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5).docx
《儿童肥胖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肥胖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5).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儿童肥胖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5)摘要肥胖是常见慢病之一,也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等重大慢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儿童肥胖发病率逐年攀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国民健康水平并增加疾病负担。为积极响应国家慢病防控及健康中国建设政策,规范化儿童肥胖门诊建设迫在眉睫,为肥胖儿童提供便捷、同质化的一站式诊疗平台。国内外尚缺乏成熟的儿童肥胖门诊建设规范,儿童内分泌等多学科专家共同撰写儿童肥胖门诊建设专家共识,着重阐述儿童肥胖门诊建设及诊疗路径,促进肥胖规范化诊疗。儿童肥胖呈现全球流行趋势,我国最新数据显示儿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达24.61%口。儿童肥胖如持续至成
2、年,将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精神心理问题、肿瘤等发生风险,同时肥胖可促进性发育,重度肥胖甚至影响生殖功能436,7,2023年世界肥胖报告预计中国超重和肥胖相关医疗费用到2030年将达4180亿元。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订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儿童肥胖门诊建设是体重管理防治关口前移的必然趋势。但我国社会大众对儿童肥胖认知仍不足,且尚无儿童肥胖门诊建设相关共识与指南,为规范我国儿童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
3、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诊疗指南基础上,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以“children”“overweight”“clinic”“ObeSity”“儿童”“肥胖”“超重”“门诊”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截至2025年3月10日,优先检索相关指南、共识以及近5年的相关系统评价,历时1年制订儿童肥胖门诊建设专家共识。共识专家组成员包括儿童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保健科、康复科、心理科、中医科等专家以及浙江省糖尿病诊治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专家组围绕儿童肥
4、胖门诊建设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经线上线下2次讨论提炼出儿童肥胖门诊建设与儿童肥胖门诊诊疗路径两大内容,并经投票选出临床重要性排名前9的问题口口,儿童肥胖门诊建设包含设置儿童肥胖门诊的意义、分级诊疗原则、设置形式、功能及设备配置、人员要求及数据库建设6个关键问题;儿童肥胖门诊诊疗路径包含首次接诊评估、首次接诊干预以及首次接诊后管理3个关键问题。针对以上临床问题,专家组经过1次线下、2次线上讨论,投票通过率80%的共识意见视为通过。1 .儿童肥胖门诊的意义:建设儿童肥胖门诊可提升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干预儿童肥胖的能力,同时肥胖门诊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儿童肥胖
5、门诊有助于提升大众对肥胖问题的关注,有利于肥胖儿童的专人、长期管理,且可依托多学科团队提供营养、运动、心理及药物等多维度支持。此外,肥胖门诊积累的宝贵数据资料,可推动我国儿童超重和肥胖防控学科诊疗体系能力建设,最终降低社会疾病负担和医疗支出。2 .儿童肥胖门诊分级诊疗原则: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结合中国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儿童肥胖门诊依据分级诊疗机制进行建设,分级诊疗和转诊机制是现代医疗制度的核心,在儿科实践中有重要作用山。一级医疗机构主要承担超重和肥胖儿童的筛查、识别及健康教育,及时向上级医
