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docx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合并肺胞子菌肺炎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摘要肺抱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是一种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也是艾滋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艾滋病患者合并PCP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亚急性发病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及发热,且体征与疾病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比例。本共识在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我国临床实践基础上,就艾滋病合并PCP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关键词:肺抱子菌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诊断;治疗;共识肺泡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是由肺抱子菌引起的
2、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接受放化疗者及肿瘤患者等。随着PCP药物预防措施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therapy,ART)的广泛使用,PCP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我国艾滋病患者晚发现率较高,ART不及时、不规范现象仍不少见,PCP仍是艾滋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反囱。本共识在2020年版艾滋病合并肺泡子菌肺炎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我国临床实践,就艾滋病合并PCP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更新与阐述,研究证据和推荐意见的等级采用GRADE评价系统进行分级(表1)o级别意义推
3、荐等级1强推荐2弱推荐证据级别A(高质量)确信真正的效果与估计的效果相近B(中等质量)真正的效果很可能与估计的效果相近,但是也有可能本质上不同C(低质量)真正的效果可能本质上不同于估计的效果表1推荐等级与证据级别1流行病学在艾滋病流行以前,PCP报道甚少。20世纪80年代起,PCP发病率迅速增加,约70%80%的艾滋病患者合并PCP,病死率高达40%,成为艾滋病定义性疾病之一氏圆。随着ART与磺胺甲嗯哇-甲氧苇咤(SMX-TMP)预防性广泛使用,PCP流行情况明显好转,发病率从2002年的6.7%降至2014年的3.。在欧美地区,PCP在艾滋病人群中的发病率已降至低于1/100人年区295O然
4、而我国艾滋病患者晚发现率较高,近10年全国新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LIL者约占35%40%,且部分患者未启动ART或ART依从性差,PCP约占艾滋病住院患者的8%26%UU必,且病死率高,PCP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凹。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病死率约为12.7%19.3%/囱o2临床表现与非艾滋病患者相比,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潜伏期更长,约4周左右;疾病进展更缓慢,以亚急性起病最为常见国,从发热、干咳进展至呼吸衰竭约2周至2个月3;呼吸衰竭风险相
5、对更低,病死率更低oPCP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典型症状包括:亚急性起病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和发热,体征与疾病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比例。在无其他病原体感染或肿瘤的情况下,常不伴胸腔积液。若出现胸腔积液,往往提示合并细菌性肺炎、肺结核或卡波西肉瘤等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肺外疾病较为罕见,但可发生于任何器官二。3实验室检查3.1病原学检查通过镜检在活检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1avagefluid,BALF)或诱导痰中查找病原体包囊(子抱子)或滋养体,是PCP诊断的金标准。3.1.1直接染色镜检用于肺抱子菌直接染色镜检的方法主要包括钙荧光白(calcofluorwhite,CW
6、)染色法、Merifluor(MF)免疫荧光法、Diff-Quik3. 2血清学检查3.2. 11,3-B-D葡聚糖检测(G试验)L3-B-D葡聚糖是大多数真菌细胞壁都含有的一种多糖,也是肺泡子菌包囊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G试验诊断艾滋病患者合并PC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和83%阳。但1,3-B-D葡聚糖不是肺抱子菌的特异性标志物,其他真菌感染也可出现阳性结果,因此不能作为PCP的确诊依据坦丝o3. 2.2涎液化糖链抗原(krebsvonden1ungen-6,KL-6)KL-6是一种宿主分子,在11型肺泡细胞和细支气管上皮细胞中高表达,高水平的KL-6分子是间质性肺病和
7、急性肺损伤的指标。与其他肺部疾病患者相比,PCP患者血清中的KL-6水平显著升高,对于PCP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竺西o4. 2.3乳酸脱氢酶(IaetiCdehydrogenase,LDH)LDH是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的宿主分子。在细胞质、细胞膜受损后,该酶被释放到支气管肺泡腔中。PCP患者血清LDH水平升高,但并非特异性指标。研究表明,LDH(临界值为350U/L)对于PCP诊断的敏感度为91.3%,而特异度仅为35.5%皿。另一项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血清LDH250U/L对于PCP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47%。以上研究结果提示,血清LDH阴性结果用于排除PCP更有意义。4影像
8、学检查PCP影像学表现呈多样化,不同患者可有不同表现,即使是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也会有多种影像表现形式。4.1 胸片检查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胸片表现可分为5种类型四:(1)间质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粟粒状结节、网状、结节样或网状结节样病变等间质浸润;(2)肺泡型,表现为支气管含气征或聚集的肺泡浸润,有絮状渗出性改变;(3)间质-肺泡型,兼具上述两种征象特点;(4)肺囊型,表现为单个直径三ICm的薄壁含气囊腔;(5)蜂窝型,表现为多个被粗网格分隔的直径1Cnl的含气囊腔。一般情况下,多数患者X线胸片表现为双侧浸润,多种病变类型可复合存在,且可同时累及肺中心和肺边缘。5. 2胸部CT检查艾滋病合并PC
