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管理“十五五”规划.docx
《城乡管理“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管理“十五五”规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乡管理“十五五”规划“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实现转型出雏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再现“锦绣城”盛景的关键期。在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城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找准战略定位,研判发展机遇,分析困难挑战,明确奋斗目标,抓好重点环节,做精做细城乡管理,创新城乡管理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城乡管理行业运行保障水平,为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奠定基础。一、规划基础(一)“十四五”成就“十四五”期间,我区对标新时期、新部署、新要求,认真研判城管工作发展的方向和策略,超前谋划
2、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完善综合执法等方面狠下功夫,城市功能与品质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与秩序不断改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形象与魅力不断彰显,特别是随着“二青会”的成功举办,“城市会客厅”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L党建引领全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城乡市容环境靓丽整洁、城乡执法诚信廉洁、垃圾收运清理净洁”为目标,创建了“靓洁诚洁.清洁”支部品牌,积极践行“眼睛看到的范围就有城管的责任,脚步走到的地方就有城管的身影”诺言,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城乡管理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城乡管理
3、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城乡管理成果,为精细化管理注入“城管动力”。荣获多次表彰和荣誉称号,如:区城乡管理局于2019年12月被区委组织部授予“标杆党支部”荣誉称号、2025年4月被市园林局评为“2019年度园林绿化优秀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9-2025年市级文明单位”和“2019、2025年度市级双拥先进单位”等,环卫清运队于2019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等,实现了“党建+城乡管理”的融合、促进和提升。2 .市政服务量质齐升多水共治、优化供排水体系建设。协调供水集团公司集中对新城片区的供水进行优化,移交新城水厂1座,实现了新城片区自来水管网全覆盖,惠及群众3万余
4、人;对管辖范围内道路、雨污水实行常态化巡查,清掏贞观街、乾阳街、政府周边等雨、污水井6300座(次),维修更换井具、雨篦644套;同时,在清水河上游、龙山大街泵站等安装围栏,加强防汛抢险工作。不断提高全区供热服务保障水平。2016年,积极对接供热公司,将区供热融入城市集中供暖系统,新增供热面积约300万平方米;2017年以来,建设应急调峰热源厂2个(晋祠、姚村各1个)、换热站13个,铺设主管网15.4公里,同时完成配套二次管网改造,惠及群众10万余人。消除居民用户室内燃气安全隐患。为全区19281户“煤改气”用户投保燃气事故险,完成27100余户居民实施管道燃气自有设施升级改造及汇豪澜湾、印象
5、晋阳湖、天泉小区、崇文苑等7个小区2500余户居民实施天然气置换;联合第三方燃气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及燃气公司,集中力量对全区燃气领域瓶装液化气、南峪、五府营点供站、47个农村“煤改气”村庄及占压燃气管线等隐患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排查整治,累计检查农村“煤改气”用户1622户,发现安全隐患1536处,及时整改,整改率100%;发放燃气安全常识及使用手册5万余册,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屏障、撑起生命绿荫,确保了城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完成亮化工程。完成全区52条道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5300余盏,对管辖范围新城路灯进行常态维护,按季节进行路灯时限调整、更换,点亮居民幸福生活。积极推进公厕革命。累计新建
6、改建公厕46座,将52个党政机关单位180多个内部厕所及74家沿街单位厕所免费对外开放,缓解重点区域公厕少、如厕难的问题;建设完善母婴室功能,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等公益宣传版面,打造“一厕一景”厕所文化,由内至外改善公厕环境。3 .垃圾分类成效显著围绕“4+2”垃圾分类模式,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区90个党政机关、64个居民小区和11个村庄展开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打造义井、街办两个整建制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义井佳园、新城小区、晋阳公寓3个垃圾分类样板小区,配备垃圾分类容器6536个、分类亭189个,配置垃圾运输车辆109辆,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投
7、放精准率。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垃圾转运处置能力。建成晋祠、晋阳湖2座垃圾转运站及区大件垃圾分拣中心,总转运能力360吨;将义井南三巷、新城、金胜和转运站改造为分类转运站,扩大垃圾站分类存储功能。建设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在新城小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宣教基地”,在全市率先建设街办和姚村镇“垃圾分类艺术馆”,中央电视台、电视台、电视台和新华网对“垃圾分类艺术馆”连续报道宣传。4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民生保障取得实效。积极推进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小区项目建设,对金胜镇西峪村、姚村镇坛挞村、槐树村、杏坪村、黄楼枣坪等5个自然村实施搬迁安置,总安置户数685户,安置人口1696人,总建筑面积7.57
8、万平方米;结合文明城市创建,高点规划、高位指导、高质推进82个老旧小区和91条背街小巷整治,打造新城社区、义井佳园、贤富苑小区等31个示范点,实施楼体保温35万余平方米,粉刷墙面274万平方米,维修道路60万余平方米,施划停车位4400余个,整理线缆30余万米。市容市貌整洁有序。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了“两下两拆两进”、占道经营、垃圾清零、爱国卫生季、“三清五治”及露天烧烤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4300家,签订率、责任牌悬挂率均达100%,并形成完整的考核奖惩制度;强力推进西中环南延两侧15公里建筑风貌专项整治;清理河渠沟壑、高速沿线、城市绿地等卫生
9、死角、积存垃圾196700余吨,清除小广告15976块,拆除第五立面、LED电子屏、道旗、软体条幅等违规广告7780处3万余平方米,高标准打造了西中环、南中环、晋阳大道、新晋祠路周边等示范街,在市“广告下墙”完成目标任务中排名首位;根据省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规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处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1200余起,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做到遵纪守法、文明守礼;加强文明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累计维修道路4.5万平方米,施划标线115397.6平方米,施划出租车停车位、自行车停放点2502个,安装智能抓拍系统、道路信号灯62套。生态环境明显提升。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扬尘治理水平,通过完善