6、疗机构转诊。二级机构在此基础上,还需承担部分超重和肥胖儿童及并发症的诊治,必要时向上级医院转诊。三级医疗机构除一、二级医疗机构评估内容外,需要对超重和肥胖儿童的病因及并发症进行全面评估、诊治,重点关注疑难重症的诊治,有条件的可进行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3 .儿童肥胖门诊的设置形式:根据各医疗机构的实际条件、就诊需求,一级医疗机构可以由儿科、儿内科或儿童保健科等科室设立独立挂号的专病门诊;二级医疗机构除独立门诊外,有条件的机构可设置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team,MDT)门诊;三级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门的MDT门诊,可涵盖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心血管科、消化科、心理科、普外科、
7、康复科和中医科等专业人员。4 .儿童肥胖门诊功能及设备配置:(1)诊室功能设置:除诊疗常规所需固定设施外,各级医疗机构均应准备体重秤、身高测量仪、血压计、软尺、生长曲线表身高、体重及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D等以及宣教材料等。为了方便诊疗,建议准备加大袖带的血压计、宽大的无扶手座椅、适用于肥胖患儿的检查床等。止匕外,需考虑诊室的隐私性和舒适性。一级医疗机构满足上述基本配置即可。二级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智能身高体重仪、营养筛查评估表及食物热量一览表等。三级医疗机构在一二级基础上,可增加体成分分析仪;有条件的三级医疗机构可设置儿童代谢病管理中心,中心可包含诊室、治疗间、临床
8、研究办公室、候诊区。诊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同时开展内分泌、临床营养、中医、康复等多学科门诊,治疗间护士可完成常规采血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Iglucosetolerancetest,OGTT)等,临床研究办公室可用于开展临床研究及健康教育,可按生活方式评估(问卷及膳食评估等)、营养干预指导(饮食处方、食物展示架)、运动干预指导(运动处方、运动视频及器械)、肥胖教育互动(视频、书籍、科普壁报等)4个单元设置。此外,有条件的可整合各级医疗机构,加强智慧医院建设,通过平台进行儿童肥胖的长期随访和推送个体化的健康建议。(2)医院平台配置:儿童肥胖症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代谢性疾病,诊疗活动的开展
9、需要借助医院平台。一级医疗机构配备常规生化实验室、超声室、心电图室和放射科即可满足儿童肥胖症的基础临床诊疗活动。二级医疗机构在此基础上可增加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肝脏核磁共振和多导睡眠监测仪等。三级医疗机构在前期基础上,可增加双能X线体成分仪、肝脏Fibroscan以及可满足遗传学检测的分子诊断平台。5 .儿童肥胖门诊人员要求:(1)人员配置:一级医疗机构儿童肥胖门诊人员包含医生及护士即可,医生需完成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有医护人员均应参加短期、定期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肥胖的基本概念、评估方法、饮食和运动干预措施等。二级医疗机构儿童肥胖门诊人员配置可包含医生、临床营养
10、师、护士,肥胖门诊的内分泌或儿童保健科医生需具有儿童生长发育专科进修经历,临床营养师需取得注册营养师资质,护士需有儿童生长发育专科进修经历。所有医护人员需参加专科培训,包括最新的肥胖管理指南、最新的研究成果、新型治疗技术和心理支持等综合管理方法。三级医疗机构儿童肥胖门诊人员配置可包含专科医生、护士及临床研究助理。肥胖门诊的内分泌或儿童保健科医生需要配置专科医生(有儿童生长发育进修经历和工作经验、或通过考核取得生长发育专科医生资质),同时需配备开展MDT门诊的亚专科医生。护士除具有接受儿童生长发育专科进修经历外,需具有一定临床营养及糖尿病管理经验,协助患教管理。所有医护人员需定期培训学习,鼓励参
11、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有条件的国家级专科医院应定期举办培训班、学术会议,提升整体医疗水平。(2)人员分工:医师主要负责肥胖儿童的初步评估、诊治、转诊和组织MDT。MDT可以门诊的形式设置,也可由某一专科如儿童内分泌科为主导,根据患儿病情组织相应学科团队参与诊疗。对于肥胖及并发症的治疗以内分泌科为主导,整合消化科、心血管科、心理科等诊疗意见;临床营养师主要负责营养评估及制订营养干预方案;康复科医师可协助制订运动干预方案;中医科主要制订中医药减重方案。护士主要负责诊疗操作、患者教育及协调工作,包括体格测量、抽血及OGTT试验等。临床研究助理协助医护人员开展临床研究,包括问卷调查、数据录入等。6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肥胖 门诊 建设 专家 共识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