9、P患者胸部CT表现可分为4种类型囱”即金包包也绚:(1)磨玻璃型(边缘、弥漫性和/或镶嵌图案),为PCP最具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双肺均匀弥漫的肺透亮度下降、肺密度增高,呈磨砂玻璃样,但无掩盖肺血管的轮廓,其间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呈地图状分布,多位于肺门周围的中心肺区,有融合倾向;(2)斑片型,表现为双侧不均匀斑片状模糊阴影,边界不清,多数由弥漫的磨玻璃密度影发展而来,伴有小叶内间隔和肺泡间隔内炎细胞浸润引起的间隔增厚,多发生于肺段或亚段,分布不规则,病变区域可与正常肺野交错存在,呈“马赛克样”或“碎石路征”;(3)间质型,表现为双侧不对称或基本对称的弥漫网状或网织结节影,双侧间质纹理增多,
10、最初为二级小叶间隔增厚,可伴有小叶中心性结节、树芽征、肺部纤维化等改变,晚期可合并实变;(4)囊变型,表现为多发薄壁囊变影,是一种由于肺泡、肺间质性炎症和纤维化导致的肺部结构重塑而形成囊状或蜂窝状改变,多为无内容物的气囊腔,可相互融合,多分布于两肺上叶或肺周边,也可发展至整个肺实质的囊性改变,周边常伴不同程度的磨玻璃影,部分胸膜下气囊破裂可能引起气胸。除以上类型外,PCP患者胸部CT还可出现“月弓征”,是指病变早期或进展期在胸膜下正常肺组织形成的新月形或弓形清晰区,代表尚未受累的肺外周组织,对PCP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逆。临床上,不同类型病变常同时存在。5诊断6. 1诊断艾滋病患者出现干咳、发热
11、和进行性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时,应考虑PCP。典型PCP诊断并不困难,具备以下情况者可做出临床诊断:(1)免疫功能低下,多数情况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L;(2)亚急性起病的发热、干咳和进行性呼吸困难,而肺部阳性体征较少,体征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符;(3)低氧血症;(4)血清1,3-B-D葡聚糖、KL-6或LDH明显增高;(5)胸片呈间质性浸润影,或胸部CT发现磨玻璃影。确诊需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从肺组织、BALF及诱导痰等标本中找到肺泡子菌病原学依据。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PCP分为:轻度呼吸室内空气时氧分压70ImHg(ImmHg=0.133kPa)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
12、35mmHg、中度(呼吸室内空气时氧分压70ImHg和35WA-aDO245mmHg)和重度(呼吸室内空气时氧分压70mmHg和AaDO245mmHg)05.2鉴别诊断艾滋病患者合并PCP时,须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5.2.1 病毒性肺炎艾滋病患者易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临床上亦表现有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但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相关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鉴别诊断并不困难。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L的艾滋病患者易合并巨细胞病毒(CytOnlegaIoVirUs,CMV)感染,累及肺部时可出现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CT亦表现为双侧肺部弥漫分布的磨玻
13、璃影、小结节影及网格影等间质性改变,但根据肺外表现、CMVDNA阳性等可鉴别。5.2.2肺结核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征性,病变范围广泛,有时易与PCP混淆。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时肺外病变发生率高,常伴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而呼吸困难与低氧血症往往并不明显。痰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或直接涂片镜检阳性可确诊。5.2.3其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患者易合并念珠菌、隐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及组织胞浆菌等其他真菌感染,肺部可出现广泛病变,有时须与PCP相鉴别。PCP多局限于肺部,肺外病变罕见,而其他真菌感染可出现特征性肺外表现,再结合病原学检查,鉴别诊断并不困
14、难。需要指出的是,艾滋病患者易发生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因此肺抱子菌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亦较为常见。此时,临床表现会更加不典型,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结果和治疗应答进行综合判断。推荐意见1:艾滋病患者符合以下条件可确诊PCP:(1)免疫功能低下,多数情况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L;(2)亚急性起病的发热、干咳和进行性呼吸困难,而肺部阳性体征较少,体征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符;(3)低氧血症;(4)血清1,3-B-D葡聚糖、KL-6或LDH明显增高;(5)胸片呈间质性浸润影,或胸部CT发现磨玻璃影。病原学诊断须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从肺组织、BALF、诱导痰等标本中找到肺抱子菌感染
15、的病原学依据(IA)o推荐意见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PCP分为:轻度(呼吸室内空气时氧分压270InmHg或A-aDO235mmHg)、中度(呼吸室内空气时氧分压70InmHg和35WA-aD0245mmHg)和重度(呼吸室内空气时氧分压70111血18和卜闻02245InInHg)(IA)。6治疗6.1 抗肺胞子菌治疗与普通真菌不同,肺泡子菌细胞膜缺乏麦角固醇。因此,以麦角固醇为作用靶点的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或嗖类)对于肺泡子菌无治疗作用固。基于国内外研究、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可及性,推荐以下药物或方案用于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抗肺泡子菌治疗。6.1.1 首选方案
16、SMX-TMP单药治疗是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首选抗肺泡子菌方案,推荐剂量为TMP1520mgkg1d1,SMX75100mgkg1d1,分34次给药,疗程21do如患者诊断明确但临床好转较缓,可适当延长疗程。SMXTMP具有高效、价廉等优点,可口服或静脉注射。其作用靶点为双氢叶酸合成酶,主要通过干扰叶酸代谢,抑制肺抱子菌生长繁殖,口服生物利用率高出驾。患者即使在预防性使用SMXTMP过程中出现PCP,使用该药治疗通常也是有效的oSMX-TMP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在艾滋病患者中更为常见。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皮疹、药物性肝损伤、胃肠道反应、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艾滋病 合并 孢子 肺炎 诊疗 专家 共识 2024 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