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状况的Meta分析.docx
《中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状况的Meta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状况的Meta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S)是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比性,已广泛用于老年人失能调查研究。本研究在收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ADLs对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状况进行Meta分析,以期综合评估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状况,为制订符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失能防控策略提供依据,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支持。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失能率远高于未患病人群,预防功能受损应尤其关注老年慢性病人群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率为6.9%82.8%,总体合并效应量结果为43.2%oZHENG等汇集了97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我国老年人群失能率为26.2%,可见患有慢性疾病的老
2、年人群失能率远高于未患病人群。既往研究表明,老年慢性病人群出现失能时间更早,且进展迅速,多种失能状况几乎同时发作(ADLS各条目)。慢性病病程长、完全治愈率低、病情反复、致残率高,老年人健康相关知识相对匮乏,身体状况与既往落差较大,缺乏信心面对疾病及其负面影响,故还会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总之,加强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受损的干预已成为当前老年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而预防功能受损应尤其关注老年慢性病人群,完善健全老年人的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是促进整体老年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群失能率较高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女性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率高于男性,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男性相
3、对于女性而言,平日生活中参加更多的体力劳动,体质体能相对较好,在晚年的健康状况保持在正常水平;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男性比女性预期寿命短,其失能的平均年限也比女性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近年来逐渐享有更多的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障,但这并没有缓解女性老年人失能增幅高于男性的趋势,这可能也受生理特征或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影响。止匕外,本研究结果表明,患神经精神类疾病老年人群失能率较高。既往流行病学特征调查提示,女性是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于男性的疾病患病率可能是其失能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然而,胡明月等研究显示,男性抑郁增加ADLS障碍发生风险,但在女性中无显著意义,其结果可能是受社会结构
4、和男女健康水平差异的影响。建议今后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并通过控制混杂因素、分层分析等明确该关联。止匕外,还应将失能女性列为医疗帮扶和社会保障重点关注对象,以期预防失能的发生或加剧,减少失能的性别差异,改善老年生活健康,促进老年健康平等。老年人失能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尤其在,80岁时达高峰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显示,年龄280岁高龄老年人群ADLS受损率为32.2%o既往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分析也表明,老年人口失能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85岁及以上为陡然上升期,各年龄组失能率增幅达到7%左右,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这与随着年龄增加而带来的相关躯体衰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老年 慢性病 患者 状况 Meta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