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办法(试行).docx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办法(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办法(试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管理,提升基金使用效能,依据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55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医保基金总额控制和医疗费用支付的通知(鲁医保2019109号)关于进一步严格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加强医保基金运行安全工作的通知(鲁医保发202230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以全面规范医保基金的管理与使用为目标,以医保基金年度预算清算为依托,紧扣基金运行关键与重点,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清晰界定权责分工,科学测定区域和定点医药机构费用总额,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管理,稳定定点医
2、药机构预期,科学开展清算促进共治共享,切实提升基金使用效能,落实三医协同发展治理要求,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助力定点医药机构高质量发展。发挥预算引导、约束作用,聚焦分级诊疗和各定点医药机构功能定位,加大预算清算平衡调控力度,促进本地异地、门诊住院、机构层级间支出结构及医院收入结构优化,促进合理适度诊疗,提升诊疗服务能力。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烟台市行政区域内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总额管理,覆盖总额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及年终清算全流程。构建总额控制下,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按项目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多元支付方式协同发力的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
3、费用,由各级医保经办机构按相应支付方式结算、拨付。(一)住院医疗费用。采取按DRG付费为主,按床日、按PDPM、按病种等为辅的付费方式。(二)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采取按门诊病例分组(APG)、按病种限额、按人头等付费方式。(三)生育医疗费用。采取按DM、定额等付费方式。(四)其他。如院前急诊抢救、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等费用,坚持完善现有方式付费,探索契合实际、有益发展的付费方式。第四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收支平衡。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以医保基金收支预算为基础,强化总额预算执行刚性。职工和居民医保基金单独分账核算。(二)科学规范。完善多方参与的协商谈判
4、机制,促进定点医药机构集体协商,科学制定总额预算。大力推进大数据应用,分维度建立适应不同医疗服务模式发展创新的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和结算管理机制。(三)政策协同。建立与支付方式改革联动的分配机制,将定点医药机构政策执行、协议履行、服务质量等评估结果与基金分配挂钩,构建合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双驱动。(四)分级负责。坚持市级统筹、分级负责,市级负责总额核定、方案制定和监督指导,区市承担属地管理责任,完善两级联动的考核评价体系。(五)动态监测。建立总额预算-执行-清算全流程监测分析体系,实时追踪基金运行态势,不断优化总额预算、清算方案。第五条市级医保部门成立医保基金总额管理工作领导
5、小组(简称市工作组”),负责组织制定全市总额预算、清算方案,统筹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市医保中心承担市本级定点医药机构的指标执行、月度结算和年终清算工作;推进智能监控平台建设,督导区市政策执行及基金运行风险防控。区市医保部门承担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开展总额预算分解、月度结算、年度清算等业务,细化工作流程,规范操作标准,开展定点医药机构协议履行考核、服务行为监管及争议协调处理;加强本区域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管理,定期编制上报辖区总额预算及清算报告,确保上下联动、权责统一。各区市应参照市级模式,建立区市总额管理工作组(简称区市工作组”),配合开展相关工作。第二章总额预算方案编制第六条持续优化医保基金总额预
6、算管理机制,构建“板块类别管理+预测性指标复合模式:按支出类别划分板块,设定区域总额指标,科学分配各层级预测性管理指标,合理确定各级医保部门及定点医药机构年度管理预期目标。同步推进总额预算管理模式升级,探索建立精算编制模型,健全以紧密型医共体打包付费”为代表的综合管理机制。第七条以定点医药机构历史数据为基础,构建区域与定点医药机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区域系数、机构系数等强化预算调控、引导,逐步实现从费用控制向资源合理分配、价值支付转变。(一)医保基金使用管理方面,重点考量医保政策法规执行与协议履行、服务范围、能力及预测性管理指标执行,分析每床日费用增长率、门诊住院基金占比及定点医药机构基金使
7、用明细等情况。(二)医疗机构类别方面,依据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需求,结合医疗机构功能定位,重点考量区域头部、基层、妇女儿童、中医、精神等类别机构及传染病专科、重点专科等作用发挥情况。(三)经办区域自治维度方面,重点考量各经办区参保征缴率、住院率、本地就诊率、医保基金支出结构、医共体建设、定点医药机构管理服务、基金监管成效等情况。(四)政策性因素方面,综合考量医保政策调整、支付方式改革进展、打击欺诈骗保成果、定点医药机构自律规范建PIHZzLo第八条总额预算年度为自然年度,每年初依据全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预算,扣除异地医疗费、生育津贴等刚性支出,并预留一定额度风险金后,以历史年度合理支出为基础
8、核定当年总额预算方案。(一)基础数据采集与分析。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基础数据与信息,为方案编制提供详实依据。(二)预算总量核定与分配原则拟定。依据政策导向和实际需求,拟定分配原则,核定不同板块类别基金支出区域总量,结合当年度质量管理评价结果,把握区域、类别、机构等具体情况,特别是预测性管理指标执行情况,坚持统筹兼顾与责任细分相结合,坚持综合平衡与适度倾斜相结合,鼓励有效节余,保障合理支出,防范盲目冲量,确保分配科学合理。(三)方案意见征求与完善。组织区市医保部门、定点医药机构代表开展沟通协商,充分吸纳各方建议,完善管理方案。(四)预测性管理指标综合测算。根据方案要求,市县医保部门协同联动,分
9、待遇类别、支付方式、管理区域、定点医药机构四个层级,精准测算各层级预测性管理指标。(五)方案审定、下达与合理调整。方案及测算结果报市医疗保障局党组审议。通过后,向各区市医保部门公布当年区域总额,各区市医保部门可结合实际在区域总额内对预测性指标进行合理调整,并报市级工作组审核备案,原则上支付方式层级指标调减幅度不超过1%,调增的预计支付率不超过上年度平均水平。第九条每年初,年度总额预算方案公布前,本地定点医药机构拨付进度按照当年度基金预算及结算要求确定,原则上按照上年度预测性指标百分比进行核定。当年总额预算方案出台后,各区市医保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结算协议中对年度预测性管理指标进行明确。第十条年度
10、内新增定点医药机构,由相关区市工作组对其结算数据开展合理化分析。对于业务稳定开展的机构,依据实际服务能力、业务开展情况等,参考同级别同类别医药机构支付标准进行测算。测算结果经区市工作组初审后报送市工作组审议,通过后按规定执行。区市在初审过程中,要严格把关,确保测算结果合理、准确。第三章执行与调整第十一条按照市级划片下达、县级细化分解”模式,各区市医保部门统筹辖区总额预算执行,按规定完成辖内定点医药机构结算协议签订及费用结算,建立健全日常结算管理制度,规范结算流程,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督检查。定点医药机构须主动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保障基金安全、提升服务质量。第十二条各级医保部门建立健全常态化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本医疗保险 基金 总额 预算 管理办法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