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docx
《牦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牦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30CCSB43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XXXXX-2023代替DB63/T1740-2019耗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3/T1740-2019耗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本标准与DB63/T1740-2019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内容变化如下:a)修改了“范围”的描述(见第1章);b)明确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c)增加了“选址与建设”(见第4章)d)细化了
2、耗牛饲养”中“成年牛”饲养管理(见第5章);e)细化了“母耗牛管理”、“公耗牛管理”(见第5章);f)调整了“补饲”顺序并细化内容(见第5章);g)增加了“犊牛护理”(见第6章);h)细化“组群”中分群管理(见第6章);i)增加了“佩戴耳标”内容(见第6章);j)增加了“牛群的建立”(见第7章);k)明确了“养殖档案建立”要求(见第8章);1)增加了“环境控制及日常管理”(见第10章);m)取消了“卫生防疫”规定;n)取消了“适时出栏”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
3、起草单位:玉树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仁德、郭宪、宋维茹、拉巴永措、朱凯霞、白玛求措、裴杰、贺顺忠、马红艳、包鹏甲、熊琳、公却江才、索昂旦周、李淑玲、詹培媛、马正麒、黄世斌。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DB63/T1740-2019;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耗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耗牛养殖过程中的术语与定义、选址与建设、耗牛饲养、耗牛管理、选育、繁殖、生产性能测定、环境控制及日常管理、养殖档案建立、产品追溯、引种和购牛等环节中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文件适用于耗牛种牛场、养殖场、合
4、作社、家庭牧场和青藏高原牧区耗牛的饲养与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3842耗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Y/T1764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畜肉DB63/T1739耗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范DB63/T546.3青海耗牛繁殖技术规范DB63/T1169耗牛健康养殖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DB63/T1079耗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DB63/T1165耗牛犊保育技术规程DB63/T1164母耗牛体况评分标准D
5、B63/T1243耗牛种公牛选育技术规程DB63/T1765耗牛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DB63/T1941耗牛养殖档案建立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犊耗牛初生至断奶(3月龄6月龄)的耗牛。3.2育成牛断奶至性成熟初次配种(6月龄30月龄)的耗牛。3.3繁殖母耗牛身体健康、生殖器官发育正常、能够正常受孕、分娩和哺乳的成年母耗牛。4选址与建设按照DB63/T1739执行。5耗牛饲养5. 1犊耗牛5.1.1 自然哺乳,日哺乳量0.5kglkg,根据草场草质和产草量、犊牛采食量及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动态调整母牛的挤孚LS。5.1.2 2周龄后补饲,3月龄后逐步减少哺乳量,6月
6、龄时断乳,并分群饲养。5. 1.3种公耗牛饲养按照DB63/T1165执行。5.2 育成牛选出后备耗公牛和后备耗母牛,公母隔离放牧,防止早配。5.3 成年牛5.3.1 暖季饲养(610月份)5. 3.1.1夏季气候适宜,牧草鲜嫩营养丰富,做好放牧管理使牛只恢复体况,促进体重增长、母牛早发情、早配种。6. 3.1.2早出牧,晚归牧,延长放牧时间,多采食、饮水。早上5点6点挤完奶后出牧,下午5点6点收牧挤奶,保证每日15小时16小时的放牧时间。7. 3.1.3出牧后由低逐渐向通风凉爽的高山放牧。8. 3.1.4秋季气候温和偏凉,雨水少,应选择草籽多的草场或灌丛草场放牧,秋末降霜时,应在早霜消融出牧
7、以防患病和母牛引起早期流产。5.3.2 冷季饲养(11月份至翌年5月份)5.3.3 .1晚出牧,早归牧,选择避风向阳的谷地、山湾草地,早上9点左右出牧,下午5点6点收牧,天晴远牧、天气不佳近牧、大风雪天气时有条件的可留圈补饲。5.3.2.2 冬季寒冷时期应及时补水,科学饮水,适度加温,做好保温工作。5.3.2.3 春季多风,降雪量大,午后多有大风,应阳坡放牧。上午应放山,下午应放滩,避免散群丢失、兽害、滚坡等事故的发生。5.3.2.4 春末夏初时应防止“跑青”加剧乏瘦,每日放牧时,应先让其采食枯黄牧草,后采食青草芽,以防采食过量引起腹泻。5.4补饲5.4.1放牧+补饲5.4.1.1归牧后牛群
8、应集中补饲,圈舍以遮风、避雨雪、保温为主,为牛只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5.4.1.2暖季放牧归牧后,补饲营养舔砖和精饲料。自由采食营养舔砖,精饲料按不同年龄、性别、用途及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补饲,每头牛补饲100g200g,自由饮水。5.4. 1.3冷季放牧归牧后,补饲营养舔砖、精饲料和粗饲料。自由采食营养舔砖,依据牛群状况,补饲粗饲料每头牛lkg2kg,精饲料每头牛150g300g,自由饮水。5.4.2 集中育肥5.4.3 .1对选定出栏的牛只,应提前短期集中育肥,增加体重。5.4.2.2育肥时间可结合市场需求及当地实际进行。5.4.2.3 按照育肥牛的年龄、性别、生理阶段分群分批次进行集中育
9、肥,育肥期以3个月5个月为宜,采用全舍饲或小群集中围栏育肥。5.4.2.4 结合养殖场、合作社或养殖户饲草料储备情况及经济条件,采用全价日粮、青干草+精饲料+预混料或者青贮饲料+青干草+预混料等日粮进行集中育肥,也可采用混合日粮的方式进行,以期在短期内使育肥耗牛快速增重。5.5核心群组建根据等级评定结果组建核心群,公母比例1:1520,其中种公耗牛特级以上应占50%以上,种母耗牛一级以上(含一级)应占70%以上。6耗牛管理1.1 组群1.1.1 按性别、年龄、用途、生长发育阶段及生产实际实行分群管理,分为犊牛群、育成牛群、繁殖母牛群,种用公牛应单独饲养。1.1.2 根据养殖规模、草场、基础设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牦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牦牛 全程 饲养 管理 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