10、施工工地业主、监理、施工三方共同负责的工地扬尘治理责任体系,对辖区内61家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情况进行全方位动态监管,督促施工方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严格落实渣土车辆审批制度,按照“五化”标准要求,发挥好307国道小牛线路口、新晋祠路东关路口、晋阳大道化肥厂段、董茹段24小时联合路检点的作用,实施多部门联合检查,对无证拉运、不按规定时间路线行驶、不密闭运输、带泥上路、沿途抛撒、尾气超标排放的渣土车辆,依法予以查处,并追溯上游业主单位责任;严格按照“一吸二冲三洗四收五扫”的作业模式强化道路清扫保洁,在做好人工全面普扫、中午补扫、全天候保洁的同时,每日出动洒水、喷雾、清扫车辆等600余台次,增加全区
11、五纵十二横”等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清洗、喷雾洒水等抑尘作业的频次,全区机扫冲洗道路65条、500余万平方米,机扫冲洗率达93%;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建设应急处理站4座,封堵排污口189个,铺设各类管道4.85公里,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87个,确保了河道沿线环境干净整洁;为严防裸地扬尘,杜绝泥土上路,以西边山区第一山脊线以东为界限,通过绿网苫盖、绿化、硬化等方式对区域内裸露地面开展综合整治,共整治裸露地面超150万平方米,着力解决“因裸致脏、致乱、致扬尘”问题。5 .园林绿化提质增效紧紧围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扎实推进“五城联创”工作,实现园林绿化3大指标稳步提升,绿
12、化覆盖面积3376.77公顷,绿化覆盖率49.6%;园林绿地面积3097.64公顷,绿地率45.5%;公园绿地面积936.2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8.57平方米。重点工程方面,持续加大公园建设力度,推动新建了昌宁公园、体育公园和西寨公园等3座公园;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完成康兴路、花塔、闫冶线等25个游园、25个街头绿地建设及乾阳街、景福北路等20条林荫路改造任务;积极培养阳光汾河湾小区、晋阳公寓等5个省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及丽泽花苑、兰亭御湖城等25个市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专业绿化方面,从缺株补植、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卫生保洁等方面入手,稳步开展园林绿化日常养护
13、管理,累计保护名木古树110株。鲜花摆放方面,根据打造“玫瑰之城、浪漫之都”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本区特色和风格,实施“锦绣绿化彩化财化”工程,完成6.5万平方米月季栽植工作,对政府广场、新晋祠路、健康南北街、晋阳大道等区域摆放鲜花210万余盆,建设花团一景、晋悦晋美、山林花海的宜居城区。6 .完成重点保障任务本着早准备、细部署、高标准、精运作的指导思想,通过制定保障方案预案、成立保障工作领导组、召开专项会议、分段巡逻值守、更换车辆设备、维修更换破损设施、开展绿化美化建设及市容市貌突击整治等举措,从软、硬两个方面不断强化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锻造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城管保障铁军。圆
14、满完成“二青会”保障、全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场会及2025中国O人工智能大会等各项重点保障任务。7 .改革事项顺利推进为进一步提升环卫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以义井街办和金胜镇为试点稳步推进环卫社会化购买服务改革。2025年6月1日,中标企业北控城市集团公司正式进场作业,稳妥有序完成590名环卫工人的过渡交接工作。根据省、市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完成城乡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统一更换工作;按照执法体制改革标准,成立了城乡管理保障大队,配备完善人员队伍,更新更换9辆执法车辆,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实施“721”工作法,配置执法记录仪30台,数码相机9台,推行
15、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责任明晰、关系协调、运转有效、监督有力的城管执法制度体系。(二)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区在城乡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的城乡管理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仍有差距。难点死角依然存在。近年来,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通过采取“常态化管理+集中整治”模式,城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宜居品质不断提升,但常态长效管理尚有不足,一些难点死角依然存在。例如,小街巷和城乡结合部出店、占道经营等回潮和反弹现象屡禁不止;背街小巷、无人管理楼院“脏乱差”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根治,垃圾桶表面脏
16、污破损、私搭乱建等乱象时有发生。随着区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对人居环境改善和城乡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基础设施领域尚存短板。为满足群众需求,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城乡综合配套逐步完善,但基础设施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近几年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由于未提前统一规划及其本身存在“邻避效应”,公共厕所、环卫中转站等存在选址落地难的问题。此外,存量设施的更新改造相对滞后,公共供水、清洁采暖、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等领域存在城乡差距和短板弱项,城区内涝硬伤难治,海绵城市建设发力不够,这些突出问题降低了城市品位。大城管格局尚待强化。城乡管理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程度不高,条块线面间统筹协同能力
17、不足,存在交叉管理、协调不顺、衔接脱节及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城乡管理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利用,尚未形成强大的社会共管合力。(三)面临形势1 .政策机遇叠加,要求城乡管理实现新转变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深入调研,嘱咐我们要加快再现“锦绣城”的盛景,党中央赋予我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国务院批复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我市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上取得新突破、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治理工作,国家、省、市相继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转
