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教学大纲.docx
《《地基处理》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处理》教学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基处理课程教学大纲FoundationTreatment执笔人:曾兴审核人:戴益民课程编号:2001007020总学时数: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或实践教学0学时)学分:2一本大纲适用专业十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城市地下工程方向)。二、课程的性质与目的1 .课程性质地基处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城市地下工程方向)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讲授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加固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方法等。2 .课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地基处理的定义和方法分类,了解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地基处理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成就,明确今后在工程实践
2、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学习目标2:掌握换填垫层法的适用范围、加固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了解该方法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方法。学习目标3:掌握预压法的适用范围、加固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了解该方法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方法。学习目标4:掌握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的适用范围、加固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了解该方法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方法。学习目标5:掌握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掌握复合地基承载力、稳定性、沉降计算。学习目标6:掌握挤密桩法的适用范围、加固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了解该方法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方法。学习目标7:掌握浆液固化法的适用范围、加固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了解该方法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方法。学习目
3、标8:掌握加筋土技术的适用范围、加固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了解该方法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方法。3 .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该课程以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为基础。工程地质为地基处理提供了处理对象一一不良工程特性地质的识别方法;土木工程材料介绍土木工程相关的材料,为地基处理的工程材料选择提供了基础;土力学为地基处理提供了地基承载力、稳定和沉降分析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地基处理是基础工程的一部分内容的深入介绍,基础工程中地基承载力、稳定方面的计算是通用的。4 .开设学期5学期。三、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专业毕业要求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课程学习目标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
4、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1.2建模能力。掌握核心工程基础知识,能建立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力学模型。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3、学习目标4、学习目标5、学习目标6、学习目标7、学习目标8毕业要求9:团队协作在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9.3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土木工程行业国际发展趋势,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3、学习目标4、学习目标5、学习目
5、标6、学习目标7、学习目标8四、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学时数课程思政内容1绪论理论授课2通过讲解我国地基处理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成就,强调学习地基处理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换填垫层法理论授课43预压法理论授课64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理论授课35复合地基理论理论授课46挤密桩法理论授课6通过讲解挤密桩法案例,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贡献国家、服务社会、履行责任。7浆液固化法理论授课58加筋土技术理论授课2五、教学内容、重点第一章绪论(可支撑学习目标1)1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地基处理的定义和目的、地基处理的对象及其特性;了解
6、地基处理方法分类。2 .教学内容(1)地基处理的定义和目的;(2)地基处理的对象及其特性;(3)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概况及我国近几年重大工程建设中地基处理的应用案例;(4)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其使用范围;(5)地基处理方法选用原则及设计程序。3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结合课堂练习,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4 .本章重点(1)地基处理的定义和目的;(2)地基处理的对象特性;(3)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概况及我国近几年重大工程建设中地基处理的应用案例。5 .本章难点无。6 .参考习题无。7 .学时2学时。第二章换填垫层法(可支撑学习目标2)1 .教学目标要求掌
7、握换填垫层法的概念和作用;熟练掌握换填垫层设计方法;了解垫层施工工艺。2 .教学内容(1)换填垫层设计;(2)垫层碾压施工;(3)质量检验。3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结合课堂练习,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4 .本章重点(1)换填垫层设计;(2)垫层碾压施工。5 .本章难点(I)垫层厚度确定;(2)垫层沉降计算。6 .参考习题习题2-1、习题2-2。7 .学时4学时。第三章预压法(可支撑学习目标3)1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预压法的概念及作用机理;熟练掌握预压法的设计计算方法;了解预压法施工工艺。2 .教学内容(1)预压法加固机理;(2)预压法的设计
8、与计算;(3)预压法施工;(4)施工质量监测与检验。3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结合课堂练习,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4 .本章重点(1)预压法的加固机理;(2)预压法的设计计算。5 .本章难点堆载预压法的设计计算。6 .参考习题习题3-1、习题32o7 .学时6学时。第四章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可支撑学习目标4)1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强夯、强夯置换的概念及加固机理;熟练掌握强夯、强夯置换法的设计计算;了解强夯和强夯置换法的施工工艺。2 .教学内容(1)加固机理;(2)设计;(3)施工;(4)质量检验。3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结合课堂练习,
9、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4 .本章重点(1)强夯、强夯置换法的加固机理;(2)强夯、强夯置换法的设计。5 .本章难点强夯、强夯置换法的设计。6 .参考习题无。7 .学时3学时。第五章复合地基理论(可支撑学习目标5)1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复合地基的概念、分类、作用机理及破坏模式;熟练掌握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掌握复合地基稳定性和沉降计算。2 .教学内容(1)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2)复合地基承载力;(3)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4)复合地基沉降计算。3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结合课堂练习,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
10、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4 .本章重点(1)复合地基定义;(2)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3)复合地基沉降计算。5 .本章难点(1)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2)复合地基沉降计算。6 .参考习题习题5-1、习题5-2。7 .学时4学时。第六章挤密桩法(可支撑学习目标6)1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砂石桩的概念和加固机理;熟练掌握砂石桩设计;了解石灰桩的概念和加固机理;掌握石灰桩设计计算;掌握土挤密桩和灰土挤密桩的概念和加固机理;熟练掌握土挤密桩和灰土挤密桩设计计算;掌握夯实水泥土桩的概念和加固机理;熟练掌握夯实水泥土桩设计计算;掌握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概念和加固机理;熟练掌握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设计计算;
11、了解柱锤冲扩桩的概念和加固机理;掌握柱锤冲扩桩设计计算;了解多型桩法的概念和加固机理;掌握多型桩设计计算。2 .教学内容(1)砂石桩法;(2)石灰桩法;(3) 土挤密桩法和灰土挤密桩法;(4)夯实水泥土桩法;(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6)柱锤冲扩桩法;(7)多型桩法;(8)挤密桩法应用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结合课堂练习,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4 .本章重点(1)砂石桩的设计计算;(2) 土挤密桩法和灰土挤密桩的设计计算;(3)夯实水泥土桩法的设计计算;(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设计计算;(5)挤密桩法应用案例分析。5 .本章难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基处理 地基 处理 教学大纲
