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性疣状白斑:标准化评估和报告的专家共识指南》解读.docx
《《增殖性疣状白斑:标准化评估和报告的专家共识指南》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殖性疣状白斑:标准化评估和报告的专家共识指南》解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增殖性疣状白斑:标准化评估和报告的专家共识指南解读摘要增殖性疣状白斑(PVL)是一种特殊的口腔白斑病,具有高复发率和高癌变率的特点。2021年由美国口腔和颌面部病理学学会和北美头颈病理学家协会推出“PVL:标准化评估和报告的专家共识指南”,并将PVL分为四类:非反应性的波纹状过度正角化或不全角化;非反应性的大面积过度角化的上皮增生;鳞状细胞癌或疑为鳞状细胞癌;不符合上述任何类别。本文对指南中PVL的新分类进行解读,以期为PVL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增殖性疣状白斑(PrOliferatiVeverrucousleukoplakia,PVL)是一种罕见的,以慢性增殖性、多发性、顽固性为主要特点的
2、特殊口腔白斑病(Oralleukoplakia,OLK),与普通的OLK不同,它具有较高的恶变率及复发性oPVL这一概念于1985年由Hansen等3首次提出,将其描述为“最初为单纯的角化过度,具有缓慢增长、多灶性趋势,部分区域表现为外生性或疣状外观,最终发展为疣状癌(verrucouscarcinoma)或鳞状名田月包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Oo2005年WHO将PVL描述为“一种独特罕见的具有高危险性的口腔癌前病变”刀。2020年WHO将PVL定义为一种进行性、持续性的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多中心疣状生长的白色斑片,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多变,具有高恶变率。PVL具有高
3、恶变率及复发性,其中恶变率达50%I,尤其是无吸烟史的女性患者。Palaia等的荟萃分析显示,PVL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疣状癌或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O,其中OSCC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疣状癌。女性患者癌变的风险是男性患者的L7倍。随着学科发展,不断有学者提出PVL的临床-病理诊断标准,但因为PVL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多样性,尚无统一可重复的诊断学标准。2021年由美国口腔和颌面部病理学学会(AnIeriCanAcademyofOralandMaxillofacialPathology)和北美头颈病理学家协会(NorthAmericanSocietyo
4、fHeadandNeckPathologists)推出“PVL:标准化评估和报告的专家共识指南”,制订了组织病理学标准,定义了专业术语。本文结合该指南及其他PVL相关文献,对PVL的新分类进行解读分析,以期为PVL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一、背景PVL是一种特殊的口腔白斑病,以慢性增殖性、多发性、顽固性为主要特点,且具有高复发率和高癌变率的特点。PVL好发于老年女性,多为无吸烟史、无饮酒史的患者K刃。PVL好发于牙龈,其次为颊黏膜、牙槽崎黏膜,较少出现于舌部。在PVL发病初期,很难与普通OLK区别开来。PVL通常被认为是由一个或多个均质型白斑逐渐缓慢发展成的多灶型白斑,可伴有外生性结构、疣状外
5、观或红斑.(W,。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所有PVL病损都表现出疣状外观:13oPVL的发病原因仍不明确,Faustino等1和Hansen等将PVL描述为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但通常与烟草使用有关。然而,烟草在PVL病变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期研究表明PVL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中均有发现,其中吸烟者占比较小回。有研究评估了PVL患者的饮酒情况,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确定。近年来,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可能与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有关。Palefsky等检测发现,在PVL中HPV检出率高于OSCC和异常增生,尤其是HPV-16的检出率较高,认为HPV是PVL的病
6、因之一。Gopalakrishnan等17研究未能证实HPV感染及p53突变与PVL的发生、癌变的相关性。Ostwald等18研究指出OSCC与HPV之间存在联系,但HPV对PVL病例的影响尚未得到证实。另外,HanSen等研究观察到30例PVL患者中有12例白色念珠菌阳性。Silverman和Gorsky19报道38例PVL患者中有10例白色念珠菌阳性,但真菌感染与PVL发生或进展为癌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因此,该研究认为PVL可能继发白色念珠菌感染。Bagan等20在60%的PVL患者中检测到EB病毒。然而,这些研究都没有明确微生物在PVL发病机制中的确切作用。基于PVL复发和癌变的高风险,
7、对PVL的积极管理和病情控制十分必要。患者需定期密切随访,定期活检,并做好拍照记录,将照片与组织标本一并呈递给病理学家,病理学家需结合临床和病理特点,使诊断更为准确。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PVL的方法。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消融、光动力治疗、维A酸、放化疗等,均无证据支持能减少PVL癌变和复发。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根据研究显示,不管采用何种治疗方式,PVL的复发率均高达85%21o二、组织病理学表现(一)分类根据病变范围和病变进展情况,PVL患者通常需进行多次活检,目前尚无单一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来定义PVL,PVL可表现出不同的病理特征E23oHansen等将PVL按
8、严重程度分为10个等级,并将PVL分为5个阶段:单纯性角化过度、疣状增生(VeiTUCOUShyperplasia)疣状癌、乳头状SCC和OSCC低分化。Hansen等认为,单纯性角化过度是所有PVL的初始表现,随着疾病进展其可转变为疣状增生、疣状癌或SeC,但单纯性角化过度并不存在于所有的PVL中。Murrah和BatSakiS2将PVL的发展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临床均质型白斑(不伴异常增生)、疣状癌、SCC,去除了疣状增生和乳头状SCCo以往研究对PVL组织病理学表现描述比较笼统抽象且差异性较大,增加了PVL的诊断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在2021年推出的标准化专家共识指南中将PVL分为四类
9、非反应性的波纹状过度正角化或不全角化;非反应性的大面积过度角化的上皮增生;SCC或疑为SCC;不符合上述任何类别(表Dmo后文将对前3种PVL分类进行解读。表1增殖性疣状白斑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类的表现分类上皮层上皮钉突固有层与黏膜卜一层号举性一非反应性的波纹状过度正角化或不全角化不成比例的正角化:正角化1/2上皮厚度;角化及上皮呈波纹状(常见于前哨病变);明显的尖锐突起;少数亚群表现为平坦且致密的过度角化,伴棘层萎缩(即增生性白斑);颗粒层明显;“跳跃”节段(正常屏常-正常-异常上皮交错排列)无网状钉突上皮层与固有层存在明显的边界;没有或很少出现急性炎症结构异常,细胞异型性少见非反应性的大面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殖性疣状白斑:标准化评估和报告的专家共识指南 增殖 性疣状 白斑 标准化 评估 报告 专家 共识 指南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