18、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为城乡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也要求城乡管理实现新转变。2 .转型发展,要求城乡管理实施新举措2025年以来,针对区的发展要求,城乡管理思路进行了大变革,突出内涵式发展,保证道路畅通、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完备、环境良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开启了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3 .人民美好期盼,要求城乡管理展现新作为近年来,区在河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垃圾分类、园林绿地建设等工作中成效显著,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所以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基础设施,推行绿色制度,倡导绿色生活不仅
19、是当今的发展方向,同时也顺应了公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就要求城乡管理系统在环境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大作为。4 .信息技术变革,要求城乡管理取得新突破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生产生活方式和城乡管理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大数据、云计算、5G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城乡管理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推进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两化融合”。所以,利用科学新技术赋能城乡管理技术的提高,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管理资源共享网格,以协同创新牵引城乡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协同发展。5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城乡管理再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
20、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求城乡管理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补齐乡村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6 .依法治国方略,要求执法水平提升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推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对城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城乡管理和城市综合执法改革增加了新动力。随着城乡管理范围不断增大,公众对城乡管理要求日益提高,
21、但城乡管理设施缺位、执法手段单一,亟待系统性解决,当前亟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城乡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以城乡管理现代化为指向,努力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乡管理体制机制,变被动推进为主动营造,增能力、补短板,健全法规体系和执法制度,建设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真正做到依法、规范、文明执法。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根本
22、遵循,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贯彻“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城市治理理念,进一步提升城乡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网格化、常态化、品质化水平,提升行业保障能力、运行维护效能和综合承载力,持续改善城市宜居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加快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二)规划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城乡管理系统各级党组织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城乡管理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城乡管理效能,努力构建
23、新时代城乡管理事业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和利益作为城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安全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为民便民服务水平。牢固树立“管理+发展”“管理+服务”和“城乡管理是生产力”的理念,让城市管理融入并助力城市发展,让公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规范化、品质化管理。按照精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要求,通过建章立制、细化标准、优化流程、智能管理、强化督查,以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推动城乡管理过程、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精细化,打造标准化、精细化、网格化、常态化、品质化城乡管理
24、精品,实现城乡管理无缝隙、全覆盖。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走内涵集约式的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新路,全面推动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乡管理工作中,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统筹热电气综合利用,实施城乡垃圾分类和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利用,实现市政公用事业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系统性思维引领,做好公共设施管理、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公共秩序维护、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和城乡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统筹政府、社会、市场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乡管理发展的积极性。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向乡村延伸,建立统一的规划、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 管理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