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docx
《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摘要为提高肺部肿瘤患者进行复合式冷热消融手术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质量,规范围手术期管理,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学组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医疗和护理专家,以我国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和经验为基础,结合国内相关文献,制订了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最终形成的共识包括了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围手术期管理要点、并发症的预防与干预、出院指导和随访管理等内容,可为接受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提供指导。肺部肿瘤是指发生在肺实质及肺间质的肿瘤。按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转移性);按其生物特性可分为良性和
2、恶性。在世界范围内原发性肺癌(PrinlaryIUngCanCer,PLC)居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首位,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具有发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的特点,超过80%的患者发现时已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口小,并且无法手术切除的多数肺癌患者在传统放化疗中获益有限。局部消融治疗作为一种精准的微创技术,已被大量应用于肺癌的治疗,每年接受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数量都在迅速增加出o局部消融包括射频、微波、冷冻消融等技术,相较于射频或微波消融,冷冻消融除了能局部杀伤肿瘤,还具有消融边界清晰且能更好地激活免疫效应的优势,但传统冷冻消融针道出血和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等风险较高o复合式冷热消融系统是中国自主
3、研发的以液氮和乙醇作为主要载热工具的复合消融技术,是集深度低温冷冻治疗与快速复温功能(温度控制T9680C)于一体的先进微创医疗系统,该系统通过前期的冷冻降温作用,低温杀死靶向肿瘤细胞,并将靶区肿瘤细胞限制在一定组织区域内,减少了肿瘤细胞沿血管扩散的概率,而后通过加热使其快速复温,有控制性地促使病灶组织经历降温、冷冻及复温等复式治疗过程,致使肿瘤病变组织坏死,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IKUL。一、共识制订背景目前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刚崭露头角,缺乏规范化围手术期全程管理的相关指南与共识,难以保证全国各地患者都得到同质化的管理,从而影响其治疗的效果乃至生活质量,因此,为接受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患者提供
4、科学且标准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推动复合式冷热消融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规范化,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学组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医疗、护理专家,总结国内专家经验和研究进展,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和国内同类文献、指南的基础上m*J5,电,最终制订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供相关领域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依据医院条件和患者情况参考应用。本共识专家组成员通过文献检索,证据的归纳整理,依据证据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若无相关证据支持,编写专家小组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给出相应部分建议,形成共识初稿后进
5、行专家函询,函询内容包括对证据的可行性、重要性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最终经由全国多中心三十余位专家研究讨论共同撰写本共识。二、术前管理(一)术前检查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肿瘤标志物、血型鉴定、输血前全套、传染性疾病筛查。2 .辅助检查:CT、心电图、必要的超声和内镜检查;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差的患者,可行术前动脉血气分析检查。3 .影像学检查:消融前2周之内的胸部增强CT,明确肿瘤大小、数目和位置,尤应注意与肺内重要管道结构以及周围重要脏器之间的关系。(二)专科评估1 .全身状况系统评估:详细询问病史、过敏史等基本信息。关注有无咳嗽、咳痰及肺功能情
6、况。尤其注意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外科手术等病史以及近期是否存在抗凝治疗。对于老年人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评估。2 .护理风险评估:完善患者疼痛、跌倒/坠床、自理能力、营养、压力性损伤、静脉血栓栓塞症等方面的护理风险评估。3 .出血倾向评估:观察出血征象(皮肤紫瘢、瘀斑,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等);追踪凝血功能,特别是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应250X10V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应1.5,达不到此标准者,应采用输注血小板、新鲜冷冻血浆或维生素K等措施。4 .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评估:评估患者和家属对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知识的了解及护理配合程度。(三)术前
7、准备1 .患者准备:(1)术前禁烟、禁酒,嘱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2)补充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予以静脉营养支持治疗;(3)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需求选择麻醉方式,选择全麻的患者术前需8h禁食、4h禁饮;选择局麻的患者术前需2h禁食禁饮;(4)建立静脉通道;(5)进行必要的呼吸训练,如:有效咳嗽、腹式呼吸、呼吸训练器使用等肺康复训练,可耐受患者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2 .预见性改善治疗及护理:(1)加强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及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监测;(2)咳嗽明显者术前l2h予口服镇咳药物;(3)确认术前一周按医嘱停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活血化瘀药物;根据出血倾向评
