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幼儿身心健康的保教环境.docx
《如何创设幼儿身心健康的保教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创设幼儿身心健康的保教环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如何创设幼儿身心健康的保教环境 幼儿园教育纲要的所有条文都体现了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对每个幼儿个性、能力结构与学习特点的尊重,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对教育规律及其教育过程,特别是对教育过程中人的因素的尊重等。 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幼儿园工作重点之一的保育工作已不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和养育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达成,保育工作更关注如何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包括创设和提供能增进幼儿身心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和宽松、和谐的人际心理环境,并重视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养成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全体工作人员的保育整体意识不断增强,新
2、的保育工作理念已逐步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提高幼儿生活质量与改善幼儿园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形成 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原来我们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却存在着一些令人不可忽视的地方。 1、重物质环境 轻精神环境 有的幼儿教师对精神环境创设认识不够,总认为“小孩子懂什么?”不把幼儿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毫不忌讳地评价孩子笨,动辄训斥,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可叫而不可亲的。这种师生关系往往很紧张 ,孩子怕老师,也不喜欢老师。这样孩子说话缺乏自信心,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好恶等。这样的心理环境阻 碍
3、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由于遗传、家庭、社会等因素,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外貌、智力和性格。有些教师存在偏爱、喜欢漂亮、 聪明、听话的,厌恶调皮好动的,歧视能力差、体质弱的孩子。这将会大大挫伤孩子的感情。被宠的易骄傲, 失宠的易自卑,而且还可能引发出被冷落的嫉妒、怨恨心理,受重视的有奉承、讨好等不良的品质。 2、轻视环境布置过程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 更加爱护”。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可充分发挥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才能,培养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孩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幼儿对自己参与环境布置的事物更加
4、认识,对玩具材料 也倍加爱护。 可是有的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完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设置,而把实际生活的小主人 幼儿置于一边不顾,孩子们在创设环境中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地位,因而使教师精心构思,辛苦布置的环境 ,幼儿只对此新鲜几日便不以为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了欣赏、陈列的“艺术品”,不能有效服务于教 学。 3、忽视利用室内环境教育 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不仅要重视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更要重视室内环境的教育,重视其内在的教 育价值。利用每一个空间和角落,创设富有童趣和教育意义的室内环境,给予孩子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但有的班级没有充分认识活动室环境的教育性,因此造成室内三维空间:墙顶空荡荡,
5、地面光秃秃,墙布置呆板缺乏 教育性,甚至一年四季就一幅,经常出现与季节不符的墙饰,竟使幼儿产生秋天百花开,春天稻子熟,夏天白 茫茫,冬天果子香等不该出现的错觉。 玩具柜的玩具被束之高阁,图书角、自然角、娃娃家等活动区,有教师把它当成一种摆设,只追求品种 数量和美观。有的自然角,孩子没有参与管理,教育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的活动区内容和材料一学期也不更 换,影响了活动区作用的发挥。这样的环境,怎能体现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怎能为教育服务。 4、环境安全重视不够 孩子们天生好奇、好动,但是年龄小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都较差,安全问题是自由活动顺利开展首要 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限制幼儿的
6、活动,而是在环境创设过程中特别注意,排除各种隐性的不安全因素 ,直接导致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创造属于孩子的环境,让幼儿真正享受环境,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中健康地长大.因此我们尝试创设适宜幼儿身心健康,有助于幼儿充分自主活动的保教物质环境,建立宽松、愉悦、尊重幼儿需求的心理氛围,使幼儿在自主的活动过程中,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激发其内驱力,达到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发展的目的。 一、创设安全的、开放的、丰富的、满足幼儿需求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充分自主地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1、环境中的设施、设备首先应该是安全的,幼儿有安全感,才“会放开手脚,放大胆子去活动;幼儿处于开放的、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中,他才能自由
7、地选择,自主地进入,主动地和环境中的事物相互作用;我们创设的环境若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活动形式宽松,富有童趣,幼儿才会喜欢幼儿园,在活动中才能产生积极的行为。 小班幼儿运动时常因平衡性差,动作不够灵活协调而摔倒。成人们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常常提醒的是“不要奔,慢点!”进行的是消极防护。孰不知孩子正是在奔跑中学会保持身体的平衡,从无数次的摔倒-爬起中增强四肢的灵活协调,更是从“不怕摔”中形成了勇敢向前的精神,从“自己爬起来”中形成抗挫的心理素质。我们应该从现代人的素质奠基高度来考虑满足幼儿的这种天性和需要。我们鼓励幼儿放大胆子去奔、跑、跳、爬,改变了以往小班幼儿户外运动不放手,幼儿摔倒了
8、等待大人扶的状况,提高幼儿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 2、我们在考虑小班幼儿使用的水笼头开关,教室门把手等设施时都从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出发,采用单柄式开关和把手,便于幼儿自己开启,增加他们在生活中自理机会,增强自主性和自信。 3、我们将餐桌椅设计成色彩明快、式样活泼,使得一些怕吃饭的幼儿也高兴他说:“要到象肯德基一样的餐厅里吃饭去”,环境诱发了幼儿的食欲,改变了幼儿的行为。 4、我们还改革了集中划一地喝豆浆的做法,把吃点心这个生活环节和游戏活动自然结合,将生活活动融入于游戏情境之中,在游戏情境中渗透生活学习的内容,如设计“我和娃娃一起用点心”,“今天我是小主人”等活动。这样的改革体现了尊重
9、幼儿的个体需要,尊重幼儿选择权。自己决定进点数量的多少,选择自己喜爱的饼干(有甜咸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在进点过程中,提高了幼儿认知的兴趣,增进了食欲,锻炼了自理能力,培养了文明进点的习惯。由于豆浆饼干是幼儿根据自己需要和爱好自取的,进点环境气氛又非常宽松富有游戏性,幼儿成了自己生活的小主人,所以,以往一些幼儿不愿喝悄悄倒掉的现象再也没出现过。 5,我们将活动室布局改变为开放的幼儿游戏活动室和操作活动室。同时改变了由原来二位教师轮流组织一个班30名左右幼儿的带班方式,早上来园游戏、下午游戏时间尝试进行分组分室的教育,中、大二个活动室同时开放,三位教师同时进班,分别组织一群幼儿活动,幼儿游
10、戏活动空间扩展了,选择的内容更丰富了,活动和交往的机会也增加了,分组分室的教育为教师观察、了解、个别指导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保证。 6、由于户外运动场地较小,我们为三个班级制定了轮流进行户外运动的三套活动时间表,减少了幼儿的组织等待,避免了因活动空间和玩具的不足而产生的矛盾,使幼儿在有限的物质资源条件下,得到充分的运动空间、时间和密度。 总之,我们通过环境的创设、调整、变化,引发了幼儿自主、充分的活动,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良情绪行为得到控制和改变。 二、建立宽松的、民主的、关爱的、支持的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人际心理环境,促使幼儿积极、愉快、健康向上。 形成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创设 幼儿 身心健康 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