处在“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加工组装环节,而发达国家则掌握研发、关键部件生产等重要环节。如图1所示,在个人电脑方面,上游办公系统和微处理器与下游售后服务等工序附加值较高,位于“微笑曲线”的两端;而中游组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产业 转移 现状 趋势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