8、估按医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四)人文关怀建议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采用个体化、多模式的方法1回。例如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和量表法进行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的评估,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操作的流程与意义,消除紧张情绪并提高疾病认知水平,明确自己在诊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增强心理安全感,从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配合如。三、术中管理(图1)图1CT引导下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操作流程示意图(一)环境和人员准备I.肺癌复合式冷热消融术于CT手术室进行,CT手术室须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洁净手术室用房11I级标准21,2212 .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
9、技术规范GB50333-2013,手术室内温度调节为2125C,湿度30%60%,并在手术床上备好37恒温加热毯加。3 .遵循外科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最大无菌屏障:佩戴帽子、外科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和使用覆盖患者全身的无菌布324o(二)物品及药品准备1 .仪器设备准备:复合式冷热消融手术系统、心电监护仪、麻醉泵、吸痰仪、简易呼吸球囊等,检查各仪器设备是否处于完备状态。2 .耗材准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冷冻消融针。3 .药品准备:麻醉用药、止血药、镇痛用药和常规急救药品(注射用血凝酶、丙泊酚、瑞芬太尼、吗啡、哌替咤、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利多卡因、去乙酰毛花甘
10、阿托品、吠塞米、葡萄糖酸钙)等。(三)患者准备1 .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手术部位;全面评估患者:神志、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过敏史及抗凝药物使用情况;与手术医生再次共同确认手术部位。2 .根据手术部位、进针计划协助患者摆放合适的手术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等。合理使用体位垫,注意保暖及患者隐私保护。避免过度牵拉上臂造成神经损伤,冷冻时适当放松以防止神经损伤。(四)术中操作流程与病情观察1 .指导患者配合医生,全程给予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告知患者保持手术体位,如有不适或任何需求即刻示意医护人员。2 .消毒、铺无菌手术巾、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准备术中器械、药品及一
11、次性无菌物品等。3 .再次检查复合式冷热消融设备状态,具体操作如下:打开液氮通道,在空气中测试针尖结冰状态,结冰后再打开酒精通道复温,以测试针道有无漏气、冷冻探头是否良好;并确定参数是否与预设参数一致。为确保连接完毕后消融针管道没有很大的张力扯到针,必要时需要专用支架支撑。4 .将一次性使用无菌复合式冷热消融针穿刺肿瘤病灶,CT扫描确认穿刺针到位后,对病灶进行复合式冷热消融:达到靶温-196。C后冷冻持续治疗时间为1015min,冷冻结束后进行复温,温度最高可至80,持续35min左右,一次冷冻和一次复温为一个冻融循环。根据肿瘤情况确定冻融循环次数,一般重复23次”,拔针前再次CT扫描确认消融
12、范围已足够覆盖完整病灶区域,做好冷冻时间、温度和复温时间、温度的记录。5 .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术中出血、疼痛、气胸、皮肤冻伤及过冷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重点防止皮肤冻伤,穿刺点离冰球距离小于5cm易造成皮肤损伤,在冷冻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保护穿刺点周围皮肤。皮肤保护方法:(1)用无菌方纱浸透75%的酒精g,敷贴在手术部位表面皮肤上,并用75%的酒精持续保持方纱的湿润;(2)用无菌手套装温无菌生理盐水后制成一个无菌的暖水袋,敷在皮肤表面,同时可在手套外加压,使热量传递更加直接,以利于更好地保护局部皮肤;(3)常规使用加热毯保持体温口,I有条件时可给予加温输液E26o6 .术中疼
13、痛管理:在穿刺和冷热消融的过程中会出现疼痛感,应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有些穿刺困难部位的病灶,应调整患者的体位和呼吸来配合手术医生精准穿刺E27o7 .加强人文关怀,冷冻消融过程中,关心安慰、鼓励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做好术中心理护理四2以。四、术后管理(一)转运及交接1 .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患者安全转运病房,合理使用运输工具(必要时备氧气筒)。2 .做好交接班:导管、皮肤、穿刺点情况、术中特殊用药、麻醉方式、生命体征及其他病情变化等情况。(二)活动与监测术后24h内应注意休息,全麻患者需去枕平卧6ho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病情变化确定监护的时长,建议监测
14、时间为1224h。检查穿刺点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穿刺周围有无皮下气肿。(三)氧气吸入1 .应遵循氧疗安全原则,氧疗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识别并发症。2 .应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和调整氧疗装置及方案。3 .非一次性氧疗装置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应遵循WS/T367规定。(四)饮食管理全麻患者术后6h、局麻患者术后2h可恢复正常饮食,可饮用温水,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或半流质饮食L少食多餐,进食后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发生。五、主要并发症的预防与干预(一)消融后综合征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表现出流感样症状,主要为发热、全身不适、发冷及恶心
15、等胃肠道反应,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和全身不适,寒战和恶心的发生率较低。多为一过性、自限性,在2周内能够自行缓解,是肿瘤消融后组织坏死吸收和炎症因子释放所致o措施:(1)指导患者多饮水,体温若持续升高38.5。C时,遵医嘱予以药物降温;(2)患者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被服以保持皮肤干燥、舒适,注意保暖2;(3)发热期间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应多饮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L(4)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治疗;(5)予以中药贴敷、止吐仪等治疗;按压足三里、合谷等穴位有助于减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6)给予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情绪2o(二)气胸最常见的并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 冷热 消融 治疗 肺部 肿瘤 手术 管理 专家 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